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二首
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朝宗人共挹,盜賊爾誰尊。
孤石隱如馬,高蘿垂飲猿。歸心異波浪,何事即飛翻。
浩浩終不息,乃知東極臨。眾流歸海意,萬國奉君心。
色借瀟湘闊,聲驅滟滪深。未辭添霧雨,接上遇衣襟。
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朝宗人共挹,盜賊爾誰尊。
孤石隱如馬,高蘿垂飲猿。歸心異波浪,何事即飛翻。
浩浩終不息,乃知東極臨。眾流歸海意,萬國奉君心。
色借瀟湘闊,聲驅滟滪深。未辭添霧雨,接上遇衣襟。
眾多的水流在涪州和萬州匯聚,瞿塘峽像要爭奪那唯一的出口。人們都向往大海,那些盜賊你又能以誰為尊呢?孤獨的巨石形狀像馬,高高的藤蘿下有飲水的猿猴。我的歸心和波浪不同,為什么它卻如此翻騰。江水浩浩蕩蕩永遠不會停止,才知道它流向東海。眾多河流歸海的意愿,就如同萬國尊奉君主的心。它借得瀟湘水的寬闊,濤聲能撼動滟滪堆的幽深。它不辭辛勞增添霧雨,沾濕行人的衣襟。
會:匯聚。涪萬:涪州和萬州。
瞿塘:瞿塘峽。爭一門:指瞿塘峽口狹窄,水流湍急,像在爭奪唯一的通道。
朝宗:原指百川歸海,后比喻諸侯朝見天子,這里引申為人們向往大海。挹:向往。
盜賊:指當時的叛亂者。
孤石:指江中的巨石。
高蘿:高高的藤蘿。
東極:指東海。
瀟湘:湘江與瀟水,這里泛指南方的江河。
滟滪:滟滪堆,在瞿塘峽口,是一塊巨大的礁石。
霧雨:指江水涌起的水汽。
此詩創作于唐代,當時社會動蕩,安史之亂雖已結束,但藩鎮割據局面形成,國家仍不穩定。杜甫漂泊到夔州,看到長江的壯麗景象,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詩中蘊含著他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和平的渴望。
這首詩以長江為主題,通過描寫長江的壯觀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的期盼。詩中借景抒情,將自然景象與政治理想相結合,體現了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風格,在文學史上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洞庭湖水日潺湲,腸斷湘妃竟不還。千里蒼梧常在眼,君山真作望夫山。
云掩西湖王氣銷,厓山回首紫宸朝。露松似浥朝衣淚,不逐青梧日夜凋。
覺是圣賢脈,復為天地根。典刑諸老盡,文獻幾家存。露下鶴先警,風高鴻獨騫。一時京洛價,知有魏公孫。南斗一帆外,西風千騎頭。莫嗟中落落,須感上休休。賈誼詞林曉,陳蕃墓草秋。經行拚斗酒,為浣古今愁。
事事傷心歲月長,山河破碎失家鄉。獨支鶴骨倍青冢,難抱龍髯問玉皇。城內官街如隔世,村邊孝帽曬斜陽。檐前烏鵲頻頻噪,喜見蟠桃熟漸香。
曉望諸峰翠色新,雨馀芳草碧如茵。春光已過湔裙節,勝地渾無蠟屐人。旅病那堪花入夢,暮寒不厭酒沾唇。遙思二月秦淮柳,蘸露拖煙委曲塵。
三年無處不盤桓,客舍逢君一破顏。長共清尊無足恨,每聞佳句有余歡。閑來步緩煙郊晚,醒后談深雨榻寒。今日獨歸翻似客,杏花狼藉不曾看。
千蛙鳴噪污池水,萬蟻奔馳一腐蟲。得喪世間能幾許,冥冥高處有飛鴻。
閨中惟喜線收多,不道無如白發何。我欲乘春尋釣伴,黃灣晴處弄滄波。
淪落俱為患難家,先賢遺澤遍江涯。端人相取濯孺子,知己能伸鮑叔牙。兩地丹青留碧血,百年憔悴賦懷沙。尚存一息酬恩日,未敢逢君說鬢華。
忽然楊柳幾絲風,零落桃花數片紅。滿面好春吟不得,一園蝴蝶過墻東。
文章誰后死,奇險自開山。肅月平蟬訟,光風正草奸。枝強鳥不武,篆蝕石能班。笑我瘦郊島,蠶吟秋卷刪。
安期高蹈,療俗千祀。綠海孤游,朱顏常駐。揮璧阜亭,酬舄始帝。去矣銀臺,永遺塵世。
暗里朱衣未足憑,夜窗老眼霧層層。長才自信工穿葉,短棹還思過采菱。百里封疆看小試,十年鄉榜憶同登。司徒事業君家事,繼美無言尚未能。
危崖寶殿接天高,云淡風輕燭影搖。寂寞山門斜照里,殘碑猶自記南朝。
人高鄉月旦,俗下使輶軒。小學方今授,通儒自昔論。陔蘭當節媚,林筍及冬溫。讓叔二分業,含甥一本恩。書翻孔氏壁,金擲管寧園。有道須旌辟,昵公絕奧援。諸生半魯國,亞子直黃門。皋鶴聲聞切,山龍獻納尊。移忠為諫草,于道即微言。晻靄扶風帳,青蔥下馬原。不忘深水木,每易薦蘅蓀。今日靈光殿,依然漢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