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遨樂詩二十一首 四月十九日泛浣花溪
浣花溪上春風后,節物正宜行樂時。
十里綺羅青蓋密,萬家歌吹綠楊垂。
畫船疊鼓臨芳溆,彩閣凌波泛羽巵。
霞景漸曛歸櫂促,滿城懽醉待旌旗。
浣花溪上春風后,節物正宜行樂時。
十里綺羅青蓋密,萬家歌吹綠楊垂。
畫船疊鼓臨芳溆,彩閣凌波泛羽巵。
霞景漸曛歸櫂促,滿城懽醉待旌旗。
浣花溪上春風吹拂過后,正是時節風物適合游玩享樂的時候。十里長路上華服麗人、青傘密密,千家萬戶的歌聲樂聲伴著低垂的綠楊。畫船擊著疊鼓靠近芬芳的水濱,彩閣如在凌波之上人們舉杯暢飲。晚霞漸漸昏暗催促著歸船,全城的人歡醉著等待旌旗歸來。
節物:時節景物。
綺羅:指穿著華麗的人。青蓋:青色的車蓋。
歌吹:歌聲和樂聲。
芳溆:芬芳的水濱。
羽巵:羽觴,古代的一種酒器。
曛:昏暗。歸櫂:歸船。
懽:同“歡”。
該詩創作于作者在成都時。四月十九日在當時是成都的一個重要節日,人們會在浣花溪畔舉行盛大的游樂活動。詩人身處其中,被這熱鬧的場景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成都四月十九日浣花溪上的游樂盛景。其特點是生動展現節日熱鬧氛圍,語言活潑。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成都的民俗風情和社會風貌。
庭前弱柳黃金線,池畔新苔綠玉錢。可是燕鴻戀韶景,猶將健羽度晴天。香心夭艷尚包藏,蜂蝶優游苦未忙。何處紙鳶飛白晝,幾家歸燕認雕梁。青煙拂拂撲晴暉,簾幕無風永日垂。不恨離人歸不早,只疑春色故相欺。近來碧瓦減朝霜,春意垂垂滿眾芳。未睹花光照庭榭,且看草色繞池塘。半慘半舒云外日,似無似有水邊風。羈愁不為陽和減,只恐因春綠鬢空。
紛紛嘗我者,其中敗幾層。一事微欺性,百為總皆崩。周官慎偽載,大易戒羞承。所以淵明子,不復較斗升。
自是人天說法師,新承恩命授官資。春乘短棹還山去,曉著方袍向闕辭。楚甸蒼茫殘雪盡,海天空闊片云遲。諸僧迎候知應久,共看松房偃舊枝。
地入洪都景物稠,界分吳楚重干掫。滕王有閣空芳草,孺子無亭但古丘。西去帆檣皆北向,南來江水自東流。消沉多少英雄客,李蔡封侯廣不侯。
城郭心何補,煙霞跡未疏。抱琴多勝地,得酒即吾廬。夜候丹砂火,春尋石室書。夤緣到幽絕,高士亦巢居。
云頭金玦秋意生,城南啼烏三四聲。漙漙斜露銅鋪濕,闌下幽花香氣清。倡樓迢遰咽凝管,波底老龍求子鳴。蕭蕭竹樹小山雨,驚覺佳人夢中語。濕螢寥落階莎寒,拂拭桃笙掩閨戶。
海上神仙不知數,無人解說三山路。舟中彷佛見霞裾,弱水波深不堪度。青天那得白日升,仁能愛物功乃成。秦漢之君俱好武,枉從方士求長生。從來定亂必以戰,公以不戰為中興。兩朝歲活數百萬,報公福祿知難名。只今潭潭開二府,富貴如山澤如雨。經殿時聞御幄香,日對清光接天語。歸來下馬復過庭,一德樓邊柳陰舞。天上頻移玳瑁筵,瓊漿賜酒如流泉。盛事傳觀作圖畫,蕊珠何處求群仙。皇天報德何時足,政恐天心似人欲。會從四世數五公,何止長年是公福。
崇臺出林表,前對萬仞峰。坐久群籟息,遼天起松風。
清華公子并騎龍,直過蓬萊第一峰。親見海中城闕好,半栽玉樹半芙蓉。五色煙中玉女窗,鳳歌鸞舞一雙雙。除是飛瓊方教得,紫簫吹徹不成腔。來不分明去不言,紅椒花露濕妝痕。巫娥已逐夢魂斷,十二碧峰愁暮猿。月圃群芬次第開,步前紅露下瑤階。摴蒱偶共真妃博,賭得雙頭白燕釵。道人寄我紫邏山,時復賣藥來人間。石潭薄晚有龍斗,滿谷濕云無路還。五岳真官立帳前,露蕪香靄落瓊筵。夜深醮罷各歸去,一一馬聲嘶上天。美人臨水笑相邀,自解羅巾擲作橋。同覓云間仙伴侶,杏花壇上聽吹簫。月帳新開蕊輦過,桂花涼露灑天河。雙星一夜敘離別,狼藉碧蓮秋露多。
底事放行舟,無限踟躊。湘江對面橘洲頭。寒食清明都過也,風雨香丘。宿醉未全收,今夜誰留?笙歌處處咽瓊樓。峭立市橋無識者,獨自風流。
四百峰頭白鶴知,老夫八月有幽期。爾家正在羅浮下,莫向春風怨別離。
菊花潭上菊花開,不是花潭是壽杯。天賜生朝千斛水,一年一斛送將來。
庭柏經霜色半黃,暫安禪室意陽陽。高懷洞見人間世,鳧鶴紛紛自短長。山前旌劍弄晴光,瞻謁裴回殿角香。卻坐靈堂問禪伯,莫持迂論作金湯。
警報鳴鳴不忍聞,滿城奔避鐵鴉軍。停舟屏息長堤岸,高炮連珠裂火云。
宣文博士老丹丘,戲寫瀟湘一段秋。留向竹山隱居處,虹光夜與劍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