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湖北趙司倉三首 其一
君侯德業簡淵衷,亟上朝端望寖隆。
鹓鷺羽儀從北闕,驂騑禮樂正西風。
六條郡國褰帷里,萬里沅湘攬轡中。
早晚詔書歸袞舄,由來周召合三公。
君侯德業簡淵衷,亟上朝端望寖隆。
鹓鷺羽儀從北闕,驂騑禮樂正西風。
六條郡國褰帷里,萬里沅湘攬轡中。
早晚詔書歸袞舄,由來周召合三公。
您的品德與功業深為皇帝所看重,很快就會入朝,聲望也越來越高。您如鹓鷺般儀表堂堂隨朝于北闕,秉持禮樂教化匡正西方風氣。在地方任職時深入考察民情,在萬里沅湘之地積極治理。不久后就會接到詔書入朝為官,您本就該如周公、召公一樣位列三公。
君侯:對對方的尊稱。簡:看重。淵衷:指皇帝內心。
亟:很快。朝端:朝廷。望寖隆:聲望逐漸提高。
鹓鷺:比喻朝官。羽儀:儀表。北闕:皇宮。
驂騑:駕車的馬,這里指出行。
六條:漢設刺史以六條問事。褰帷:掀起車簾,指官員到各地視察。
攬轡:手持馬韁繩,指官員到地方任職。
袞舄:古代帝王和三公所穿的禮服和鞋子,借指入朝為高官。
周召:周公和召公,西周初期的重要大臣。三公: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是作者為贊揚趙司倉的品德和才能,以及對其仕途的美好祝愿而作。當時趙司倉可能在地方任職,且政績突出,作者認為他有入朝為高官的潛力。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趙司倉并祝愿其仕途順遂。其特點是語言典雅,善用意象和典故。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社交贈答風氣。
迢迢幽怨付驪歌,小蹙臨岐雙黛蛾。暮雨暗憐芳草長,夕陽空見遠山多。從教故國花難老,肯信天涯水不波。一霎流光容易過,虛涼錦幕夜如何。早信關山飛不去,離魂前夜化秋煙。卻嫌到此難為訴,轉覺相逢是少年。江上南風知我意,天涯破月為誰懸。無端曉色侵羅帳,喚起鶯兒惱枕邊。團團明鏡合歡床,自到秋來每倦妝。落木寒砧動消息,敝裘故劍替思量。悶尋行跡苔花綠,又過歸期塞草黃。終是音書傳不到,玉階露下怯空房。香炭成灰便不溫,小簾人靜怕黃昏。寒燈照雨沉孤影,更柝和風咽斷魂。蓮子有心還自苦,萍花雖好怨無根。如何一別清秋后,長此支離晝掩門。
乘興何妨似剡溪,故人只隔市橋西。心情聊復同云水,蹤跡真憐在雪泥。白下館前時系馬,黃金臺下共聞雞。扁舟定有重來約,來上春風細柳堤。
誰將七寶月,擊碎作玻瓈。絕勝菱花鏡,來從洋以西。鑄石那能似,玻瓈出自然。光含秋水影,尺寸亦空天。
遠攜雙鶴自寧馨,為到花源趨鯉庭。度索山頭桃幾熟,雷門鼓內響堪聽。成胎端合歸緱嶺,結實還須問歲星。調鶴品花皆樂事,大年何羨楚冥靈。
荊棘林中善卷舒,更于驪頷探神珠。南山鱉鼻活拈得,乘興猶來捋虎須。
