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蔣甥若水使屬北行
曾為假吏到燕山,送子長征不作難。
故國能無嘆禾黍,中原應欲覩衣冠。
黑甜軟飽宜加愛,紅皺黃團止可觀。
行矣勿為兒女戀,指期良月待君還。
曾為假吏到燕山,送子長征不作難。
故國能無嘆禾黍,中原應欲覩衣冠。
黑甜軟飽宜加愛,紅皺黃團止可觀。
行矣勿為兒女戀,指期良月待君還。
我曾作為臨時的官吏到過燕山,送你遠行并不覺得艱難。舊國怎能不令人感嘆禾黍之悲,中原百姓應該渴望見到宋朝的衣冠。你要好好保重自己,注意飲食休息,那些珍奇的水果看看就好。去吧,不要像小兒女一樣留戀不舍,期待著你在好月份平安歸來。
假吏:臨時充任的官吏。
燕山:山脈名,這里泛指北方地區。
禾黍:《詩經·王風·黍離》有感慨國家興衰之意,此處指對故國的感嘆。
衣冠:原指衣服和帽子,這里代指宋朝的禮儀制度和文化。
黑甜:指酣睡。軟飽:指飲酒或吃茶。
紅皺:指紅棗。黃團:指橘子。
此詩創作背景應是宋朝時期,詩人自己曾到過北方,此次外甥蔣若水要出使北方,詩人有感而發。當時宋朝可能面臨著北方政權的壓力,國家局勢并不穩定,詩人送外甥遠行,既有對國家命運的感慨,也有對親人的擔憂。
這首詩主旨在于送別外甥并表達家國情懷。其特點是情感真摯,既有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又有對親人的關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在特殊時代背景下的情感與思考。
花朵擎來,柳絲飄到,一陣卓金車子。百五韶光,襯賣餳天氣。
半山上,多少蒼松翠槚,掩映舞裙歌袂。紺岫赪崖,有從風羅綺。
捫頹巒、劃損苔成字。忽暗省、三十年前事。幾遍側帽思量,記不全頭尾。
怪夭桃、仍舊紅如此。劉郎鬢、不禁星星矣。問今夜、細雨棠梨,肯替人愁未。
雙峰丫髻道家裝,
回首云山去路長。
莫道神仙顏可駐,
麻姑兩鬢已成霜。
真斗九湯云起雪,貢馀徑寸玉無瑕。春寒不念山中事,歲歲封題記我家。
瓦盆雷動千山曉,橫嶺香傳兩袖風。添得老禪精彩好,江西一吸兔甌中。
今我老無崖險句,送人行不折楊花。前頭有問又須道,黃面禪和吃釅茶。
當陽一印妙無文,慚愧東山有子孫。是圣是凡齊印定,不妨持缽扣人門。
道人隨處展家風,酒肆魚行有路通。但得堂中鹽米辦,吉山佛法自興隆。
佛與眾生舊有緣,入廛一句更為宣。眼前不用生貪戀,三界無安若火煎。
幾多鶴發京華客,榮利關心未肯閒。
誰似翰林馬檢討,黑頭苦意戀家山。
二十馀年住兩京,蓬萊閣下預恩榮。
衣冠歸里何多幸,老傍林泉閱治平。
爾鄉太守吾鄉彥,為政心同閬水清。
料爾到家春亦到,劭農正值出郊行。
道在目前,全無罅縫。
左之右之,百發百中。
是風動,是幡動。
高陽寧得少吾徒,結客青萍日漸孤。
彯組爾應留漢署,下帷人自出江都。
他鄉夢里思瓊樹,明月歌中倒玉壺。
別后迢迢憐尺素,不知雙鯉到淮無。
八十清翁今釣客,一綸一艇一魚蓑。
碧潭波底系船臥,紅蓼香中對月歌。
玉膾盈盤同美酒,錦鱗隨手出清波。
風煙幽隱無人到,俗客如何愿一過。
自古詩人例怨窮,
不知窮正街詩工。
先生吟苦身尤蹇,
恰似霜階訴候蟲。
半篙春水碧羅紋。流出杏花村。行人陌上,紙錢飛蝶,細雨如塵。
歸來似醉渾無力,界面尚啼痕。金爐香冷,紗窗月上,燈火黃昏。
朝來風色好,箕宿應維南。
敢惜翻飛力,寧教糠秕參。
干圓輸縣吏,狼藉戒童男。
得免催租負,方無俯仰慚。
老來無力曳長裾,臥病滄江廿載馀。
馬上豈能為顧盼,燈前長自檢方書。
乾坤萬事終難了,農圃一生未是疏。
春到舞雩心尚在,預呼童冠詠隨予。
曉起乘舟江上涼,
晝攜蘄竹臥僧房。
隱雷驟作分龍雨,
限我瀟瀟幽夢長。
妖氛遍地海天昏,又見舟師破虎蹲。
棄甲復來難睅目,守陴皆哭早銷魂。
已知將去軍無托,焉得唇亡齒獨存。
百里封疆誰寄命,但余荒谷報君恩。
洞門蒼蘚合,逼仄不容身。
傳有虛明處,中藏窈窕人。
吹笙橋上月,拾翠洞南春。
往往來山下,蕭然雨灑塵。
驚夢猿三咽,
窺帷月一痕。
無人空犬吠,
依舊掩柴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