樞密新府 其一
平生苦欲住山間,每恨家居不傍山。
游倦忽來參宥密,公余卻得對孱顏。
援琴萬壑自同響,緩步一丘猶可攀。
信美終非吾久處,乞身惟待老鄉關。
平生苦欲住山間,每恨家居不傍山。
游倦忽來參宥密,公余卻得對孱顏。
援琴萬壑自同響,緩步一丘猶可攀。
信美終非吾久處,乞身惟待老鄉關。
我一生都渴望住在山間,常常遺憾家不住在山旁。游賞疲倦后忽然來樞密院任職,公務之余卻能面對那山巒。彈奏起琴來萬道山谷一同回應,慢慢散步一座山丘也能攀登。這里確實美好但終究不是我長久停留之處,只等請求辭官回歸故鄉。
宥密:指樞密院,宋代掌管軍事機密等事務的機構。
孱顏:形容山高峻的樣子,這里指山巒。
援琴:彈琴。
乞身:古代官員因年老等原因請求辭職歸家。
作者可能長期懷有對山間生活的向往,此次來到樞密院任職。當時官場環境與詩人內心追求的閑適自然生活相悖,詩人在公務之余面對山水,觸發了對故鄉和山間生活的思念,從而創作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較難明確,需結合作者更多生平信息判斷。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山間生活的向往和回歸故鄉的愿望。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樸素的語言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能反映出部分文人在官場與理想生活之間的矛盾心境。
念春歸已久,人未歸來,底事遲遲。拋卻韶華去,看落英狼藉,飄絮紛霏。薰風暗里偷換,惟許個儂知。剩雙燕梁間,呢喃細說,是是非非。紅稀。綠陰暗,好杖策芳郊,蠻榼重提。眼底旗亭在,難尋壁上,舊日題詞。天涯柳色如許,掩映遠山眉。對景物暄研,支頤不語,何所思。
青鞋高掛天平壁,指點云門三兩峰。禪榻已容黃葉覆,詩瓢從把碧苔封。曉風殘月千村櫓,細雨疏煙隔水舂。我向京城疑老盡,吳山清淺越山濃。
暴虎須袒裼,馮河必褰裳。想公川上嘆,誰與共行藏。
倚天鐘阜龍蟠,四時青壁云煙潤。陂陀十里,蒼鬢夾路,清風緩引。蘭若西邊,草堂別崦,遺基猶認。自猿驚鶴怨,山人去后,誰更向、此中隱。獨愛丹崖碧嶺,枕平川、人家相近。登臨對酒,茱萸香細,莓苔坐穩。老計菟裘,故應來就,林泉佳遁。怕煙霞笑我,塵容俗狀,把山英問。
金天一代盛豪華,夢斷槐安事可嗟。破?;暮疅o發主,斷碑零落在誰家。頹垣斜日圍秋草,宰樹西風集暮鴉。閒客不堪來吊古,摩挲翁仲看苔花。
小小軒窗匝密林,山鳩啼晝亂云深。飛來雨氣青如染,半帶松陰半竹陰。
歸去還從支道林,秣陵游覽壯吳吟。雨花臺上談禪夜,水月虛涵妙悟心。
辭家適京國,汎舟浙江湄。吳山一何高,湖水清漣漪。浮云從南來,感我懷鄉思。于時春向深,草木好容姿。幽禽樹間鳴,間關雜兜離。臨岐別良友,中心能不悲。悽惻未忍分,慷慨終當辭。君家住金華,我居栝蒼垂。同舟展良晤,浩瀚陳歌詩。人生無定蹤,會合誠稀奇。君慕渥洼馬,騰達康與逵。我羨青田鶴,山林自棲遲。操尚雖不同,意氣深相知。所貴德業隆,守道識盈虧。相期各勉力,勿為俗子嗤。
偶作郊原十日游,未應回首厭籠囚。但教塵土驅馳足,終把云山爛漫酬。聞道逢春思濯錦,便須到處覓菟裘。恨君不上東封頂,夜看金輪出九幽。
大地纖毫色色空,寥天望極一鴻濛。夜凝冷浸梅魂月,朝拂輕回縞帶風。身世密移塵境外,乾坤收入玉壺中。虛堂瑞草瓊林合,壓盡蓬萊第一峰。
朝且天宇清,逍遙步庭除。溫風自遠至,綠樹嘉有馀。登高展遐眺,萬象各以舒。念此客行久,感彼時節徂。退食恥尸素,進思愧庸駑。仰視日月高,俯察川原紆。愿欲凌風翔,周流觀六虛。天路脩且阻,惜無奇肱車。倚松玩懸蘿,藉茅想連茹。公叔實尚賢,寧武不能愚。何當脫塵鞅,歸臥園田居。
二月楊溪花亂開,黃須紫萼斬新裁。春到清明已如客,看花一日定千回。
孤峰露蒼骨,疏木聳堅干。高堂掛虛壁,爽氣來不斷。
當日先生在市廛,世人那識是真仙。只因學得飛升后,雞犬相隨也上天。
不用濡毫滴硯乾,更隨曹植作波瀾。碧窗點易真吾事,洞府歸來玉露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