奉和同太子監守違戀
干象開層構,離明啟少陽。
卜征從獻吉,守器屬元良。
逖矣凌周誦,遙哉掩漢莊。
好士傾南洛,多才盛北場。
地分丹鷲嶺,途間白云鄉。
儲誠虔曉夕,宸愛積炎涼。
珠璧連霄漢,萬物仰重光。
干象開層構,離明啟少陽。
卜征從獻吉,守器屬元良。
逖矣凌周誦,遙哉掩漢莊。
好士傾南洛,多才盛北場。
地分丹鷲嶺,途間白云鄉。
儲誠虔曉夕,宸愛積炎涼。
珠璧連霄漢,萬物仰重光。
天象造就了宏偉的宮殿,離卦象征的光明開啟了太子的尊位。帝王出行占卜得吉,守護國家神器的重任托付給了太子。太子遠超周成王姬誦,也勝過漢明帝劉莊。太子禮賢下士,洛陽人才匯聚;眾多賢才聚集在太子身邊。太子屬地有丹鷲嶺這樣的勝地,路途經過如白云鄉般的仙境。太子日夜心懷赤誠,皇上的慈愛歷經寒暑不曾改變。太子與皇上如珠璧般閃耀于天際,天下萬物仰仗他們的光輝。
干象:天象。層構:高大的建筑,這里可理解為宮殿。
離明:離卦象征光明,此處借指太子。少陽:指太子。
卜征:帝王出行前占卜吉兇。獻吉:占卜得到吉兆。
守器:守護國家的寶器,指太子承擔守護國家的重任。元良:太子的代稱。
逖矣:遙遠,這里有超越之意。周誦:周成王姬誦。
漢莊:漢明帝劉莊。
好士:喜愛賢士。傾南洛:使洛陽的賢才傾心歸附。
北場:指太子的府邸或太子身邊。
丹鷲嶺:可能是太子屬地的一座山嶺。
白云鄉:指仙境。
儲誠:太子的赤誠之心。虔曉夕:日夜虔誠。
宸愛:皇上的慈愛。炎涼:指時間的推移,寒暑變化。
珠璧:比喻太子和皇上。霄漢:天空。
重光:指太子和皇上的光輝。
此詩是詩人奉和之作,具體創作時間難以確切考證。一般奉和詩是臣子應和太子或皇上的作品。當時太子監守國家,承擔重要職責,詩人為表達對太子的贊美和對皇室的忠誠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太子的賢能和重要地位,表達對皇室的尊崇。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麗典雅,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在文學史上,這類奉和詩反映了當時宮廷文化和文人與皇室的互動情況。
北風吼江江怒旋,巨艦山齊萬鎖連。牙旗百丈飏天半,相公秉鉞坐樓船。樓船鹢首排霜戟,吹鐃擊鼓轅門辟。裘帶逍遙如意閒,顧盼神明髭半白。相公年才四十強,當時對策擅明光。集賢學士爭辟易,上書請纓何慨慷!子云嗜奇羞節義,伯起強項愧文章。漁陽馬塵飛左右,十二城郭盡拱手。褒衣大顙奮袖呼,吉安夜復臨江走。捷奏靈武嘆奇勛,黃麻詔下五華云。鋒車屢趣不肯入,仍請節鉞領三軍。敕兼將相三軍喜,相公終歲樓船里。呱呱幼子托門人,愛妾山中饑凍死!家信從來不敢傳,秋燈霜鬢獨籌邊。暇時自寫鐃歌曲,鸞翔鳳翥勢翩躚。如今冪府無成策,望公開閣延奇客!如今諸將有先聲,望公勿用綠林兵!樓船一出恢江國,直下石頭收舊京!
腸斷經年隔死生,因何隨夢到行營。營前淮水深千丈,得及人間父子情。繞膝踉蹌捧一編,分明夢里見娟娟。臨淮營內中宵月,應照來生未了緣。
拔出趙州舌頭,去卻當門荊棘。歸家倒臥橫眠,冷笑奔南走北。
客來十日飲河濱,淮蔡城邊氣色新。把袂未消千里雪,開尊先散萬家春。嵩山杳靄連王屋,洛水縈回帶孟津。百尺高臺君試望,中原鞭弭更何人。
淅瀝商飆,點點蘆花飛雪。玉簫何處,又聽砧聲徹。獨倚南樓,迢遞雁行離別。滿目青山,一輪明月。露冷中庭,絡緯墻陰凄切。無那銜杯,衷曲憑誰說。好景良辰,但總是、腸如結。聊寄冰紈,漫歌新闋。
昔年張復之,來乘寇亂馀。三春雖宴賞,四野猶艱虞。遂移踏青會,登舟恣游娛。戒備漸解弛,人情悉安舒。垂茲五十年,材哲不敢踰。愚來再更朔,遽及仲春初。綵舵列城隈,畫船滿江隅。輕橈下奔瀨,縱輿臨精廬。因思賢守事,所作民乃孚。慈惠未為大,大者其忘諸。
罷官真是遲,多病老來時。難抱灌花甕,空臨洗硯池。閉門春草長,伏枕隙駒馳。潦倒不堪用,非君孰我知。
浮生猶役役,未得便尋真。白日如無路,青山豈有人。煙收遙岫小,雨過晚川新。倚杖何凝望,中宵夢往頻。
秋高葭菼大河回,病起層樓雨色開。滄海白云陪下榻,中原落日見停杯。一官已負陶潛興,九辯誰憐宋玉才。因憶吾儕燕市里,每逢佳節便登臺。孤城搖落氣悲哉,斥鹵黃花也自開。萬里鄉心隨去雁,九河秋色起登臺。自憐蓬鬢風塵老,猶憶萸囊漢署來。此日銜杯誰不念,飄零天地轉堪哀。
需頭章薦重,方底詔除榮。人比鳴琴令,官參夢馬卿。菰煙吳地景,濤鷺浙江程。美政應天報,姚虞舊俗清。
隊隊紅妝陌上游,香車寶馬去悠悠。歸來恰見袁臺月,祗照歡娛不照愁。
暮年身世極南邊,病眼愁看北客船。憶著金明池上路,寶津晴瓦隔霏煙。年少無愁事業新,小詩寫得楚江春。已知字字愈頭痛,可是骎骎解逼人。
可是鱸香惱季鷹。愔愔齋閣覆青綾。宜城酒好力難勝。春雨珍珠園里菜,秋風瑪瑙院中燈。不如歸去理魚罾。
縱目平蕪闊,居然古戰場。寒沙沈劍戟,廢壘下牛羊。日落墟煙寂,天空秋水長。亂余幾人在,應與計耕桑。
往游故喜秋無暑,今至還欣夏有涼。褦襶不能來熱客,泠然聽我夢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