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孟阜老梅韻 其一
朝游山南莫北隅,修竹之下手所披。
五步一顧立不趨,柔枝弱干千萬余。
粲然笑倩多新奇,歲寒安用眾穉為。
驚嗟怪怪丈人行,縞衣藍縷冰斲肌。
莓苔雪片凍不飛,玉飾其末璣衡欹。
藐姑之仙下縹緲,蒼虬為駕羽葆希。
三閭大夫從女須,枯槁嬋娟卻并馳。
張子愛之亦既癡,人不得覷以我歸。
我生自視梅孰如,滄江獨立兒女嗤。
年來稍稍學折枝,柰何復與此老期。
朝游山南莫北隅,修竹之下手所披。
五步一顧立不趨,柔枝弱干千萬余。
粲然笑倩多新奇,歲寒安用眾穉為。
驚嗟怪怪丈人行,縞衣藍縷冰斲肌。
莓苔雪片凍不飛,玉飾其末璣衡欹。
藐姑之仙下縹緲,蒼虬為駕羽葆希。
三閭大夫從女須,枯槁嬋娟卻并馳。
張子愛之亦既癡,人不得覷以我歸。
我生自視梅孰如,滄江獨立兒女嗤。
年來稍稍學折枝,柰何復與此老期。
早晨在山南游玩,傍晚到山北角落,在修長的竹子下親手撥開枝葉。每走五步就回頭看看,站立而不疾行,眼前有柔枝弱干千萬余。梅花燦爛嬌美,新奇動人,在寒冬何必需要眾多稚嫩之物相伴。令人驚嘆的這些梅樹如同長輩,身著白衣卻衣衫襤褸,好似被冰雕琢肌膚。莓苔和雪片仿佛被凍住而不飛揚,梅花如玉飾在枝頭,像璣衡傾斜。仿佛藐姑仙子從縹緲處下凡,以蒼虬為車駕,羽葆稀少。三閭大夫屈原帶著女須同行,形容枯槁卻美麗的形象并駕齊驅。張子喜愛梅花已到癡狂,別人不能看,只有我能帶回欣賞。我自認為自己和梅花相比如何,獨自站在滄江邊被兒女嘲笑。這些年漸漸學著折梅,奈何又與這位老友(指梅花)有了約定。
莫:同“暮”,傍晚。北隅:北邊角落。
披:撥開。
趨:疾行。
粲然:燦爛的樣子。笑倩:形容梅花嬌美。
穉:同“稚”,稚嫩。
丈人行:長輩。
縞衣:白衣。藍縷:衣衫襤褸。冰斲肌:像被冰雕琢肌膚。
璣衡:古代觀測天體的儀器,這里形容梅花姿態。欹:傾斜。
藐姑之仙:指《莊子》中藐姑射山的仙人。
羽葆:用鳥羽裝飾的車蓋。
三閭大夫:指屈原。女須:屈原的姐姐。
嬋娟:形容姿態美好。
覷: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游覽山林時看到梅花,被其高潔的姿態所打動。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世俗的風氣,詩人借此詩表達自己對高潔品格的追求和堅守。
這首詩主旨是借贊美梅花表達自己的高潔志向。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奇幻,運用典故增添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廣為人知,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和情感表達。
落日倚闌干,徘徊汨羅曲。
冤魂如可吊,煙浪聲似哭。
我欲考黿鼉之心,烹魚龍之腹。
爾既啖大夫之血
日東來向日西游,
一缽閑尋遍九州。
卻憶雞林本師寺,
欲歸還待海風秋。
石如騏驎巖作室,
秋苔漫壇凈于漆。
袈裟蓋頭心在無,
黃猿白猿啼日日。
身著袈裟手杖藤,
水邊行止不妨僧。
禽棲日落猶孤立,
隔浪秋山千萬層。
圣君垂衣裳,蕩蕩若朝旭。大觀無遺物,四夷來率服。
清晨回北極,紫氣蓋黃屋。雙闕聳雙鼇,九門如川瀆。
梯山航海至,晝夜車相續。我恐紅塵深,變為黃河曲。
日日日東上,日日日西沒。
任是神仙容,也須成朽骨。
浮云滅復生,芳草死還出。
不知千古萬古人,
老病不能求藥餌,
朝昏只是但焚燒。
不知誰為收灰骨,
壘石栽松傍寺橋。
燈引飛蛾拂焰迷,
露淋棲鶴壓枝低。
冥心坐滿蒲團穩,
夢到天臺過剡溪。
時事懶言多忌諱,
野吟無主若縱橫。
君看三百篇章首,
何處分明著姓名。
玉鞭金鐙驊騮蹄,橫眉吐氣如虹霓。
五陵春暖芳草齊,伯陽道德何唾咦,仲尼禮樂徒卑棲。
曾攜五老峰前過,
幾向雙松石上彈。
此境此身誰更愛,
掀天羯鼓滿長安。
猿猱休啼月皎皎,
蟋蟀不吟山悄悄。
大耳仙人滿頷須,
醉倚長松一聲嘯。
挪吳絲,雕楚竹,高托天風拂為曲。
一一宮商在素空,愁魂傍枕不肯去,翻疑住處鄰湘娥。
金風聲盡熏風發
春風有何情,旦暮來林園。
不問桃李主,吹落紅無言。
夜釣洞庭月,朝醉巴陵市。
卻歸君山下,魚龍窟邊睡。
生涯在何處,白浪千萬里。
曾笑楚臣迷,蒼黃汨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