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儒釋道三教總贈程潔庵:道教十四首 其十 入希夷門
三關透了達真玄,真造無為本自然。舉步便超無色界,抬頭身在大羅天。
三關透了達真玄,真造無為本自然。舉步便超無色界,抬頭身在大羅天。
默默有句兮祖祖相傳,心心無住兮靈靈自然。石蘊玉而輝山,淵含珠而媚川。千億門開彌勒彈,三十年用俱胝禪。一乘底事,百草頭邊。
六合塵昏誰汛掃,秦王功業成橫草。后裔居安不慮危,欲向溫柔鄉里老。漁陽金鼓動地來,羯胡本非劉石才。若為二十四郡守,如振槁葉彈浮埃。皇天悔禍見星紀,太白入月胡當死。英英李郭為時生,濟世何須識丁字。祅災已去瑞慶來,何人大筆書丹崖。南□猶自頌聲作,中天想見氛祲開。遺文三復堪悲慨,興廢渾如目前在。咄哉誤國高將軍,猶嘆兩京作斤賣。
天山積雪凍初融,哈密雙城夕照紅。十里桃花萬楊柳,中原無此好春風。
至順垂典,正內弘風。母儀萬國,訓范六宮。求賢啟化,進善宣功。家邦載序,道業斯融。
巷陌過從少,園林景物新。群魚時戲藻,馴雉每依人。映戶槐陰密,堆盤麥餌珍。殘春又陳跡,撫事一傷神。巾屨長閑客,簾櫳薄暑天。巢空重乳燕,葉密未鳴蟬。壺箭看多算,圖書理斷編。悠然已日夕,卻上采菱船。夏淺清陰滿,村深白日長。言多思寂默,酒醒悔猖狂。老馬漫知路,鈍錐寧出囊。此翁真耄矣,懶放亦何傷。
錦字經秋織未成,墻陰絮絮動秋聲。不堪思婦催幽怨,好與羈人訴別情。一線西風腸九曲,半窗斜月夢三更。此時此景無窮感,寂寞愁顏對短檠。
小園青李露盈枝,味比來禽似更宜。料得持觴厭魚鱉,急分碧碗薦冰姿。
泰和城外云亭鄉,逢原書屋遙相望。東園別墅圖書靜,恩慶高堂雨露香。堂中才子金閨客,身在云霄志巖澤。一路寒山萬木秋,滿林風雨孤琴夕。閒來杖策躡龍巖,絕壁飛來紫翠涵。筆架峰前尋藥草,城頭嶺上望秋潭。日斜回首先公墓,雙鳳迥巒擁高樹。童子曾聞鶴吊年,居人尚識牛眠處。紅塵滿路世悠悠,得失榮枯共白頭。清風明月不須買,寶馬朱輪空自憂。君不見平泉莊上生禾黍,金谷園中絕歌舞。盤谷愚溪直等閒,留得詩文照今古。三徑黃花手自栽,年年秋雨一番開。功成身退應何日,預報云山歸去來。
啼肌瘦骨。幾日華容歇。欲訴閑情生石闕。踏碎一階明月。相思心字成灰。黃金難買春回。已是碧桃落盡,劉郎何事仍來。
申州每憶經行處,出守憐君近故鄉。九曲春流繞阡陌,三關風氣護城隍。耕桑只似巡南楚,甘旨何妨到北堂。亦有峴山堪勒石,路人休漫說襄陽。
朝趨載筆侍長楊,夕捧天書出建章。正睹儲星天際耀,還瞻宸渥日邊翔。川原半繞函關道,驛路遙臨紫塞傍。到日諸侯應授簡,馬卿詞賦已游梁。
青春領教共稱宜,況以才華越等夷。兩袖天香辭陛日,一帆秋色發舟時。潞河風落蘋初放,官道霜晴柳半疏。懸想毗陵多俊彥,一經從此得名師。
翻因薄命愛長生,羽氅云冠再拜行。曾被玉皇教按曲,忽隨金母學吹笙。顏逢煉液重疑艷,身為持齋轉覺輕。從此幽棲如野鶴,萬年枝上月空明。
舊前憂依述,最亨知休以。祐然留希佛,背生推求比。
酒傍芰荷香自別,肉兼絲竹調還高。晚來暑退堪行樂,坐待銀河洗發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