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欽州挽詞 其二
游宦二毛侵,欽山繼鬰林。
精神雖滿腹,撫字亦勞心。
膚使章交上,雌堂疾遽深。
護喪嗟季子,又復喪清潯。
游宦二毛侵,欽山繼鬰林。
精神雖滿腹,撫字亦勞心。
膚使章交上,雌堂疾遽深。
護喪嗟季子,又復喪清潯。
為官任上兩鬢漸生白發,先在欽山后到鬰林任職。您雖滿腹經綸才華出眾,治理百姓也費盡了心思。監察官員的推薦文書紛紛呈上,可您在官署中卻迅速病重。可嘆像季子一樣護送您靈柩的人,如今又在清潯遭遇不幸。
游宦:外出做官。
二毛侵:兩鬢頭發變白,指年紀漸老。
欽山、鬰林:地名,為官之地。
撫字:指對百姓的安撫體恤。
膚使:指朝廷派往地方的監察官員。
雌堂:指官署。
季子:春秋時吳國貴族季札,此處借指護送靈柩之人。
清潯:水涯,這里可能是具體地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作者在聽聞張欽州去世的消息后所作。當時社會可能官場競爭激烈,官員工作壓力大。作者與張欽州或許相識,對其為官的經歷和遭遇有所了解,在張欽州離世后,懷著惋惜和悲痛之情寫下此挽詞。
這首挽詞主旨是悼念張欽州,突出其為官的艱辛和才華未展的遺憾。語言平實卻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從側面反映了當時官員的生存狀態和人們對逝者的追思。
每愛高樓畏獨來,非關觔力怕徘徊。江頭無限桃花樹,恰到來時滿眼開。
寒江凝碧。是誰剪作梨花出。花心猶帶江痕濕。輕注香腮,卻是桃花色。飛來飛去何曾密。疏疏全似新相識。橫吹小弄梅花笛。看你飄零,不似江南客。
老去逢初度,?知在客邊。清歡當此日,嘉會勝常年。古鼎名香爇,高臺絳燭然。仙庖能具饌,官舫盛張筵。新果登槃美,佳肴入箸鮮。慶行承綵帕,壽祝荷華篇。北斗長生外,南山爛醉前。交情何鄭重,禮貌極周旋。一府官僚盛,千秋國主賢。愿同金石志,永以保貞堅。
玉之榮,石之英,光瑩豈若秋金精。秋金之精鑄鏡成,良工錫以銀華名。銀華顏色如霜雪,攜向秦宮嘆奇絕。珊瑚臺上吐菱花,玳瑁匣中生明月。夜籌已竭曉籌終,宮女對之難為容。云鬟被首黛渝色,我貌如心不堪飾。早知鑒心如鑒貌,漢兵敢犯咸陽道。咸陽漢殿空中立,秦鏡團團晝飛入,至今鬼母夜深泣。
若翁腰帶玉圍虹,剩喜今年八十同。食邑嘗為驍騎尉,入城爭識鹿門公。車回晚望蓬萊日,帽卸涼梳菡萏風。兒子去為真學士,未應園綺住山中。
聞君一榻系南州,久客還家盡白頭。興在山陰能訪戴,人非荊士亦依劉。逢時縱有長桑術,住世真如汎海舟。自笑逃名增傲骨,可堪重為說封侯。
蔌蔌碎金英,絲絲鏤玉莖。步搖釵朵見,老眼為增明。山礬紛似玉,黃檗碎如金。二美傳春晚,同心契爾音。
古北居庸一望中,風沙滿眼亂芙蓉。曦車夜轉昆崙脊,華蓋陰移太一峰。金口水流終到海,玉泉云起又隨龍。兩京形勝今如此,可擬秦關百二重。
役車在中野,月落沙河濆。此行亦良苦,四望天無鄰。荒林風慘戚,猛虎出咬人。倉忙不相保,殺氣橫妖氛。偉哉結發婦,為義亡其身。提刀直刺虎,虎死不敢嗔。有此孱弱軀,一勇冠三軍。精誠照白日,英風振蒼旻。緬懷古馮媛,當熊義則均。永激壯士膽,殆非兒女聞。
同云知不再凄凄,當午陽暉照故遲。賞汝笑無春腳味,興來但有感懷詩。
廟祀新裁日月懸,千秋輿論協名賢。高風慘淡三君列,大典熒煌八邑傳。俎豆并陳丹雘底,旌旗同曳翠屏前。鄉閭不盡摳衣思,倚和猶能筆似椽。
山僧城中乞食歸,托缽曳履還初地。眼中宿莽自動搖,天外厓窾凝縹氣。持咒無驗恐見欺,嗾犬迎吠早為備。果見蝮蛇一丈馀,出游覓食當道次。巨顙睅目乍低昂,盤回不發猶巧伺。延頸反腭吐舌長,應敵怒挾雷霆勢。斗捩孤影螫其股,驚呼手中藤杖墜。蒼猊側身騰半空,正覷要害亦反噬。平時斂退垂兩耳,豈知賭勝無畏避?回視短草蜿蜒軀,脩鱗半脫猛腦碎。血濺毛濡酣戰罷,霜天星斗正明穊。入裾磨足合且離,又與主人慰馀悸。近游麻山住精廬,龐眉長者傳此事。嗟此忠勇世有無?書之可以勸噍類。
使君自說未更事,足認使君自老成。年來頗訝當途客,欲將矯拂輔升平。
金陵綺事春如夢。江山愁煞人相送。不敢誤行期。臨行故故遲。離杯空有淚。未飲寧先醉。芳草碧無情。長程又短程。
密樹連云濕,荒村入徑斜。山童分紫筍,野老賣黃瓜。忽要千鈞弩,尋求百姓家。予生為計拙,見景重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