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王臣登清斯亭韻三首 其一
一年好景負黃花,洗眼江梅傲歲華。
把酒欲從天問月,知時誰解管飛葭。
人情似水多涇渭,世味如禪說蜜樝。
祇可高吟酬節物,鶑聲早晚又天涯。
一年好景負黃花,洗眼江梅傲歲華。
把酒欲從天問月,知時誰解管飛葭。
人情似水多涇渭,世味如禪說蜜樝。
祇可高吟酬節物,鶑聲早晚又天涯。
一年中美好的景致辜負了菊花,我擦亮眼睛欣賞江梅傲立在歲末。端起酒杯想要像古人那樣問蒼天明月,誰能知曉時節變化如同掌管飛葭的人。人情像水一樣有清濁之分,世間的滋味如同禪意般,像蜜樝一樣難以言說。只能高聲吟詩來酬謝這節令景物,黃鶯的啼鳴聲不久后又會消逝在天涯。
負黃花:辜負了菊花,菊花一般在秋季開放,此處指錯過賞菊的好時機。
洗眼:擦亮眼睛,有認真欣賞之意。
江梅:生長在江邊的梅花。
歲華:指歲時、年華。
問天:化用屈原《天問》及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之意。
飛葭:古代用蘆葦內膜燒成灰,放在律管內,到某一節氣,相應律管內的灰就會自行飛出,以此來測定節氣。
涇渭:涇水和渭水,常用來比喻人品的清濁。
蜜樝:一種果實,味酸甜,這里用來形容世味復雜。
節物:隨季節而變化的景物。
鶑聲:黃鶯的啼鳴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歲末時節,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人情復雜、世態多變的情況,詩人面對這些感慨萬千,通過此詩來抒發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時光、人情和世態。詩人以景入情,借景抒情,用生動的意象和典故表達內心感受。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深刻的思考,體現了一定的藝術價值。
矯首玄亭憶問奇,海天愁絕雁來時。清宵跨鶴還方丈,白晝鞭龍上武夷。舟楫尚回明主夢,衣裳遙赴大羅期。星河未吐吳鉤色,十載寒光佩陸離。
龍蛇變幻起東夷,正是男兒報國時。到底背城決一戰,沙場醉臥又奚辭。
新教生駒不受騎,小紅車里簇歸時。鉤簾醉臥氈毹月,不省人間有別離。
峽云濃處落烏蠻,歸客揚舲上楚關。去國蘇卿今萬里,秋風吹淚虎牙山。
荷葉田田水滿池,東堂真趣幾人知。折華暇日尋園吏,競渡經春習棹師。隨分命賓仍授簡,不妨問易更看棋。歡懷既適從何見,事事忘言盡在詩。
深亭邃館鎖清風。榴花芳艷濃。陽光染就欲燒空。誰能窺化工。觀物外,喻身中。靈砂別有功。若將一粒比花容。金丹色又紅。
城上更傳急,尊前燭燄紅。即聽數刻過,便是一年終。酬酢看昆弟,愁嗟獨病翁。不知今夕飲,再得幾番同。
至道難聞歲年晚,圣賢不作后世亂。
九重樓殿簇丹青,高柳含煙覆井亭。宮內不知今日幾,自來階下數堯蓂。
雪窗癡坐撥寒灰,萬斛清愁掃不開。排遣此懷將底物,憑君催送曲生來。
花老幾人來,人老花常少。安得似花人,年年陪一笑。
國聯侃侃論和戎,黑暗重重那得公。孰是權奸孰正直,星光掩映云瞳朦。
紛紛才子競談天,入洛何人最少年。賦就三都吾欲老,吟成七步世爭傳。呼盧雪照咸陽市,握麈虹飛碣石筵。寂寞焦桐弦絕久,為君重拭漢宮前。
秋風摵摵衣綿薄,夜雨蕭蕭燭焰低。萬里江南才夢覺,此身元自客遼西。
此夜灘聲里,誰能不黯然。月斜巴國遠,楓老屈祠邊。世亂無長策,山深窘百年。歸鴻意何極,送客楚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