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祖龍學赴陜府酌飲贈別次歐陽永叔韻
西掖門外駐征軒,修書院中傾別酒。
諸公磊落方具來,顧我衰遲亦何有。
祖侯銜使才北歸,亟請甘棠復西走。
函關候吏齊引領,翰林主人惜分手。
高談抵掌華屋頭,賦詠題詩樂難朽。
飛觴舉白至無算,擊楫誓清不殮九。
著鞭壯士空后時,隠幾先生仍喪偶。
定國能飲動論石,山公雅望潛增斗。
紛紛醉袂影就判,怊悵高陽一狂叟。
西掖門外駐征軒,修書院中傾別酒。
諸公磊落方具來,顧我衰遲亦何有。
祖侯銜使才北歸,亟請甘棠復西走。
函關候吏齊引領,翰林主人惜分手。
高談抵掌華屋頭,賦詠題詩樂難朽。
飛觴舉白至無算,擊楫誓清不殮九。
著鞭壯士空后時,隠幾先生仍喪偶。
定國能飲動論石,山公雅望潛增斗。
紛紛醉袂影就判,怊悵高陽一狂叟。
在西掖門外停下遠行的車駕,在修書院中倒上送別之酒。諸位賢才光明磊落一同前來,看看我衰老遲緩又有什么呢。祖侯奉命出使剛剛北歸,又急切請求前往陜府再次西去。函谷關的官吏都伸長脖子張望,翰林主人舍不得與他分手。在華麗的屋中大家暢談歡笑,賦詩詠唱這份快樂難以磨滅。盡情地舉杯飲酒不計其數,祖侯像祖逖擊楫發誓要澄清天下。壯士想奮起直追卻已落后,隱幾而坐的先生又剛剛喪偶。定國酒量很大能飲論石,山公聲望高雅更增添風采。眾人醉后衣袖紛亂分別,我這高陽狂叟心中惆悵。
西掖門:宮殿的旁門。
征軒:遠行的車。
磊落:形容人的胸懷坦白,行為正直。
祖侯:指祖龍學。
銜使:奉命出使。
甘棠:借指陜州。
函關:函谷關。
引領:伸長脖子,形容盼望殷切。
抵掌:擊掌,形容談話時情緒激動。
飛觴舉白:指快速地傳遞酒杯喝酒。
擊楫誓清:像祖逖那樣擊楫發誓要收復失地,澄清天下。
著鞭:比喻努力向前。
隱幾先生:作者自指。
喪偶:失去配偶。
定國:西漢于定國,以善飲著稱。
山公:指山簡,西晉名士,有雅望。
高陽狂叟:作者自比為高陽酒徒,表達狂放之情。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可知祖龍學剛北歸又要西赴陜府,作者在修書院為其設宴送別。當時可能處于北宋時期,社會相對穩定,但也有文人之間的交往和對仕途的關注。作者可能因自身衰老而感慨,同時對友人的新征程充滿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祖龍學,突出祖龍學的才能和志向。特點是敘事清晰,情感豐富,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送別時的情感和交流情況。
萬戶依南郭,倡家與酒家。東風吹不歇,愁殺竟陵花。
天臺二月風景新,石橋流水起龍鱗。美人相約看花去,云暖洞房仙帳春。
鬢邊憂緒已千端,誰喚扁舟下濮干。落日明船劍如電,勇心觸撥到樓蘭。
都城二三月,名花艷芳春。車馬填九衢,歌鐘動四鄰。焉知竹林下,瀟灑絕纖塵。興至時獨造,清風含八垠。
窮荒何意迓瓊鸞,我昔垂髫幸識韓。賞鑒謾誇千里足,頖林偶借一枝安。南山賦就相期遠,小草春妍欲報難。四十年來文士蹇,輶軒無復到瓊南。
支機何代石,風截秋云根。一葉下人境,坐令臺榭尊。
偶然飛去復飛還,幾見云能離得山。舊路依稀猶可認,石橋流水第三灣。
分悲玉瑟斷,別緒金樽傾。風入芳帷散,缸華蘭殿明。想折中園草,共知千里情。行云故鄉色,贈此一離聲。
新歲人家梅著蕊。雪后幽香,預報三春美。慢洗門窗先潔內。竹枝仰拂梁間穢。老道送來黃稟紙。摺就長方,填寫街坊字。草豆一盤神馬飼。灶君選奏佳祥事。
野花黃白澗桃紅,行盡千山路未窮。鶯語不離春樹里,馬蹄多入瀑聲中。
男兒未遇總英雄,漂飯非憐計已窮。鮑叔但能知管仲,孔明何必拜龐公。秋江萍梗人何處,夜月梅花夢亦同。借問選詩編幾許,玄暉瀟散漸唐風。微官寧得似窮儒,俛首逢迎氣不舒。便是伐薪能煮海,何如燒葉自觀書。半蓬寒雨苕溪酒,一線西風震澤魚。但得此身無系束,江南有地著頑疏。
坐久香俱化,心同味倍宜。秋來還作佩,入夢有誰知。
先皇寤寐建豪英,鳳德傳歌感昨情。廷尉豈堪榮翟氏,公車聊復重王生。風波畏路同君涉,云水閒田恣我耕。南極一星虛爾映,六符遙愿正臺衡。
鄱陽湖口縣,山合鎖人煙。石壁排屏翠,臨江障百川。
風起知霜降,蕭齋氣尚寒。未消三日病,已得一秋安。藥餌將書換,花枝擁被看。燒泥生熟半,斟酌欲分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