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頌九首 圣武 其二
圣仁如天,惡殺好生。
于以耀德,匪來觀兵。
亟命止戈,無茲黷刑。
不勦其類,戴我以兄。
屈膝請和,畏我威靈。
圣仁如天,惡殺好生。
于以耀德,匪來觀兵。
亟命止戈,無茲黷刑。
不勦其類,戴我以兄。
屈膝請和,畏我威靈。
圣上仁德如同蒼天,厭惡殺戮喜好生靈。以此來彰顯美德,并非是來炫耀兵力。急忙下令停止戰爭,不濫用刑罰。不剿滅他們這一族類,讓他們尊奉我為兄長。他們屈膝請求和解,畏懼我的威嚴神靈。
圣仁:指圣上的仁德。
惡殺好生:厭惡殺戮,喜好生靈。
耀德:彰顯美德。
匪:非。
亟:急忙。
止戈:停止戰爭。
黷刑:濫用刑罰。
勦:剿滅。
戴:尊奉。
威靈:威嚴神靈。
此詩應創作于宋朝,當時可能處于一場軍事沖突后,圣上以仁德感化對方,避免了進一步的戰爭。詩人為贊頌圣上的仁德之舉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圣上的仁德,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風格典雅。在文學史上,這類頌詩反映了當時社會對統治者的一種理想化歌頌,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
世故還相見,天涯共向東。
春歸江海上,人老別離中。
郡吏名何晚,沙鷗道自同。
甘泉須早獻,且莫嘆飄蓬。
乞還方未遂,日夕望云林。
況復逢春草,何勞問此心。
閉門公務散,枉策故情深。
遙夜他鄉酒,同君梁甫吟。
霜風驚度雁,
月露皓疏林。
處處砧聲發,
星河秋夜深。
武庫分帷幄,儒衣事鼓鼙。
兵連越徼外,寇盡海門西。
節比全疏勒,功當雪會稽。
旌旗回剡嶺,士馬濯耶溪。
受律梅初發,班師草未齊。
行看佩金印,豈得訪丹梯。
分務江南遠,留歡幕下榮。
楓林縈楚塞,水驛到湓城。
岸草知春晚,沙禽好夜驚。
風帆幾泊處,處處暮潮清。
高山迥欲登,
遠水深難渡。
杳杳復漫漫,
行人別家去。
時鳥催春色,離人惜歲華。
遠山隨擁傳,芳草引還家。
北固潮當闊,西陵路稍斜。
縱令寒食過,猶有鏡中花。
家貧不自給,求祿為荒年。
調補無高位,卑棲屈此賢。
江山欲霜雪,吳楚接風煙。
相去誠非遠,離心亦渺然。
凝陰晦長箔,積雪滿通川。
征客寒猶去,愁人晝更眠。
謝家興詠日,漢將出師年。
聞有招尋興,隨君訪戴船。
淮陰日落上南樓,喬木荒城古渡頭。
浦外野風初入戶,
佇立分宵絕來客,煩君步屐忽相求。
孤煙靈洞遠,積雪滿山寒。
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壇。
客來清夜久,仙去白云殘。
明日開金箓,焚香更沐蘭。
門外水流何處?
天邊樹繞誰家?
山色東西多少?
朝朝幾度云遮。
吏散重門掩,僧來閉閣閑。
遠心馳北闕,春興寄東山。
草長風光里,鶯喧靜默間。
芳辰不可住,惆悵暮禽還。
白首南朝女,愁聽異域歌。收兵頡利國,飲馬胡蘆河。毳布腥膻久,穹廬歲月多。雕巢城上宿,吹笛淚滂沱。
祖席駐征棹,開帆信候潮。隔煙桃葉泣,吹管杏花飄。船去鷗飛閣,人歸塵上橋。別離惆悵淚,江路濕紅蕉。
古廟風煙積,春城車騎過。
方修漢祖祀,更使沛童歌。
寢帳巢禽出,香煙水霧和。
神心降福處,應在故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