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遠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唯鳥雀,春遠獨柴荊。
數有關中亂,何曾劍外清。
故鄉歸不得,地入亞夫營。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唯鳥雀,春遠獨柴荊。
數有關中亂,何曾劍外清。
故鄉歸不得,地入亞夫營。
暮春時節,花絮紛紛飄落,輕輕飛揚;紅花綠葉,顏色漸淡。白晝漫長,只有鳥雀在活動,春光漸遠,只有柴門相伴。屢次傳來關中戰亂的消息,劍外之地也從未有過安寧。故鄉無法回去,因為那里已被軍隊占領。
肅肅:花落的聲音。
菲菲:形容花的色彩絢麗。紅素:指紅花與綠葉。
柴荊:柴門。
關中:指今陜西中部地區。
劍外:指劍閣以南,這里指蜀地。
亞夫營:指軍營。漢文帝時,周亞夫駐軍細柳營,防御匈奴。
這首詩創作于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春,當時安史之亂雖已結束,但各地藩鎮割據,戰亂頻繁。杜甫漂泊到蜀地,聽聞關中地區戰亂不斷,劍外也不太平,因而寫下此詩,抒發自己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時局的憂慮。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國家局勢的擔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通過描繪暮春之景烘托內心的哀愁。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杜甫詩歌關注社會現實、情感深沉的特點。
靈山后會尚茫茫
撒手人間此別長
入夢依然逢太白
招魂何處覓巫陽
一生跡斷鶯花海
數首詩傳翰墨場
石子岡頭篾釣落
這般結局最凄涼
秋雨颯沓凄五更,孤鐙無焰樹有聲。百年之憂一息集,虛室疑有鬼神入。
文章郁郁感我腸,世事冥冥幻轉睫。四海知君意氣大,湯生兀兀張生挫。
非愚自笑北宮窮,有懷欲救翳桑餓。我有破屋如盧仝,秋深四壁愁雨風。杜陵怊悵萬間廈,此愿恐付虛無中。
湯生家澬陽,澬陽之水橫披猖。張生來燕市,燕市米價亦騰起。無田可耕祿可養,白云高高悵南望。
君乎與我同寂寥,黑頭那得取卿相。西望翠微山,山中泉石何蕭間。我有夙約竟孤負,終夜漫漫坐愁嘆。
張生三日游未回,湯生咫尺亦不來。眼中之人生我哀,昨者珠玉今黃埃。吁嗟萬事乃如此,日月遷流枉悲唏。
明朝秋霽堪登高,安得痛飽中山醪。
寒云殢小溪,
樹樹鎖煙低。
二月春將半,
孤村鶯未啼。
花牽新水細,
山背夕陽迷。
莫恨湖光冷,
東風自不齊。
簾衣半掩湘妃竹。洞房今夜攤書讀。
懊惱畫屏人。銅壺清漏頻。
潛藏郎背面。作劇桃枝扇。
鸚鵡喚回頭。低鬟笑不休。
廿四奇中第幾峰
尋聲遠上翠芙蓉
誰能文字摹周籀
自有噌吰配石鐘
晴日作雷聞隱隱
斷厓過雨響淙淙
莫辭踏遍莓苔滑
殘碣摩挲到下舂
野景宜花看
秋芳近水多
溪流光不斷
千尺粉紅羅
靈關高縹緲,縹緲出曾城。其上盤紫云,倏忽牛馬形。交青不棲樹,浴彼清泠泓。唯有孤鸑鷟,銜命此山靈。迎風溯寥廓,杳杳西北征。羽毛中道折,六月霜霰零。回首靈關云,淚下如懸纓。
江淹所治縣,粵王曾種樹。山人雨后來,空臺唯宿莽。故人出端平,子孫今不武。寥寥南峰寺,枯禪尚靈雨。猶記桐鄉祠,影前及僧語。
披衣皖城口,言就皖城坳。
辟世歸愚谷,移山到石巢。
鶴林松露滴,漁浦荻花交。
廡下聞清嘯,長謠賦樂郊。
古木空山秋思哀,
相逢佳節此登臺。
孤城晴旭虛窗入,
萬壑寒云隔座來。
短發帽從風際落,
疏籬花及斝邊開。
殷勤小隊還遲暮,
咫尺天涯賦懶裁。
雁低云遠,盼飛來、一鏡光沉銀匣。碎雨空階,濕滿庭黃雪。亂敲林葉。更攙入、暗蛩凄答。水調歌成,玉簫吹斷,艷悰猶說。
銅街夜涼泥滑。縱珊珊來也。愁沾羅襪。佳約拼虛,奈團圞時節。虬壺漏絕。便天上、新妝都歇。燭短還燒,香殘重炷,夢尋瑤闕。
亭皋敗葉先秋霣,城上驚烏半夜啼。
自笑遠游心未已,年來頻夢到蒼溪。
百果璘?菜市東,
蘋?顏色似唇紅。
上方仙品三年別,
今夜清芬入夢中。
獨局誰收劫后棋,青鸞望斷信音遲。病逢佳節難成醉,靜欲忘言只益悲。觀面倏驚恒水皺,析骸寧恤宋城炊。新年我愧陳無已,兀坐官齋治亂絲。
暖律吹春恰未稠,寒花對客若為愁。占豐屢畏含沙蜮,辟惡嚴防侵黍猴。豈有云帆濟滄海,共誰玉笛按涼州。跨驢墜策知何日,莽莽煙塵一望收。
住山凡幾臘,渡海忽經年。布衲沖云破,芒難踏嶺穿。拈詩呈了義,不語悟單傳。我亦同飄梗,茶香暫結緣。
彌天江路迥,一錫向南飛。幻影原無住,逢山可當歸。行隨湘浦雁,身老粵中薇。相遇溪堂上,香云滿衲衣。
亂云翠擁千層蓋
拳落時聽雨打聲
長笛隔江吹晚霽
水光月色兩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