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江陰挽詞 其一
萬卷蟠胸次,千篇秀筆端。
朝行期奮迅,賢路竟艱難。
雖號循良守,欠為文字官。
遺編幸無恙,留與后人看。
萬卷蟠胸次,千篇秀筆端。
朝行期奮迅,賢路竟艱難。
雖號循良守,欠為文字官。
遺編幸無恙,留與后人看。
萬卷詩書藏于胸中,千篇佳作從筆端流出。本期望在朝堂上奮發(fā)有為,可在仕途上卻歷經艱難。雖然被譽為奉公守法的好官,卻未能成為專職的文官。所幸遺留下來的著作完好無損,留待后人去欣賞。
蟠:盤繞,這里指知識在胸中積累。
奮迅:形容在仕途上奮發(fā)進取。
循良守:奉公守法、政績良好的地方官。
欠:缺少,這里指未能擔任。
遺編:遺留下來的著作。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蘇江陰去世后,作者為悼念他而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官場競爭激烈、人才難以施展抱負的情況,作者借此詩表達對逝者的惋惜。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蘇江陰,突出其才華與仕途的反差。特點是情感真摯,以平實語言表達深刻情感。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xiàn)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人才命運的關注。
龍溪之山秀而峙,
龍溪之水清無底。
狂風激烈翻春濤,
四時佳境不可窮,
仿佛直與桃源通。
萬頃湖波浸碧天,
旌封香火幾千年。
風濤澎湃魚龍舞,
江河愿借吹噓便,
應有神功在目前。
溫谷春生至,宸游近甸榮。
云隨天上轉,風入御筵輕。
翠蓋浮佳氣,朱樓依太清。
朝臣冠劍退,宮女管弦迎。
水會三川漾碧波,
雕陰人唱采花歌。
舊時白翟今荒壤,
葦谷凄凄風雨多。
初春遍芳甸,十里藹盈矚。
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綠。
所思杳何處,宛在吳江曲。
可憐不得共芳菲。
洛陽城路九春衢,
洛陽城外柳千株。
能得來時作眼覓,
天津橋側錦屠蘇。
桃徑李蹊絕芳園,炎氛熾日滿愁軒。
枝上鳥驚朱槿落,非關曾入楚王宮,直為相思腰轉細。
臥簟乘閑乍逐涼,全由獨自羞看影,艷是孤眠疑夜永。
無情拂鏡不成妝,但恐愁容不相識,為教恒著別時衣。
君不見吳王宮閣臨江起,不見珠簾見江水。
曉氣晴來雙闕間,潮聲夜落千門里。
句踐城中非舊春
羅敷初總髻,蕙芳正嬌小。月落始歸船,春眠恒著曉。
何處期郎游,小苑花臺間。相憶不可見,且復乘月還。
別前花照路,別后露垂葉。歌舞須及時,如何坐悲妾。
碧玉上官妓,出入千花林。
珠被玳瑁床,感郎情意深。
長信梨花暗欲棲,
應門上鑰草萋萋。
春風吹花亂撲戶,
班絕車聲不至啼。
踟躕下山婦,
共申別離久。
為問織縑人,
何必長相守。
北斗星移銀漢低,
班姬愁思鳳城西。
青槐陌上行人絕,
明月樓前烏夜啼。
北望單于日半斜,
明君馬上泣胡沙。
一雙淚滴黃河水,
應得東流入漢家。
秦王龍劍燕后琴,珊瑚寶匣鏤雙心。
誰家女兒抱香枕,青綺幃中坐相憶,紅鸞鏡里見愁色。
簷花照月鶯對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