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州瓊花
回憶靈根六十年,秋深恨不見芳鮮。
茲從淮上來千里,非比人間聚八仙。
曾有畫圖稱小異,諒應后土愛孤妍。
或言天杖誠虛語,榮悴中分亦偶然。
回憶靈根六十年,秋深恨不見芳鮮。
茲從淮上來千里,非比人間聚八仙。
曾有畫圖稱小異,諒應后土愛孤妍。
或言天杖誠虛語,榮悴中分亦偶然。
回憶起瓊花的靈根已有六十年,深秋時節遺憾見不到它的芬芳鮮艷。如今從淮上來了千里之外,它可不同于人間的聚八仙。曾經有畫圖顯示它有些小差異,想來后土神是喜愛它的孤高妍麗。有人說天杖的說法實在是虛妄之語,它的榮枯各半或許也是偶然。
靈根:指瓊花的根,也可象征瓊花本身。
芳鮮:指瓊花的芬芳鮮艷。
聚八仙:一種花,與瓊花相似。
后土:古代神話中的土地神。
天杖:可能是關于瓊花的一種傳說。
榮悴:榮指繁榮,悴指枯萎。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瓊花是揚州的名花,在古代備受人們喜愛和關注。詩人可能在多年后再次見到或想起瓊花,結合當時的一些傳說和瓊花的生長情況,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瓊花展開,突出瓊花的獨特。其特點是將回憶與現實結合,借瓊花的榮枯引發思考。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瓊花的喜愛和對自然現象的思索。
陽和二月春,草木皆生意。那知田野間,斯人極憔悴。殷勤問由來,父老各長喟。富室不憐貧,千倉盡封閉。只圖價日高,弗念民已弊。
去年值饑荒,自分無噍類。幸哉活至今,且復遇豐歲。庶幾一餉樂,養育謝天地。豈期新春來,米谷更翔貴。況又絕市無,縱有濕且碎。何由充饑腸,何由飽孥累。恨不死荒年,免復見憂畏。
我聞父老言,痛切貫心肺。行行至平洲,景象頓殊異。白粲玉不如,一升才十四。問誰長者家,作此利益事。父老合掌言,子文姓陳氏。起家本儒生,疇昔樂賑施。
憶昨艱食時,巨室爭謀利。米斗三百余,獨收七十二。三都數千口,受彼更生惠。開庫質敝衣,假此赒貧匱。取本不取息,所活豈勝計。我曹非此翁,久作溝中胔。
吁嗟薄俗中,乃有此高義。吾邦賢使君,愛民均幼稚。一聞平糶家,褒賞無不至。或與旌門閭,或與錫金幣。獨有潁川翁,寵光未之被。
故作行路謠,庶徹鈴齋邃。且俾殖利徒,聞風默知愧。并生穹壤間,與我皆同氣。富者盍憐貧,有如兄恤弟。惻隠仁之端,人人均有是。頑然鐵石心,何異患風痹。
不仁而多財,聚易散亦易。惟有種德家,福祿可長世。不聞眉山蘇,盛美光傳記。賣田救年荒,生子為國器。不見南浦毛,一惟利是嗜。積谷幸年荒,生子遭黥隸。
天道極昭明,勿作幽遠視。誰歟為斯謠,西山真隠吏。
昔年曾約歸四明,掇缽共飯莆菜羹。
東園蔬薺幾衰長,望之何以辜斯盟。
鏗鏗小節何足拘,大名當振聲谹谹。
旌旗不動剿胡種,屈伸一臂逾長城。
淮甸既肅四海肅,豐功盛德應難名。
了知八珍與藜莧,清閑富貴但等平。
我罹劫火固無悶,公視晝錦不以榮。
