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尤公挽詞 其一
敏甚五行下,豪厘恥不知。
千人揮筆陣,萬卷納須彌。
有夏傳追蠡,先秦拾斷碑。
鄴侯書插架,分付稱家兒。
敏甚五行下,豪厘恥不知。
千人揮筆陣,萬卷納須彌。
有夏傳追蠡,先秦拾斷碑。
鄴侯書插架,分付稱家兒。
您才思敏捷,看文章一目五行,連極細微的知識也恥于不知。能像指揮千軍一樣揮灑筆墨,胸中容納萬卷書籍。能傳承夏朝的文化遺韻,拾取先秦的斷碑殘文。您如鄴侯李泌藏書滿架,如今將這些學問都交付給了稱職的兒子。
敏甚五行下:形容人讀書速度極快,一目五行。
豪厘:毫厘,極微小的數量。
揮筆陣:像指揮軍隊作戰一樣揮毫潑墨,形容寫作時氣勢宏大。
須彌:佛教語,指須彌山,這里形容能容納眾多知識。
有夏傳追蠡:“有夏”指夏朝;“追蠡”指鐘鈕磨損,這里表示傳承夏朝的文化。
先秦:指秦朝以前的歷史時期。
鄴侯:指李泌,他藏書豐富。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大致推測是尤公去世后,作者為表達對他的敬意和懷念而作。尤公可能是當時在文化學術方面有重要貢獻的人物,作者通過此詩來紀念他的才學和功績。
此詩主旨是贊揚尤公的博學和對文化傳承的貢獻。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生動展現尤公形象。在文學上體現了對有學識之人的推崇,反映當時重視文化傳承的社會風氣。
玄鳥終辭宋,鵂鹠實喪殷。諸禽忘一面,國老盡無顏。
久別吳寬與越同,近傳歸寂故禪宮。葛川有日尋圓澤,蓮社無人寄遠公。亭外松焚云海靜,井間鰻化寶林空。只留一點詩燈在,長照殘山剩水中。
樟山何有,有玉有泉。亦白其色,亦澄其源。溫溫君子,既潔且貞。撓之弗濁,磨而不磷。人亦有言,儒為席珍。德既方止,亦既章止。圭瓚黃流,庶幾將止。維此懿德,不息則久。借曰未試,亦既爾有。茍或不臧,鮮不愧負。抵鵲是棄,濯足自取。尚慎旃哉,俾遺爾后。
不知天使在何方,幻想前途之映象。偶與星星說再見,風中羽翼透如光。
抽簪脫褲滿城忙,大半人多在戲場。膈膊雞猶金爪距,勃跳狙亦袞衣裳。湘累無奈眾人醉,魯蠟曾令一國狂。空巷冶游惟病叟,半窗淡月伴昏黃。家世相傳逢掖衣,如今結果亦隨時。二三子遂舍瑟作,七十翁方扶杖嬉。野老憂晴妨寶穡,社人怕雨濕靈旗。遙知鈴閣無歌管,一點青燈照董帷。陌上鳴鉦夜向晨,綴行花錦照城闉。湔裙未免多游女,舍耒深憂有惰民。史載孝娥今列祀,騷云帝子沒為神。臘儺固匪儒家法,居魯安能異魯人。
二月澄江春浩蕩,游魚共逐桃花浪。就中錦鯉獨殊常,軒然欲奮青霄上。頭角行看變化成,鞭雷掣電游紫清。捲起滄溟千萬頃,散作霖雨蘇蒼生。卻笑長鯨數千尺,橫海吞舟亦何益。
花開復花謝,墮在藩溷邊。不惜花落盡,惜無長少年。
種藕池邊秋草深,朱華曾此遇知音。只今惟有濂溪水,照見千秋萬古心。
悲鴻筆是房星也,一掃驊騮滿天下。髯黃兄弟善悲鴻,亦如韋諷善曹霸。此圖權奇四十蹄,蹙踏春草春山低。矯矯徠從西極西,絕塵而逝追風齊。一匹俯龁一奔嘶,一匹騰踔秦牡驪。二匹渴吻酣受溪,二匹側耳聽鼓鼙。二匹婉孌夫與妻,偃仰相撫相凄迷。遠處一匹飛素霓,白光爛爛游龍兮。呈嗟哉,駑駘塞路誇馳突,何取悲鴻神駿物。至今駕鼓有垂頭,自昔筑臺惟買骨。
南風花滿荔枝林,路出湖山百嶂深。惟有白云長在眼,三千里遠寄歸心。
魏王堤暗雨垂垂,還似春殘欲別時。傳語西風且停待,黛殘黃淺不禁吹。
多君相問及征軺,葉葉長帆去尚遙。澤阻三秋頻北望,風生六月自南飄。總饒賈傅誰前席,且倚湘靈學和簫。君父等恩堪共省,其咨滿目嘆誰堯。
舊游零落如星散,坐對孤山似守株。聽徹貞元供奉曲,羞將短發照西湖。病須藥餌親丹灶,老厭書帷徹絳紗。幸有文殊來見問,更無天女散天花。白頭朝士方徒步,欲過六橋愁路賒。目斷紅云花鳥上,樓居縹緲梵王家。
寺壓孤城斷,堂開積水圍。一僧當茗灶,群鷺狎荷衣。被酒時登塔,持書晚坐磯。鶴騰知客至,嗟汝詠而歸。
俗遠風塵隔,春還初服遲。林疑中散地,人似上皇時。芳杜湘君曲,幽蘭楚客詞。山中有春草,長似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