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倅唐英詠梅十四首 其一四
先人手所種,家在何處村。
自別此堂堂,不知幾寒溫。
盍歸封植之,歲歲為此言。
老如霧中看,正恐目力昏。
先人手所種,家在何處村。
自別此堂堂,不知幾寒溫。
盍歸封植之,歲歲為此言。
老如霧中看,正恐目力昏。
這梅花是先人手種的,可家鄉究竟在哪一個村莊呢。自從與這梅花分別后,也不知它經歷了多少冷暖。為何不回去好好栽培它呢,年年都這么念叨著。如今老眼昏花如在霧里看東西,只怕視力已經模糊難辨了。
張倅唐英:張唐英,倅指副職。
堂堂:這里指梅花所在之處。
寒溫:指冷暖,代指時間變遷。
盍:何不。
封植:栽培、種植。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詩人離開家鄉,家中有先人所種的梅花,隨著時間流逝,詩人年老,對家鄉和梅花的思念愈發強烈,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家鄉和先人的思念。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梅花寄情。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載酒餉行客,江城水拍堤。鳩呼山雨急,龍出澗云迷。舟向天涯去,帆從樹杪移。自憐嬰世網,不得遂幽棲。
萬里家鄉半,三秋信息稀。心情春已去,魂夢夜空歸。
夜來坐幾時,銀漢傾露落。澄滄入閨景,葳蕤被園藿。絲管感暮情,哀音繞梁作。芳盛不可恒,及歲共為樂。天明坐當散,琴酒駛弦酌。蘭膏消耗夜轉多,亂筵雜坐更弦歌。傾情逐節寧不苦,特為盛年惜容華。
乾坤覆載何茫茫,達人觀之如室堂。黃河水濱多白骨,知是阿誰因甚歿。悲風悲雨震寥廓,杳杳孤魂何處泊。誰能振衣登昆崙,窮荒絕漠來招魂。仰天更借春臺燭,照此枯髏再生肉。
紅粉啼妝對鏡臺,春心一片轉悠哉。若為坐看花枝盡,便是傷多酒莫推。無藥可醫鶯舌老,有香難返夢魂來。江南多少閑庭館,依舊朱門鎖綠苔。
高城嵯峨千尺樓,曲檻之下長江流。鳴鐘日出賓客會,擊鼓波靜黿鼉游。青山幾見海上月,碧樹先得江南秋。會乘爽氣最高處,夜攬白云觀斗牛。
子元才望未專城,玉面醪敷且細傾。寵辱盡捐身外事,醺酣聊樂圣之清。分甘亦復憐吾老,飲濕終慚不自營。歸去須君傳此法,秫田百畝便平生。
尋溪小徑多盤詰,車馬初來路欲迷。千古英雄漢天子,桑麻今已遍標題。
廉州太守東來日,若問珠璣即兩兒??酂嵯嗔舨艛迪Γ≤|對酌倦移時。疏狂不厭江湖遠,梗直真于嶺海宜。為道同官程選部,涪陵氣味念相知。
冰綃一幅墨華流,萬壑千崖取境幽。奇氣斯人歸土壤,故交今日重琳璆。寂寥古意回青眼,灌莽秋風感白頭。山水有情君未了,定知魂向卷中游。
小樓十載枯禪里,日日書邊醉。偶然五柳出籬笆,那識籬邊開著美人花。斜陽細映于思長,兩對千惆悵。春心一掬欲留君,問汝春心一掬與誰人?名花萬載通靈處,化作名姬去。消魂帳下舞飄瀟,舞到斷魂帳下斷頭刀。而今又過千年也,更向何方化?摧頹我亦楚王么?怕唱虞兮虞兮奈若何。秋深萬卉蕭條盡,獨立伶仃影。黃花自是我家花,可許陪君一道住天涯?飄零歲歲吾倦矣,且住為佳耳。不須更問住何方,只要美人花共菊花香。
男兒但得志,何必知階級。往者三殿災,梓人進公秩。督木數萬里,杞梓被天黑。長年千許人,餐餐損郵食。目今事戎馬,公私敝已極。減得一絲毫,便是竭心力。雀飛無勁毛,不若蛟有翼。愛君才調好,部署有規則。氣猛而腸剛,幕府中難得。此是有用人,終堪事絕域。
江上潮聲日夜流,鴟夷未散霸圖收。虎狼敵國英雄恨,麋鹿荒城鬼魅愁。西子捧心終作祟,越王嘗膽始成謀。一人存失興亡系,楚水吳山盡是秋。
未有涓埃荅九天,漫叨官廩過年年。靜思仕學多違性,搔首能無愧往賢。
唐宋文星燦滿天,憑君夢筆賦游仙。詩魂詞魄平生意,負盡狂名不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