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淑人葉氏挽詞 其一
婦職躬蘋澗,芳年誓柏舟。
壸彜全肅睦,梵行極清修。
貝葉開空性,神篦豁病眸。
飄然指歸路,浄觀日西流。
婦職躬蘋澗,芳年誓柏舟。
壸彜全肅睦,梵行極清修。
貝葉開空性,神篦豁病眸。
飄然指歸路,浄觀日西流。
女子盡著采蘋等婦職,年輕時就誓守貞節。內宮法度完備,莊重和睦,修行佛法極為清凈。研讀貝葉經開啟了空明的本性,神篦治好了患病的眼眸。飄飄然指明歸往之路,清凈的景象如夕陽西下。
婦職躬蘋澗:“蘋澗”,采蘋于澗,指婦女應盡的祭祀等職事。躬,親自。
芳年誓柏舟:“柏舟”,《詩經·鄘風·柏舟》有女子自誓守節之意,芳年指年輕時。
壸彜:內宮的法度。
梵行:指佛教的修行。
貝葉:貝葉經,古代印度人用貝多羅樹葉書寫佛經。
神篦:可能是傳說中能治病的篦子。
浄觀:清凈的景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應重視婦女的品德操守和宗教信仰。詩人可能是在太淑人葉氏去世后,為表達對她的敬意和紀念而創作此詩,展現她一生的賢德和修行。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太淑人葉氏一生堅守婦道、虔誠修行。特點是意象豐富、用典恰當,營造出莊重清凈的氛圍。在文學上展現了當時對女性品德的推崇和詩歌創作的典雅風格。
龍節光臨澤國遙,鳳毛聲振相門高。朝辭闕陛香凝袖,暮餞郵亭酒污袍。我愛甘棠留楚甸,誰憐楚雁集江皋。一州如斗君休薄,考最猶能張爾曹。
姚馬真人杰,英標貫伏犀。脩途隨上下,軟語雜高低。扈蹕俱多士,揚鞭過萬蹄。伊余茲濫吹,所喜發鹍雞。蔌蔌長空雪,霏霏似粉犀。色同無路險,野闊見山低。玉葆隨鸞仗,銀杯逐馬蹄。催班何太早,夜白誤晨雞。大駕遐方國,熊羆間象犀。風嚴知令正,云重覺天低。夾道瞻芝表,中原逐獸蹄。定宣恢復赦,拭目看金雞。圣主披英俊,公才是擢犀。班揚俱氣懾,屈宋亦眉低。健鶻摩天翼,真媒歷塊蹄。回眸看賤子,下駟與鹍雞。有美風騷將,詞鋒利更犀。胸吞云夢小,氣壓斗牛低。鷙鳥常舒翼,名駒豈鑿蹄。不能勝百戰,渾欲介吾雞。
秋蟾此夜一盤明,影落齋壇分外清。想對風光無處說,夜深聊復以詩鳴。
平江吾久羨,風景聞奇艷。蒼煙平林麓,墟落依溪坎。樹蔽無霜露,山遮得照晚。瀑落云外松,水濺崖邊院。朝履石苔古,暮歸扉雀噪。繚繞多靄嵐,相隨有芳草。淵谷回遙聲,登高一長嘯。樵家在何處?青蔥不相告。登臨驚李謝,長詩飛壑坳。嗚呼得一游,乾坤入胸抱。
燕臺依舊郁相望,玉樹金莖是帝鄉。鳳闕雙懸云五色,龍樓交映日重光。九天氣王旌旗動,三殿風清劍佩長。伏謁不違顏只尺,十年西省愧為郎。
曾傳初詔未央前,舉目金容尚儼然。天地冰霜春不間,江湖星斗夜常懸。無心海鳥當人下,可畫云山與屋連。珍重故人相慰意,一時分付釣魚船。
天高帝閽遠,詩險酒腸寬。老剩黃楊友,稍留青眼看。隨緣入牛首,無計舍豬肝。寂寞胡三怪,招魂政爾難。
三更無寐坐官航,澹月朦朧色似霜。揚子江心泉第一,何妨為煮建茶香。
一峰獨去江湖遠,千古長留列傳新。歲歲桃花滿東岸,只將榮謝記冬春。
此馬真從西域來,圉人高鼻復于思。將軍新受征南鉞,藉爾追風百戰才。
莫道含香舊,依然束帶初。中原方羽檄,四海尚車書。典屬雖無似,和容庶有馀。圣朝收敝帚,猶詔錦窠居。
瓊瑤天半聳,風急六花飛。寂寞無人境,孤舟傍釣磯。
平生行路敢求安,便要求安也大難。古寺無門更無壁,若教半夜作春寒。
問君此去欲何之,江北江南各一涯。南北即從今日別,銷魂不在渡江時。
一笑承恩便賜緋,論他當局卻全非。平生學得檀公術,打馬沿邊走似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