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致政侍郎二府詩
潭潭相府方高啟,岌岌樞闈亦對開。
棋布司存鄰象闕,星分位表拱天臺。
樂天善頌傳嘉句,虔命叨居媿薄才。
仰認圣皇優待意,先時曾枉翠華來。
潭潭相府方高啟,岌岌樞闈亦對開。
棋布司存鄰象闕,星分位表拱天臺。
樂天善頌傳嘉句,虔命叨居媿薄才。
仰認圣皇優待意,先時曾枉翠華來。
宰相的府邸剛剛高大宏偉地建成,樞密院也相對而開。官員們的官署如棋子般分布在宮殿旁,職位如同星辰般環繞著朝廷中樞。白居易善于頌揚,流傳下美好的詩句,我榮幸地奉命寫詩,慚愧自己才學淺薄。我深切領會到圣皇優厚對待的心意,此前圣駕曾親臨此地。
潭潭:深邃廣大的樣子,形容相府宏大。
岌岌:高聳的樣子,這里形容樞闈高大。
棋布:像棋子一樣分布。司存:官署。象闕:宮殿前的闕門,代指宮殿。
星分:像星辰分布。位表:職位。天臺:指朝廷中樞。
樂天:指唐代詩人白居易,他字樂天。善頌:善于頌揚。
虔命:敬奉命令。叨居:自謙才力微薄而任職。
翠華:皇帝儀仗中用翠鳥羽毛裝飾的旗幟,代指皇帝。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大致推測是在朝廷官員府邸建成等場合,皇帝可能親臨,詩人奉命寫詩以作頌揚。當時朝廷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官員之間的交往、對朝廷的尊崇等文化氛圍濃厚。
這首詩主旨是頌揚朝廷官府的宏大和圣皇的優待。其特點是語言莊重、意象宏大,體現了當時文人對朝廷的歌頌和對皇權的尊崇。在文學史上,這類應制詩反映了特定時期的文化和政治氛圍。
顧公讀書處,乃是林塘居。竹樹久凋謝,紅翠何稀疏。魚鳥非昔游,風煙尚遺墟。身滅名不朽,流聞千載馀。
手斸蒼苔玉一欄,山家初見眼猶寒。移根莫厭凡紅紫,只做春風一樣看。
洛川北岸錦屏西,竹樹蕭蕭面翠微。風月有情常似舊,山川信美不如歸。文章送老甘無用,魚鳥從游久息機。寄語長安倦游客,年來何事素書稀。
山如仁者靜,風似圣之清。
誰駕燭龍,赫日當空。山河大地通身汗出,草木昆蟲無處潛蹤。昨夜三更,拄杖子驀然?跳。觸著帝釋鼻孔,雨似盆傾。是汝諸人半醒半困,猶在夢中,喜喜歡歡是老農。
寒碧簃中降蘇日,郭君置酒集名流。斯人已若鶴孤往,千載何殊貉一丘。鉤黨莫談元祐政,清吟聊比月泉游。蘇齋卷里衣冠客,誰信新亭似楚囚。
皇家盛事,三殿慶重重。圣主極推崇。瑤編寶列相輝映,歸美意何窮。鈞韶九奏度春風。彩仗煥儀容。歡聲和氣彌寰宇,皇壽與天同。
霞幢森列引薰風,高出疏籬紫滿叢。翠葉纖纖如細柳,直宜插向凈瓶中。
日離黃道十年昏,敏手重開造化門。火帝動爐銷劍戟,風師吹雨洗乾坤。左牽犬馬誠難測,右袒簪纓最負恩。丹筆不知誰定罪,莫留遺跡怨神孫。
太始遠無象,浮生多磷緇。紛紛白黑間,誰能辨雄雌。至理一朝變,文章雜然施。雕斲樸已喪,青黃木為菑。念子葆沖素,觀養得所宜。一氣每獨完,三素流華滋。黃農有真趣,坐見淳風熙。
墻下紅葵,向斜陽、猶開那時顏色。半捲繡簾,獨倚雕闌,淚眼為誰長滴。九疑煙霧連蓬島,蜚魚去、渾無蹤跡。舊游處、空馀滿地,綠苔堆積。百歲真如過客,待落蕊重榮,不知何夕。鏡掩素塵,香歇羅衣,此恨怎生消得。夜涼月轉梧桐影,青燈共、疏螢寥寂。正憔悴、饑蟲又啼暗壁。
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
浮生若飛蓬,寄跡宇宙間。萬物皆有盡,胡為長苦顏。旨酒列高臺,嘉賓共盤桓。夜闌當秉燭,日晏當沈酣。人生無百年,譬彼東逝川。生者不暫歡,死者寧復還。
迎秋驪御指神京,皇路將因攬轡清。東海泱泱循吏誦,西臺凜凜直臣聲。殿中風采古前席,柱后霜棱見里行。共說鹓班有孤鳳,九苞瑞羽一時呈。
相親相望。兩個哦詩狀。坐即堆豗行曠蕩。怎著麒麟閣上。風巖水穴云庵。非君與我誰探。好興最難忘處,半山斜日濃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