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樓守浮遠堂留題
久去鄉關始一來,竹輿行樂亦佳哉。
還尋童子釣游處,又趁史君旌騎回。
風物于人隨意好,江山如畫得天開。
向來紀勝歸名筆,喜為重镵置石崖。
久去鄉關始一來,竹輿行樂亦佳哉。
還尋童子釣游處,又趁史君旌騎回。
風物于人隨意好,江山如畫得天開。
向來紀勝歸名筆,喜為重镵置石崖。
長久離開家鄉才回來一次,坐著竹轎游玩也很不錯啊。再次尋找小時候釣魚游玩的地方,又趕上太守帶著儀仗返回。風景對人來說隨意欣賞都覺得美好,江山如畫仿佛是上天特意開辟。以前記載美景的是著名的文筆,很高興能重新刻下詩文放置在石崖。
鄉關:家鄉。
竹輿:竹轎。
史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這里指樓守。
旌騎:儀仗和坐騎。
镵(chán):刻。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長久離開家鄉后歸來,恰逢樓守在浮遠堂有相關活動,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詩人懷著對家鄉的思念和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回鄉的喜悅和對家鄉美景的贊美。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對家鄉的情感。
酒旗搖曳柳花天。鶯語軟于綿。
碎綠未盈芳沼,倒影蘸秋千。
奩玉燕,套金蟬。負華年。
試問歸期,是酴醿后,是牡丹前。
柳花飏白,又火冷餳香,歲時荊楚。
海棠似語。惜芳情燕掠,錦屏紅舞。
怕里流芳,暗水啼煙細雨。帶愁去。
嘆寂寞東園,空想游處。
幽夢曾暗許。奈草色迷云,送春無路。
翠丸薦俎。掩清尊謾憶,舞蠻歌素。
怨碧飄香,料得啼鵑更苦。
正愁佇。暗春陰、倦簫殘鼓。
曳云搖玉。裙蹙秋綃幅。學得琵琶依約熟。貪按雁沙新曲。
曲終滿院春閑。清顰移上眉山。心事怕人猜破,折花背插云環。
鶯啼人起,花露真珠灑。
白苧衫,青驄馬。繡陌相將,斗雞寒食下。
回廊瞑色愔愔,應是待、歸來也。
月漸高,門猶亞。悶剔銀缸,漏聲初入夜。
歸未卜。頻倒金彄纖玉。明月綃窗停剪燭。搦愁題蠹綠。
秋水娟娟魚目。腰素幾分銷縮。接得云箋無意讀。雕鞍何處宿。
銀河水,洗得世間清。山色雨馀青。老子綸巾棋別墅,人家鼾睡柝秋城。定誰勞,定誰福,定誰能。
常恨著、景升兒不似。又恨著、景升牛小耳。空相望,愧平生。
我欲臨風扶玉樹,自攀承露酌金莖。看昆明,鱗石長,海桑晴。
曙色開晴,輕飔敷暖,日影才經檐角。倦來芳徑,且倚闌干,獨地新愁粘著。
長日如年,可堪恨雨絲絲,夢云漠漠。見鳴禽遞響,乳鶯梳翅,癡愁方覺。
凝望處,初綠呈新,陳柯拆舊,忘了一春歸卻。不傷花老,只怕花開,解使朱顏銷鑠。
寶扇輕搖,亂拋花片教飛,迎風低掠。忍重攜素手,驟覺一分瘦落。
深意纏綿歌宛轉。橫波停眼燈前見。最憶來時門半掩。春不暖。犁花落盡成秋苑。
疊鼓收聲帆影亂。燕飛又趁東風軟。目力漫長心力短。消息斷。青山一點和煙遠。
楚苑東風外,飏暖絲情絮,春思如織。燕約鶯期,惱芳情偏在,翠深紅隙。漠漠香塵隔。沸十里、亂弦叢笛。看畫船,盡入西泠,閑卻半湖春色。
柳陌。新煙凝碧。映簾底宮眉,堤上游勒。輕暝籠寒,怕梨云夢冷,杏香愁冪。歌管酬寒食。奈蝶怨、良宵岑寂。正滿湖、碎月搖花,怎生去得。
恰好菊花前二日,壽星高照秋天。堂前王母鬢方玄。懷中嬌鳳小,已解祝公年。
如此生涯如此屋,看看海亦成田。閑中多把酒杯傳。長生無別訣,放下有神仙。
紅妝春騎。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盡、樓臺歌舞,習習香塵蓮步底。簫聲斷、約彩鸞歸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輦路、喧闐且止。聽得念奴歌起。
父老猶記宣和事。抱銅仙、清淚如水。還轉盼、沙河多麗。滉漾明光連邸第。簾影凍、散紅光成綺。月浸葡萄十里。看往來、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撲碎。
腸斷竹馬兒童,空見說、三千樂指。等多時春不歸來,到春時欲睡。又說向、燈前擁髻。暗滴鮫珠墜。便當日、親見霓裳,天上人間夢里。
十日春風,又一番調弄,怕暖愁陰。
夜來風雨,搖得楊柳黃深。
熏篝未斷,夢舊寒、淺醉同衾。
便是聞燈見月,看花對酒驚心。
攜手滿身花影,香物霏霏,露濕羅襟。
笙歌行人歸去,回首沈沈。
人間此夜,誤春光、一刻千金。
明日問、紅巾青鳥,蒼苔自拾遺簪。
試問司花女。是何年、培植瓊葩,分來何譜。禁苑豈無新雨露,底事剛移不去,偏戀定、鶴城抷土。卻怕杏花生眼覷。先廿年、和影無尋處。遺草木,悴風雨。
看花老我成遲暮。繞闌干、追憶沈吟,欲言難賦。根本已非枝葉異,誰把贗苗裨補。但認得、唐人舊句。明月樓前無水部。扣之梅、梅又全無語。詢古柏,過東魯。
結客去登樓。誰系蘭舟。半稿清漲雨初收。把酒留春春不住,柳暗江頭。
老去怕閑愁。莫莫休休。晚來風惡下簾鉤。試問落花隨水去,還解西流。
補成團扇繡殘工。并蒂瑞芙蓉。
花心欲就針折,赪玉唾殘茸。
尋斷緒,怨西風。寂寥中。
兩般時候,舊月新霜,曉角昏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