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宗皇帝挽詞五首 其四
好學元無斁,忘疲晚有加。
明謨宗六藝,妙用合三家。
照映天經緯,流傳士齒牙。
奎文尊閣處,更合榜重華。
好學元無斁,忘疲晚有加。
明謨宗六藝,妙用合三家。
照映天經緯,流傳士齒牙。
奎文尊閣處,更合榜重華。
孝宗皇帝喜愛學習從未厭倦,到晚年更是不知疲倦。他的英明謀略以六藝為本,巧妙運用融合了儒、道、法三家思想。其智慧如日月照亮天地經緯,言論在士人之間廣泛流傳。在收藏御制詩文的奎文閣之處,更應該題寫‘重華’之名。
斁(yì):厭倦。
明謨:英明的謀略。
六藝:這里指儒家的六經,即《詩》《書》《禮》《易》《樂》《春秋》。
三家:一般指儒、道、法三家。
天經緯:指天地間的道理、法則。
士齒牙:指在士人之間流傳。
奎文:指皇帝的御制詩文。
重華:相傳虞舜目重瞳子,故名重華,這里用來贊譽孝宗皇帝。
宋孝宗趙昚是南宋較有作為的皇帝,在位期間積極整頓吏治,加強集權,重視農業生產,還試圖北伐中原。此詩可能創作于孝宗皇帝去世后,作者為表達對他的追思和贊頌而作。當時南宋朝廷內部對孝宗的功績有一定的肯定,在這樣的氛圍下,詩人寫下挽詞來紀念他。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孝宗皇帝的好學和治國才能。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莊重。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從側面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孝宗皇帝的評價和態度。
端笏龍墀三十年,心持冰檗日乾乾。寧知卞玉青蠅污,猶幸秦臺寶鏡懸。夜枕悠悠萱草夢,晴窗耿耿鹡鸰篇。天門何日金雞出,鵬翼重看萬里騫。
空林怒嘯北風狂,一片寒鴉噪夕陽。卷地紅塵遮白雪,漫天黃霧撲宮墻。
沙明水碧凈無泥,三百灘盤上歙溪。兩岸青山春欲暮,楝花飛盡竹雞啼。
采采春渚,芳香天與。滌慮破煩,靈芝之侶。
巖下逢人說亂離,十年眼底厭旌旗。邊塵復暗江南路,堪羨山僧總不知。
朝采湖上菱,菱實何離離。浮葉當雨亂,低華映日欹。清流苦難肥,濁水乃易滋。水面方羃?,泥間已委垂。中含白雪質,外襲赪玉皮。游魚畏芒刺,不敢揚其鬐。采采盈傾篚,皎皎吳中兒。密愁垂釣澀,深怯蕩舟遲。忽聞歌采菱,借問歌者誰。褰裳往從之,煙水浩兩涯。懷德貴自充,中心諒無疵。永言托嘉好,及此秋風時。
山深入寺僻,得亭始得路。夾道護蒼松,行行欲回顧。
佳節同登江上樓,飛鳧點點水中浮。舟人不解沉羅事,一醉誰知吊古愁。
最高元古寺,此地半云亭。未了登高興,須從此一經。
寥寥蔚藍天,曜靈開龍陽。黃老維我神,玄精貫中央。氤氳九天氣,晃郎七星芒。游燕玉京府,逍遙紫極房。
雨后愁云新結,西風涼上荷衣。清宵露滿月遲遲,難問此時情味。豈盡悲歡離合,漫言心事同誰。小窗重捲薄羅幃,獨對茫茫秋水。
敵帳夢回驚日處,都城心切望云時。班立青云腰佩玉,手持洪造印涂金。野田無雨出龜兆,湖水得風生縠紋。路行歸雁不到處,家在長江欲盡頭。霜后木奴香噀手,秋來云子滑流匙。欲識慶源何自遠,大川東去未渠央。寒無蟹螯持,猶覺非故圍。三君赫奕今誰在,百謫風流故自賢。應物聊為小乘禪。
早負經綸濟世才,翩然杖錫謁金臺。孔明原自隆中起,仲晦都傳薊北來。翊贊圣明清宇宙,吹噓賢俊出塵埃。功成特拜三孤命,烈烈聲光際上臺。
城荒古木郁孤峰,返照浮煙紫翠重。匠去壚邊無宿火,劍飛天外已成龍。二都聲價留空匣,六代河山罷戰鋒。寄語群星時聚會,斗間休遣白云封。
正是行廚薦野蔬,多情野老送江魚。細詢漁釣知何樂,解道綸竿自養愚。金錯飛聲初膾玉,銀盤放箸且推書。殷勤更欲沽僮仆,食罷還應問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