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
天池馬不到,嵐壁鳥才通。
百頃青云杪,層波白石中。
郁紆騰秀氣,蕭瑟浸寒空。
直對巫山出,兼疑夏禹功。
魚龍開辟有,菱芡古今同。
聞道奔雷黑,初看浴日紅。
飄零神女雨,斷續楚王風。
欲問支機石,如臨獻寶宮。
九秋驚雁序,萬里狎漁翁。
更是無人處,誅茅任薄躬。
天池馬不到,嵐壁鳥才通。
百頃青云杪,層波白石中。
郁紆騰秀氣,蕭瑟浸寒空。
直對巫山出,兼疑夏禹功。
魚龍開辟有,菱芡古今同。
聞道奔雷黑,初看浴日紅。
飄零神女雨,斷續楚王風。
欲問支機石,如臨獻寶宮。
九秋驚雁序,萬里狎漁翁。
更是無人處,誅茅任薄躬。
天池之地馬匹難以到達,山壁間只有鳥兒才能通行。百頃湖水仿佛在青云頂端,層層波浪涌動于白石之中。它曲折蜿蜒騰起靈秀之氣,蕭瑟清冷融入寒空。它正對著巫山拔地而起,還讓人懷疑是夏禹的功績。這里從開天辟地就有魚龍,菱角芡實古今都相同。聽聞這里有如奔雷般的黑云,初看時又有朝陽映照湖水的紅景。好似神女的雨飄落,楚王的風斷斷續續。想詢問支機石的故事,仿佛置身于獻寶的宮殿。深秋時節驚起雁群排列有序,萬里湖光可與漁翁親近。這里更是人跡罕至之處,我愿在此結廬隱居。
天池:詩中所指的湖泊。
嵐壁:霧氣環繞的山壁。
杪:樹梢,這里指頂端。
郁紆:曲折蜿蜒。
蕭瑟:形容景色凄涼、冷清。
支機石:傳說中織女用以支撐織布機的石頭。
誅茅:割草,指結廬隱居。薄躬:謙稱自己。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在游歷過程中來到天池,被其壯麗景色和神秘氛圍所打動,結合神話傳說和自身心境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的時期,詩人借景抒情,表達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描繪了天池的奇景,融合神話傳說,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主旨是贊美自然、向往隱居。其特點在于豐富的想象和用典,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和情感抒發。
飲散離亭西去,浮生長恨飄蓬。回頭煙柳漸重重。淡云孤雁遠,寒日暮天紅。 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朧。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
秋光滿目。風清露白,蓮紅水綠。何處夢回?弄珠拾翠盈盈,倚蘭橈,眉黛蹙。 采蓮調穩,吳侶聲相續,倚棹吳江曲。鷺起暮天,幾雙交頸鴛鴦,入蘆花,深處宿。
今夜河西宿,無眠但數更。 并船何處客,吹笛到天明。
燕子不曾來,小院陰陰雨。一角闌干聚落花,此是春歸處。 彈淚別東風,把酒澆飛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楊柳東塘細水流,紅窗睡起喚晴鳩。屏間山壓眉心翠,鏡里波生鬢角秋。 臨玉管,試瓊甌,醒時題恨醉時休。明朝花落歸鴻盡,細雨春寒閉小樓。
云氣壓虛欄,青失遙山,雨絲風絮一番番。上巳清明都過了,只是春寒。 花發已無端,何況花殘?飛來蝴蝶又成團。明日朱樓人睡起,莫卷簾看。
車兮載旃,舟兮揚帆, 鼓咽咽兮君當還。君肯來兮尚盤桓, 我心煢煢兮其無端,君不我留兮下土囂煩。 福我吳人兮無疾患,千秋萬歲兮歌至德以何言。
莫苦求,休強攬。莫教邂逅遭坑陷。恐哉笞杖徒流絞,慎矣公侯伯子男。爭夸炫,千鐘美祿,一品高銜?
多情去后香留枕,好夢回時冷透衾。悶愁山重海來深。獨自寢,夜雨百年心。
千巖秋氣寒,半嶺斜陽暮。 流連不下山,倚石看紅樹。
芍藥打團紅,萱草成窩綠。簾卷疏風燕子歸,依舊盧仝屋。 貧放麹生疏,閑到青奴熟。掃地焚香伴老仙,人勝連環玉。
平沙芳草渡頭村。綠遍去年痕。游絲下上,流鶯來往,無限銷魂。 綺窗深靜人歸晚,金鴨水沉溫。海棠影下,子規聲里,立盡黃昏。
禁門深鎖寂無嘩,濃墨淋漓兩相麻。 唱徹五更天未曉,一墀月浸紫薇花。
膽怯何由戴鐵冠,只緣昭代獎孤寒。 曲肱未遂違前志,直指無聞是曠官。 三署每傳朝客說,五溪閑憑郡樓看。 祝君早得文場雋,況值天階正舞干。
狂吟江浦。不食人間煙火語。韋曲名家。也試河陽一縣花。群仙推去。暫寄嶺梅清絕處。笑俯清溪。只有清風明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