七佛承承竟何據,六祖忉忉空碗鳴。
君不見剎竿頭上鐵龍頭,鴻毛至重山岳輕。
濃云卷羃衡向北,天風不搖萬響息。
蟇行爬沙踏科臼,顧菟茫洋長在腹。
本來全體自分明,日用其間人莫識。
弄丸之暇劃若逢,笑拍闌干我先得。
一元播群卉,其氣清以馥。
詩人競稱許,胡然于梅獨。
黃宮播雷鼗,玉管動葭轂。
惟梅命于陽,清艷照樸蔌。
正冬白堆墻,初夏黃遶屋。
純干稟自高,奚止香百斛。
又從晏陰后,仍作來年復。
番君為筑亭,揮弄月盈掬。
可敬不可玩,醉語懼三瀆。
床頭夜雨滴到明,村南村北春水生。
老婦攜兒出門去,老翁赤腳呵牛耕。
一雙不借掛木杪,半破夫須沖曉行。
耕罷洗泥枕犢鼻,臥看人間蠻觸爭。
十年誰遣不寧侯,麕奔鳥散十七州。
余州蹙蹙能幾許,史君今作載酒游。
諸公飲俊已濡首,眼前百事不掛口。
震風凌雨揭卻屋,左蟹右杯猶在手。
史君千騎行清秋,豈為杯酒饞涎流。
綢繆牖戶既云晚,夢魂不到花繞樓。
乖逢聚散古來有,而我此時持此酒。
河梁??立不知還,插頷青絲半成叟。
坐局何煩聽曉雞,豆萁苜蓿亦詩題。
好文不愛今人體,色養寧嫌古署低。
翰苑舊交應顧訪,相門新近事招攜。
歲寒惟有君于我,老去過從許杖藜。
二月復二月,韶光尚可留。
雪消深澗底,花發舊枝頭。
萬木寒威解,千峰翠色浮。
有誰知此意,相共倚危樓。
身如枯柴,心如斷崖。
萬般神變,一種平懷。
面面相看,究竟不知論底事。
阿耨達池龍王,來日請佛齋。
誰銜鷲峰種,托根蔡氏堂。
勿夸郄林枝,未說燕山芳。
君看湘江上,千載留晶光。
但當護根本,歲晚搴幽香。
一壑一丘耕且為,不歆周網應非羆。
云霾障日樹蒙密,草蔓漫天山蔽虧。
生意正從芽蘗露,善根不逐斧斤斯。
溶溶此理誰能解,賸喜吾宗有白眉。
皇家卜世過周唐,天啟真人應運翔。
抱日預占恭邸夢,飛龍曾報皖山祥。
翠云影外來金母,紅??香中擁玉皇。
樂府賤工無以祝,愿將金鑒代珠囊。
小雨潤蔬莢,涼風展梧影。
云連沙際白,天開數峰浄。
湖樓百尺高,坐覺秋日永。
寬鋤十畝園,余事一笑領。
荷枯水卻清,桂晚霜未冷。
誰能悲寒螀,聊忻小蛙黽。
飽客新荳菹,駕我雙舴艋。
放浪誠有道,居然惜俄頃。
囅然一開口,天也非人謀。江山自舊管,風景仍新收。
一門令兄弟,而我從之游。衛玠珠玉側,李膺神僊舟。
主賓有良晤,兄弟無相猶。雨余白日靜,江遠青天浮。
相彼宇宙廣,覺我心休休。世傳浣溪女,聲跡疑謬悠。
靈均亦已遠,英烈今在不。又懷唐拾遺,泯然哀江頭。
陵谷幾變遷,屈孟獨長留。于此本何負,而以德為讎。
因時慨前哲,坐久風飂颼。良會惜難再,作詩以相酬。
房公胸中妙刀尺,翦刻玻璃貯寒碧。今侯著樓于其上,竹色荷光得良覿。
詩來殷勤問故侯,別日雖賒情轉密。因思當年飛蓋游,鷗鷺不驚潛鯉出。
春濃雪絮人影亂,秋老云松半天屹。蘇公二十四橋月,尚愛西湖風月夕。
江山好處余戀嫪,縱不即人人自即。況今簷撩云與齊,激楚高歌友朋集。
向來寒乞翻自嗤,詩掃黃泥已無跡。功名老我后加鞭,文字余人先奪席。
欲搜萬象供刻畫,自有此湖難此筆。終當為君記斯游,摹寫蒼顏真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