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舍人挽詞 其二
夷路方馳轡,甘泉喜問津。
廟廊平日志,露電百年身。
搯掌雖多恨,為箕自有人。
發棠陰德在,陽報質蒼旻。
夷路方馳轡,甘泉喜問津。
廟廊平日志,露電百年身。
搯掌雖多恨,為箕自有人。
發棠陰德在,陽報質蒼旻。
本在平坦大道上策馬馳騁,還欣喜于在甘泉宮被詢問治國之道。在朝廷中一直有著遠大志向,可惜人生如朝露閃電般短暫。雖然心中有諸多遺憾,不過后繼有人。廣施善政的陰德還在,相信上天會給予公正的回報。
夷路:平坦的道路,比喻順利的仕途。馳轡:策馬奔馳。
甘泉:甘泉宮,漢代皇帝經常在此處理政務、召見大臣等,這里代指朝廷。問津:詢問渡口,比喻詢問途徑或情況,這里指被朝廷重用詢問治國之道。
廟廊:指朝廷。平日志:平生的志向。
露電:朝露和閃電,比喻人生短暫。
搯掌:握拳,形容遺憾、悲憤的樣子。
為箕:《尚書·洪范》有“武王既勝殷,邦諸侯,班宗彝,作《分器》。箕子來朝,武王訪以天道。”后以“為箕”指有賢能的后人繼承前人事業。
發棠:出自《孟子·盡心下》“齊饑,陳臻曰:‘國人皆以夫子將復為發棠,殆不可復。’”指打開棠邑糧倉賑濟百姓,后泛指廣施善政。陰德:暗中做的好事。
陽報:明顯的回報。蒼旻:蒼天。
此詩是為唐舍人所寫的挽詞。唐舍人可能在仕途順利、正有機會施展抱負時突然離世。詩人有感于他的生平遭遇和志向未酬,寫下此詩表達對他的哀悼與惋惜,同時也對其后人有所期許。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較難確切考證,但應是在唐舍人去世后不久。
這首挽詞主旨在于哀悼唐舍人,惋惜其壯志未酬,同時肯定他的善政和對其后人給予期望。詩歌在藝術上運用意象和典故,使情感表達更加深沉含蓄,體現了挽詞莊重、典雅的風格特點。
仲也才高更苦心,可堪孟浪劇雄沉。滄溟光采浮天闊,泰華根株拔地深。直道河汾徒自屈,窮居東野竟悲吟。只今放意云林下,對飲從教雪滿簪。
鼎柱益門姜水東。峰峰不與眾峰同。十千煙火浮云外,百二河山望眼中。南頓何年留勝跡,西雍此日話雄風。鐘聲遙度山椒里,猶似雊音滿太空。
香風華雨政紛紛,春困何妨聊曲肱。三世佛相傳寐語,覺來無我壞兒孫。
嬌騃人家小女兒,半啼半語隔花枝。黃昏雨密東風急,向此漂零欲泥誰。
樹帶斜陽綠上肩,泠泠風佩響秋煙。傳聞兵部誅茅日,墨子增刪第九篇。
有客相過風雨秋,唾飛珠玉勝珍羞。但知女似謝道蘊,不道吾為馬少游。
治世求才重,公朝校藝精。臨軒升造士,入彀得群英。并躡云梯峻,聯登桂籍榮。庇民思善政,慈惠體予情。
寒塘潮漸滿,暮艇赴潮歸。人語煙中集,鳥驚樹上飛。
百尺高寒白玉臺,三山半露小蓬萊。長松盡作蒼龍態,誰許青田鶴往來。
冬青樹老六陵秋,慟哭遺民總白頭。南渡衣冠非故國,西湖煙水是清流。早時朔漠翎彈怨,它日居庸宇喚休。苦恨嬉春楊鐵史,故宮詩句詠紅兜。
里闬閑過從,太平之盛事。吾鄉多吉人,況與他鄉異。太平之盛事,天下之美才。人間無事日,都向洛中來。
叱咤滄溟雪浪空,鯨鯢騎去杳亡蹤。鍊丹井畔春蕭索,知在蓬萊第幾重。
平生心地夷坦,一旦足跟崄巇。不是籃輿安穩,只應神物護持。
神化遠,人靈協。寒暑調,風雨燮。披泥檢,受圖諜。圖諜啟,期運昌。分四序,綴三光。延寶作,眇無疆。
何處笛常聞,橫岡日欲昏。數聲牛背穩,自是一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