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十詩 其一
懶學仙家煉大還,但欣晚節在林間。
鴛行免奏三千牘,駑駕難參十二閑。
短艇有時浮淥水,輕輿到處賞佳山。
莫言冷淡為生活,冷淡終然無后艱。
懶學仙家煉大還,但欣晚節在林間。
鴛行免奏三千牘,駑駕難參十二閑。
短艇有時浮淥水,輕輿到處賞佳山。
莫言冷淡為生活,冷淡終然無后艱。
懶得學習仙家煉制九轉還丹,只欣喜晚年能歸隱林間。不用像朝官那樣呈奏大量文書,自己才能有限難以置身良駿之列。有時乘坐小船漂浮在碧綠的水面,坐著輕便的轎子隨處欣賞秀麗的山巒。不要說這種平淡的生活不好,平淡的生活終究不會有后來的艱難。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大還:指道家的九轉還丹。
晚節:晚年。
鴛行:指朝官的行列。
三千牘:形容文書很多。
駑駕:劣馬駕車,比喻才能低下。
十二閑:指朝廷養馬的地方,這里喻指賢才聚集之地。
短艇:小船。
淥水:綠水。
輕輿:輕便的轎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經歷過官場生活,因厭倦官場的繁雜事務,選擇歸隱山林,在晚年寫下此詩以表達自己對隱居生活的態度和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歸隱生活的贊美。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展現不同生活狀態,語言平實卻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能體現詩人在特定人生階段的心境。
親聆教讀憶猶新,
訓迪諄諄不倦神。
三絕陶情娛晚景,
結朋吟詠慰平生。
省郎四十已專城,忼慨何妨度嶺行。綵筆長安傳賦草,銅符滄海借才名。魚龍久避戈船戰,粳稻新收甲士耕。下教應知求趙德,州人不用更談兵。
萬里風云一據鞍,天邊旌旆渡桑乾。酒人西送猶燕筑,使者南行尚漢冠。翡翠越裳簪玉暖,荔枝炎海椀漿寒。青山處處襜帷色,竹馬津頭夾道看。
到處飛鴻印雪泥,吟鞭忽指夜郎西。
撩人花月思吳苑,入畫山川憶會稽。
萬古真靈通指顧,半生蹤跡付輪蹄。
幻游舊什偏零落,手浣蠻箋刻意題。
澄心堂上閒來客,
水與心同誰見得。
微風不過波瀾休,
無礙空中秋月白。
平生所結痛,一語觸千萬。
以子懷舊恩,愴昔予術困。
賤臣忽見徵,誓以不欺獻。
私憂欲彌天,末策誰許建。
呀呀涵光殿,濁淚長徑寸。
憑幾三數言,嗚咽但九頓。
蟣虱不上升,茍活在泥坌。
微生縱有口,日夕銜巨恨。
江湖傳子詩,無窮抒哀怨。
重來望觚棱,感涕念垂憲。
眼中歷歷事,對酒那忍勸。
陵樹冬復春,凄涼問社飯。
郁嵂鄰嵩少,仙人遺舊跡。蒼翠薄青霄,煙霞爛白石。
東望長淮水,宛如渭水清??彰魈煲簧嗫慑崂t。
昔日春申宅,今時絳節宮。人事今時異,風煙昔日同。
蕭王古霸臺,野曠望何極。月夜楚歌寒,草木無顏色。
熒碧小龍湫,郁蔥騰佳氣。獨有洗心人,一歃知清味。
風俗存三戶,雩禜寄五龍。有年書太史,無事憶乾封。
參軍玩世者,醉德不醉名。天地馀抔土,古今誦達生。
小閣何岧峣,霏嵐如動色。杖策問筌蹄,丹梯不可即。
翠冷煙凝紫。華堂送客添愁思。玉指金環勤拂拭,瀉調脂鉛水。說舊事、凄涼背擁樊通髻。膏自煎、總為凡心綴。問傷秋尚別,到底汍瀾誰替。
別有繁華地。歡呼博簺花叢里。粉膩香薰纓半絕,臣髡微醉甚。依舊鮫人,珠顆繽紛墜。怕到頭、興盡還垂涕。況紅濕鴛衾,對泣欲憐無計。
宜春苑外樓堪倚,雪意方濃。
雁影冥濛,正共銀屏小景同。
可無人解相思處,昨夜東風。
梅蕊應紅,知在誰家錦字中。
慚愧巴人只自吟,
敢云白雪少知音。
笑伊彭澤真多事,
不設冰弦卻蓄琴。
漁屋低低茅作瓦。幾灣碧柳真瀟灑。此地風塵原不惹。漁父者。于中結個持竿社。
樂事常年殊未寡。扁舟不系隨波寫。濯足舷邊剛沒髁。言不假。垂鞭笑煞先生馬。
湖岸漁村周似抱。家家門徑開芳草。向背漁罾殊窈窕。凌曉到。晴磯已有垂楊掃。
坐看點頭行水鳥。近家何用收綸早。兩槳一舟堪送老。波面好。寬閑不與歐爭道。
得意攴郎畫,分明是米家。亂云浮雜樹,遠渡臥枯槎。白屋孤舟迥,丹崖一徑斜。何時共漁叟,洞口訪桃花。
曲折成千里,云山儼一鄉。林疏茅屋見,水落釣舟藏。世路羊腸外,仙家鳥道傍。此身何處著,箕穎意難忘。
八卦各為八,
枝從干上橫。
厥初有何物,
萬物一根生。
鸚哥語。昨宵有陣催花雨。
催花雨。碧紗窗下,曉寒如許。
侍兒幾度鉤簾覷。玉梅開在深深樹。
深深樹。疏香小艷,是春來處。
丹桂迎風蓓蕾開,
摘來斜插竟相偎。
清香不與群芳并,
仙種原從月里來。
喜有終軍志,辭家作壯游。
鯤鵬思萬里,江海舞蟠虬。
憂患興邦始,詩書養性優。
依閭從此日,歌凱望歸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