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劉主簿令二首 其二
投檄巴陵本為親,遲留方擬問通津。
一官粗報平生志,萬里俄傾未老身。
里棘豈堪棲鳳駐,?;ㄖ貒@臥麟新。
我慙李漢無才望,敢效韓編作序人。
投檄巴陵本為親,遲留方擬問通津。
一官粗報平生志,萬里俄傾未老身。
里棘豈堪棲鳳駐,?;ㄖ貒@臥麟新。
我慙李漢無才望,敢效韓編作序人。
劉主簿投送檄文到巴陵本是為了侍奉親人,本打算稍作停留探尋仕途的通途。一個官職勉強能實現他平生的志向,可萬里之途卻突然折損了他未老的身軀。荊棘之地哪能讓鳳凰棲息停留,墓前的花讓人再次感嘆新臥的麒麟碑。我慚愧沒有李漢那樣的才學聲望,卻斗膽效仿為韓愈文集作序的人來寫這挽詩。
投檄:古代棄官的一種方式,這里指到任。巴陵:古地名。
通津:原指四通八達的渡口,這里比喻仕途的通途。
粗:勉強。
俄:突然。
里棘:荊棘之地,比喻惡劣的環境。鳳:比喻劉主簿。
?;ǎ耗骨暗幕āEP麟:指墓前的麒麟碑。
慙:同“慚”。李漢:唐代人,曾為韓愈文集作序。
韓編:指韓愈的文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劉主簿到巴陵任職,本有一番抱負,卻不幸早逝。詩人與劉主簿可能相識,在其去世后,懷著悲痛和惋惜之情寫下此挽詩。
這首挽詩主旨是哀悼劉主簿的早逝。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意象和對比等手法增強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當時挽詩的創作風格和情感表達。
橫風驅奔云,漏日射驚浪。出沒云濤中,江鷗意殊壯。桃花映朝日,艷冶光四射。嫣然雙海棠,垂紅倚簾罅。門外大江橫,翻覺詩難好。吟就武昌花,寄與南皮老。
移燈背月穿金縷。合色鞋兒初做。卻被阿誰將去。鸚鵡能言語。朝來半作凌波步。可惜孤鸞□侶。若念玉纖辛苦。早與成雙取。
快讀詩人七鉅編,前身端合是逋仙。村翁溪老開吟社,愧我猶撐上水船。
初投旱海戈,忽整瀟湘枻。彭蠡鏡中行,洞庭天外倚。
洞庭千古月,湘水一天秋。涼宵將傍三五,玩事若為酬。人立梧桐影下,身在桂花香里,疑是玉為州。宇宙大圓鏡,沆瀣際空浮。傍譙城,瞻岳麓,有巍樓。不妨舉酒,相與一笑作遨頭。人已星星華發,月只團團素魄,幾對老蟾羞。回首海天闊,心與水東流。
半生游宦,羈旅程途,嚴灘晚泊。是處隱見,嵐光山色。草樹過雨,蘭芷被厓,指目高臺千尺。鷗鳥翩翩下前磧。數葉斷帆照影,來往舟移渡側。又曬網閒漁,乘墟散牧,句引遠村笛。堪惜。當時客星侵座,千秋事往皆陳跡。高風難繼,歸尋故徑,唯有叢編狼籍。殘宵自剪寸燭,露重檐花細滴。念舊游處,空染半江煙水碧。
愛女名景德徽字,學我讀書音酷似。景汝來前父教爾:莫信鬼神信道理,莫愛豪華愛義禮。容人之過,稱人之善,居心仁厚百福始。非徒言之在踐履,景能行此吾愈喜。垂也年十三,勤學氣頗高。男兒胸中寬,要作萬人豪。敬賢閔不孝,愛物隨所遭。寡欲自超然,富貴真鴻毛。汝父學孟軻,救時心徒勞。疇能繼我志,所愿在爾曹。
霜竿操尚特幽奇,直節端如正士姿。高拂九霄無曲處,古來惟有老天知。
親染柔毛擘彩箋。自憐探得惡因緣。一尊重許笑憑肩。往事已同花屢褪,新歡聞似月常圓。休休休更苦縈牽。
深紅淡白相催發,胡蝶雙飛。葉葉枝枝。暗損芳心恐未知。何人寄語狂游客,好趁春歸。負卻花期。閒撚青梅憶此時。
半生作詩多苦語,一見尚書便自許。彌天詩學幾詩才,五百年間闕標舉。寢唐饋宋各有取,挹杜拍韓定誰主。忽移天地入秋聲,欲罷工商行徵羽。初日照廊霜后暖,爛漫秋花階前滿。抱冰堂上坐人豪,對酒論詩暫蕭散。世難如山未易開,袖中短筆太清哀。黃圖赤縣看公在,乞取江湖放浪才。
雪飛玉立盡清秋,不惜奇毛恣遠游。在野只教心力破,千人何事網羅求。一生自獵知無敵,百中爭能恥下韝。鵬礙九天須卻避,兔藏三穴莫深憂。
燈火闌珊欲曉時。夜游人倦總思歸。更須冰蛹替挼絲。玉篆古文光燦爛,花垂零露影參差。月寒煙淡最相宜。
岐陽雨漬鐫功石,浯水苔昏頌德碑。渺渺昊天須有定,煩君椎鑿待明時。
一春寥落無佳思,恨雨愁風。十二闌東。芳草如茵襯落紅。不梳云鬢惺忪語,拌盡嬌慵。睡起聞鐘。卻道花間日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