大哉乾元,萬品資生。陶育五常,惟濁惟清。猗歟君子,誕稟純精。行歸于周,忠篤允誠。允誠伊何,拔群出俗。恒若不修,抱此素樸。履謙居沖,恒若不足。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倬彼云漢,于章于天。九五翻飛,利見大人。大人有命,是牧是招。時行則行,遂升東朝。東朝光光,天同其曜。匪徒一臺,天同其照。其照爾德,又簡爾才。將登三事,百揆是厘。據仁為本,仗義為輿。經緯三墳,錯綜眾書。斟酌圣奧,與道卷舒。靡靡陸生,帝度其心。靜恭夙夜,莫其德音。德音既莫,其美彌深。為物之主,為士之林。天作高山,大王荒之。蕩蕩荊土,子其康之。風俗未敦,子其臧之。群彥未敘,子其綱之。忝榮剖符,悠悠在茲。羔裘豹祛,有愧不能。乃眷我顧,爰貽休詩。嘉睹嘉藻,以為清規。敢銘妙言,終始永思。
終南太乙開咸京,丹崖繡壁如削成。白谷橫通子午道,黃河吐泄金天晶。高垂鐵鎖猿鳥窄,倒插屏障蓮花傾。青林漠漠山鬼嘯,紫云隊隊仙人行。中有太古巢居人,披霞散發?道經。時窺古洞獲竹簡,獨荷長镵斸茯苓。形骸骯臟雜土木,胸次錯落羅辰星。邇來強起為赤子,飄然乘霓朝帝庭。會稽山水聊佐郡,騎驢高嘯窺東溟。壯游欲躡子長跡,探古快讀秦皇銘。當時巖壑依然在,芝草瑯玕幾樹青。興酣咤望長西北,眼中簸蕩涇水碧。皇子陂邊落日明,藍田關外秦云白。谷口子真謾招隱,清廟明堂須柱石。他日功成更拂衣,相邀福地燒金液。
欲說男兒事,奇功未易收。靈臺須靜養,物理貴精求。歲月忽向晚,關山阻且脩。分陰宜痛惜,驅策莫遲留。
紅燈睡里喚春云,云上三更直宿分。金砌雨來行步滑,兩人抬起隱花裙。
身是書中老仆童,布衣不溯馬頭風。雖無二頃資窮巷,猶有三峰著睡翁。虛室漫留莊叟白,新詩忽見相州紅。危時流俗滔滔去,鐵石心腸獨我同。白發扶攜綠發迎,今為何日自歡聲。任供觴豆人情便,存古門庭俗眼驚。壽語相期滋我愧,醉吟多感有兒賡。但令里曲皆知孝,此酒何如考叔羹。
五年郊郭四時春,桂馥蘭香遠近聞。表表郡中新戶部,輝輝腰上舊花紋。山河鞏固兵儲足,駿驥豐隆抹具殷。此實國朝根本地,特推淳敏效忠勤。
潮之陽兮溪之濱,懷東溪兮善人。彼善之人兮,視素履以抱大真。混東西南北兮同云,合天地兮不分,入云中兮欸乃,人不見兮聲聞。
上元夫人,碧落侍郎,仙緣去來。恰燈宵現行,銀河吐艷,燈宵示寂,鉛淚成灰。廿六年光,平生慰藉,老去柔腸日九回。頭白矣、擁東方千騎,鴻案誰偕。三年官閣傷懷,怕月轉、空樓雨滴階。剩膝前兒女,呼耶作母,畫中冠佩,減俸營齋。五千繁弦,百千絮語,雪鬢鐘情更可哀。倘辛苦、有兩株瓊樹,三錫鸞回。
君不見枯槎去時八月風,海水自與天河通。飄飄反出扶桑上,恍惚遍歷群仙宮。宮旁佳人瑩如玉,邂逅相聚歡不足。詐言物外日月長,正苦歸來光景促。回頭稍與煙霞隔,世人空辨支磯石。伯勞燕子東西飛,惆悵中間斷消息。
瘦盡春痕喚奈何,斷腸心事更蹉跎。本應弱質驚寒早,終是垂頭清怨多。秋草泥人仍宛宛,小蟲無意喚哥哥。漫嫌風露霄來重,天上雙星正渡河。腰肢無力裊睛暉,早歲豐姿轉眼稀。神女朱絲遺雜佩,杜秋紅淚漬羅衣。相看照水風情晚,又怕芳時火急歸。石上紫苔花落盡,卻教暮雨傍階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