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侍郎挽詞 其二
紫陌尋春日,惟公最少年。
鳣堂慙隗始,熊軾媿盧前。
寄我書猶濕,思君跡遽僊。
同登今有幾,揮淚撫遺編。
紫陌尋春日,惟公最少年。
鳣堂慙隗始,熊軾媿盧前。
寄我書猶濕,思君跡遽僊。
同登今有幾,揮淚撫遺編。
在京城的道路上尋春的日子里,只有您最為年少有為。在學府里我自愧不如您起步早,在為官上我也慚愧落在您之后。您寄給我的書信墨跡還未干,可思念您時您卻已仙逝。當年一同登科的如今還有幾人,我揮淚撫摸著您遺留的文稿。
紫陌:指京城的道路。
鳣堂:指學堂。慙:同“慚”。隗始:用戰國時郭隗的典故,燕昭王欲招賢,郭隗以自己為例,說先重用自己,賢才就會來,這里指起步早。
熊軾:指有熊軾的車,為公卿所乘,借指公卿。盧前:用“王楊盧駱”典故,指在人前。
遽僊:指突然去世。僊,同“仙”。
遺編:指死者遺留的文稿。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曾侍郎年少有為,與詩人一同登科,在當時應是頗有作為的人物。詩人在曾侍郎去世后,回憶過往,寫下此詩以表悼念。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曾侍郎,突出曾侍郎年少有為的特點。通過回憶與對比,展現了時光流逝和友人離世的哀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逝者的追思。
芙蓉帳冷翠衾單。魂夢幾曾閑。怎禁未許,茫茫煙水,疊疊云山。去時頻把歸期約,遠不過春殘。而今已是,荷花開了,猶倚欄干。
檐雨輕敲夜夜,墻云低度朝朝。 日長天氣已無聊。何況洞房人悄。 眉共新荷不展,心隨垂柳頻搖。 午眠見金翹。驚覺數聲啼鳥。
桐葉涼生夜,藕花香滿時。幾多離思有誰知。遙望盈盈一水、抵天涯。 雨灑征衣淚,月顰分鏡眉。相逢又是隔年期。不似畫橋歸燕、解于飛。
五月棉花秀, 八月棉花干。 花開天下暖, 花落天下寒。
畫樓簾卷翠。正柳約東風,搖蕩東霽。緗桃雨才洗。似妝臨寶鏡。脂凝鉛水,云遍髻子。墜釵梁、羞看燕壘。最堪憐,錦繡香中,早有片紅飄砌。 間記。琴彈古調,曲按清商,舊年時事。屏山畫里。江南信,夢中寄。感春濃懷抱,午酲初解,淺酌依然又醉。傍闌干、猶怯馀寒,倦和袖倚。
梧桐雨細。漸滴作秋聲,被風驚碎。潤逼衣篝,線裊蕙爐沈水。悠悠歲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簫吟斷,素箋恨切,夜寒鴻起。 又何苦、凄涼客里。負草堂春綠,竹溪空翠。落葉西風,吹老幾番塵世。從前諳盡江湖味。聽商歌、歸興千里。露侵宿酒,疏簾淡月,照人無寐。
江頭又見新秋。幾多愁。塞草連天何處、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淚,水東流。惟有漁竿明月、上瓜洲。
柳戶朝云濕,花窗午篆清。東風未放十分晴。留戀海棠顏色、過清明。 壘潤棲新燕,籠深鎖舊鶯。琵琶可是不堪聽。無奈愁人把做、斷腸聲。
山無情。水無情。楊柳飛花春雨晴。征衫長短亭。 擬行行。重行行。吟到江南第幾程。江南山漸青。
風凄凄。井闌絡緯驚秋啼。驚秋啼。涼侵好夢,月正樓西。 卷簾望月知心誰。關河空隔長相思。長相思。碧云暮合,有美人兮。
花半濕。睡起一窗晴色。千里江南真咫尺。醉中歸夢直。 前度蘭舟送客。雙鯉沈沈消息。樓外垂楊如此碧。問春來幾日。
杯行將半,月來猶未,瀟灑水亭無暑。清宵數客一闌秋,對冰雪、荷花似語。 雄邊臺上,文游臺上,咫尺紅云容與。天風吹送廣寒秋,正畫舸、湖光佳處。
洛陽城東西,長作經時別。 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
笛喚春風起。向湖邊、臘前折柳,問君何意。孤負梅花立晴晝,一舸凄涼雪底,但小閣、琴棋而已。佳客清明留不住,為匡廬、只在家窗里。湓浦去,兩程耳。 草堂舊日談經地。更從容、南山北水,庚樓重倚。萬卷心胸幾千古,仰首骎骎紫氣。正江上、風寒如此。且趁霜天鱸魚好,把貂裘、換酒長安市。明夜去,月千里。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曉云。 秋風兩鄉怨,秋月千里分。 寒枝寧共采,霜猿行獨聞。 捫蘿正意我,折桂方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