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崇道觀
昔賢書洞石,臺有伯陽經。
碧海船多卻,金霞夜不扃。
爐成九轉藥,階布六符星。
捷徑非君意,深游不死庭。
昔賢書洞石,臺有伯陽經。
碧海船多卻,金霞夜不扃。
爐成九轉藥,階布六符星。
捷徑非君意,深游不死庭。
從前賢士在洞石上題字,觀中的石臺上有老子的經典。駛向碧海的船只大多返回,金色的云霞在夜里也不關閉。爐中煉成了九轉仙丹,臺階上排布著六符星象。走捷徑不是您的心意,您深入這仿若能讓人不死的仙庭游覽。
昔賢:從前的賢士。
伯陽經:指老子所著的《道德經》,老子字伯陽。
卻:返回。
扃(jiōng):關閉。
九轉藥:道教所煉的丹藥,認為經過九次提煉效果最佳。
六符星:道教的一種星象符法。
捷徑:比喻快速達到目的的手段或方法。
不死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游覽桐柏崇道觀時所作。當時道教盛行,道觀往往是文人雅士游覽、感悟之地,詩人在游覽過程中,被道觀的神秘氛圍和道家文化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以桐柏崇道觀為主題,描繪了道觀的神秘景象和道家修行元素,主旨是表達對道家修行境界的推崇。其突出特點是充滿神秘色彩和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道教文化的關注。
山勢欲壓海,禪扃向此開。
魚龍腥不到,日月影先來。
樹色秋擎出,鐘聲浪答回。
何期乘吏役,暫此拂塵埃。
玉指纖纖出后房,似矜隨意得奇芳。
只愁暖律爭先落,頼有凝脂可旋粧。
近比含飴知有味,不須嚼蕊自聞香。
未應力欲爭春巧,喜士深心庶可將。
渾淪老學佛,到處說支郎。
斷臂求諸法,浮杯遍十方。
自栽雙柏樹,獨坐一繩床。
惟有林間客,時來扣竹房。
天密叢云曉,風清一雨余。
三長太史筆,二典帝皇書。
按武知何者,霑恩匪幸歟。
吐茵平日事,何憚污公車。
老人低心逐年少,年少還為老人調。
兩家挾詐自相欺,四海傷真誰復誚。
翻手作云覆手雨,當面輸心背面笑。
古來人事已如此,今日何須論久要。
聞道天臺謙上人,溪魚野鳥共忘形。
林間無事結跏坐,石上更安圓覺經。
定處只應山鬼護,講時還有海龍聽。
何年蠟屐緣云徑,一叩靈仙不死庭。
碧草已堪翦,長江二月頭。
林深藏宿雨,岸豁聚春流。
潮背燕支浦,山橫桑落州。
松醪欺客病,易醉苦難投。
同學金陵最少年,奏書曾用牘三千。
盛名非復居人后,壯歲如何棄我先。
種橘園林無舊業,采蘋洲渚有新篇。
蒜山東路春風綠,埋沒誰知太守阡。
仙境清閑識者稀,幾人來此學幽棲。
紅泉瑤草春長在,流水桃花路弗迷。
丹氣猶涵階下井,遺蹤難認壁間題。
祇憐星石今無恙,夜夜寒光北斗齊。
始就詩賦科,雕鐫久才成。
一朝復棄之,刀筆事刑名。
中材蔽末學,斯道苦難明。
忽貴不自期,何施就升平。
獵較獵較,誰禽我有。國人之惏,君子所丑。
獵較獵較,祭占其祥。國人之序,君子何傷。
春盡行人未到家,春風應怪在天涯。
夜來過嶺忽聞雨,今日滿溪俱是花。
前樹未回疑路斷,后山才轉便云遮。
夜間絕少塵埃污,惟有清泉漾白沙。
大昴光芒正,荊河氣象渾。始知真相出,遂見本朝尊。
漢地汝陽國,程侯司馬孫。精剛得金氣,深厚體乾元。
申甫生周岳,皋夔拱舜軒。山河歸妙算,社稷系昌言。
九鼎群生重,洪??一氣奔。群雛忌雕鶚,眾草失蘭蓀。
慷慨提千騎,扶搖下九閽。秦關春草短,洼水暮云屯。
詩必曹劉敵,兵須衛霍論。談余珠委積,筆落鳳騰騫。
秀發煙霞外,丹心金石存。未歸真宰柄,猶倚大師藩。
日月回龍角,星辰會紫垣。氣凌金節潤,風入繡旗翻。
歌管傾南國,簪裾拜慶門。飛黃下天廄,縹酒賜堯樽。
固有神靈護,應知福祿蕃。蟠桃三結實,未見老云根。
春山春水流,曲折方屢渡。
荒乘不知疲,行到水窮處。
依然舊童子,要予竹西去。
歸時始覺遠,草蔓已多露。
臨水夾疏篁,蕭然一環堵。
稚子戲芳草,小婦舂黃黍。
為生雖甚微,猶足安吾土。
應笑馬上人,衣濕朝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