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龍瑞宮
隔山望危石,老面凜如鐵。
路回兩屏開,見此高嵽嵲。
偉哉名公卿,峩冠會朝列。
又如鼓迅霆,玄云助擊烈。
癡陰不作雨,空翠襲冰雪。
野水不知源,遶徑幾萬折。
子長真愛奇,萬里探禹穴。
我家甬水東,扁舟輕入越。
竊此半日閑,到處輒清絕。
傳聞古洞天,瓊臺照金闕。
神僊杳難問,一笑山石裂。
相逢客路中,翻手數年別。
勝地更躋攀,莫厭屐齒折。
隔山望危石,老面凜如鐵。
路回兩屏開,見此高嵽嵲。
偉哉名公卿,峩冠會朝列。
又如鼓迅霆,玄云助擊烈。
癡陰不作雨,空翠襲冰雪。
野水不知源,遶徑幾萬折。
子長真愛奇,萬里探禹穴。
我家甬水東,扁舟輕入越。
竊此半日閑,到處輒清絕。
傳聞古洞天,瓊臺照金闕。
神僊杳難問,一笑山石裂。
相逢客路中,翻手數年別。
勝地更躋攀,莫厭屐齒折。
隔著山遠望那高聳的巨石,它如老人的臉冷峻如鐵。道路迂回,如兩扇屏風打開,眼前出現這高峻的山峰。這巨石就像那些偉大的公卿,戴著高冠立于朝堂之列。又好似迅疾的雷霆作響,濃云助力,聲勢猛烈。陰沉的天色卻沒下雨,山間的翠色如冰雪般襲人。山間溪水不知源頭在哪,繞著小徑曲折流淌無數次。司馬遷真的喜愛奇景,萬里迢迢來探尋禹穴。我家在甬水東邊,駕著小船輕松進入越地。偷得這半日閑暇,所到之處都清幽絕美。傳聞這里是古老的洞天,瓊臺映照金闕。神仙蹤跡渺茫難尋,我一笑仿佛山石都為之裂開。曾在旅途相逢,轉眼間已過去數年。面對這勝地更要努力攀登,不要怕把屐齒折斷。
危石:高聳的石頭。
嵽嵲(dié niè):高峻的樣子。
峩冠:高冠。
癡陰:陰沉的天色。
空翠:指山間的翠色。
子長:司馬遷,字子長,他曾探尋禹穴。
禹穴:傳說中大禹的葬地。
甬水:水名。
金闕:指神仙居住的宮殿。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可能在游覽龍瑞宮時,被當地的奇景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安定,詩人有閑暇去游山玩水,在自然中尋求精神寄托。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龍瑞宮一帶的奇景,突出了景色的清幽絕俗。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獨特,運用比喻和典故增添了藝術魅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感知和獨特的審美情趣。
送爾還登桂楫舟,淡云如水月當頭。歸心一逐南飛鳥,欲望蘭陵是舊游。盡日論詩人復散,講堂寥落酒瓢閒。遙知骨肉賡吟處,桂樹初花滿故山。
吾道何衰甚,斯人亦已焉。永懷流水奏,空抱白云篇。春樹閒齋靜,秋風瘦影懸。平生數行淚,并落莫燈前。海印橫經地,相承得俊才。天花閒自落,講帙病猶開。生死人間世,虛空劫外臺。愿車應載轄,頭白待歸來。
瑤津亭榭俯池塘,芬馥氤氳雜眾芳。永晝和風一披拂,近城分得禁園香。
并蒂亞花照水明,林塘藤蔓總留情。不辭小摘邀鄰曲,習習薰風各又生。
曾課嵇男住歲馀,簡編勤誦發慵梳。偶緣紅藥為佳婿,更戀蘋花卻聘書。老去稻粱謀野鶴,才高滄海掣鯨魚。華亭同愧沾塵土,愿借春風一掃除。
北蕩東征盡敵巢,指揮廊廟失蕭曹。功高已見玄圭錫,道大翻憐赤舄勞。謾說南郊饒薏苡,終看西域醉蒲萄。他時四海平成后,盛集詞人賦彩毫。華夏安危屬上臣,折沖尊俎冠群倫。云霞夢屢飛黃閣,天日忠偏系紫宸。祇見龍裳增黼黻,寧容貝錦玷絲綸。中宵試望長安氣,爛漫臺垣扈北辰。
世事盛衰誰得知,惠陵煙草掩柴扉。陵邊人家叢竹里,燈火喧呼迎婦歸。
鴛鴦飛不見,煙水白茫茫。夜月啼山鬼,春風落夜裳。樓臺今榮圃,瓦礫舊華堂。惟到斜陽外,村歌犢背長。
莫照堂前鏡,照鏡生白發。莫上馬頭鞍,上鞍見髀骨。富貴而銷磨,無異廝養卒。貧賤而銷磨,不如長滅沒。峨峨者山,洋洋者河。河流無已,不如山高。愚為利役,賢為名勞。富貴繁華,萬古蓬蒿!
憑欄遠望愁如織。芭蕉綠入紗窗碧。眉月山樓頭。雁聲寒帶秋。夜闌人寂寂。何處桓伊笛。無限別離聲。懷人夢不成。
顧此明月下,慨然思古人。古人不得見,世遠久失真。獨留詩書在,千載如有神。誦讀思尚友,風期遙可親。毋為守章句,兀兀徒苦辛。
鸞鶴同為汗漫游,天風吹散下滄洲。金華有路通元氣,水繞高寒不斷流。
榕樹公家有后昆,故家文獻百年存。如今子好萬事足,但可怡情日弄孫。椿株老祝八千齡,桂朵紅攀第一莖。仙籍行香書具慶,白頭林下勝登瀛。
銅狄重摩定惘然,春明舊夢歲周天。與君同話滄桑劫,已抵仙人五百年。
新箋傳后學,古訓發先儒。不擬狂年少,燈前罵老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