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書一首別薛子長
山阿著柴扉,陋甚誰盤桓。美人此何求,巨竹數十竿。
日閱書百篇,尚覺日力寬。欲從我借書,我書何足觀。
辛勤抱遺經,及此鬢發班。一語未領會,累日不自安。
雖更圣人手,亦恐眾說謾。況復秦漢下,曾莫修與刪。
致之獲麟前,存者今若干。我無以裁之,望洋久空嘆。
羨君方盛年,恣意涉浩漫。又聞書少多,不系學缺完。
讀書固匪易,用書良獨難。昨來荷堤上,嘗試及孟韓。
此話如涓埃,此道如丘山。
山阿著柴扉,陋甚誰盤桓。美人此何求,巨竹數十竿。
日閱書百篇,尚覺日力寬。欲從我借書,我書何足觀。
辛勤抱遺經,及此鬢發班。一語未領會,累日不自安。
雖更圣人手,亦恐眾說謾。況復秦漢下,曾莫修與刪。
致之獲麟前,存者今若干。我無以裁之,望洋久空嘆。
羨君方盛年,恣意涉浩漫。又聞書少多,不系學缺完。
讀書固匪易,用書良獨難。昨來荷堤上,嘗試及孟韓。
此話如涓埃,此道如丘山。
在山坳里立著柴門,簡陋得很,誰會在這里逗留。你這樣的賢才為何在此,原來是有幾十竿粗大的竹子。你每天讀上百篇書,還覺得時間充裕。你想向我借書,我的書有什么值得看的呢。我辛勤地研讀古代經典,到如今兩鬢斑白。一句話沒領會,好多天心里都不安。即便經過圣人整理,也怕各種說法誤導。何況秦漢以后,更沒人修訂刪改。追溯到獲麟之前,留存至今的還有多少呢。我無法評判,只能長久地望洋興嘆。羨慕你正當盛年,可以盡情在書海中遨游。又聽說讀書多少,與學問是否完備并無關聯。讀書本來就不容易,運用知識更難。昨天在河堤上,我試著提及孟子和韓愈。這些話如塵埃般微小,而這學問之道卻如高山般宏大。
山阿:山坳。
柴扉:柴門。
盤桓:逗留。
美人:指薛子長。
遺經:古代經典。
班:通“斑”,斑白。
謾:欺騙。
獲麟:指魯哀公十四年西狩獲麟,孔子作《春秋》絕筆于此。
浩漫:廣闊無邊,這里指書海。
涓埃:細流與微塵,比喻微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已年事漸高,在學問上有一定積累和思考。薛子長向詩人借書,詩人借此表達自己對讀書、學問的看法,可能與當時的學術氛圍、個人的治學經歷有關。
這首詩主旨在于探討讀書和學問之道。其特點是思想深刻,以質樸語言闡述復雜的學術思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學問的嚴謹態度和深入探索。
歷劫元神,旦初祖氣,太始元精。道三般至寶,同根并蒂,欲求端的,勿泥身形。息定神清,緣空氣固,清靜無為精自凝。丹頭結,運陰陽符火,慢慢調停。尤當固濟持盈。把鉛汞銀砂一處烹。四象合和,命基永固,三元輻輳,覺性虛靈。性命兩全,形神俱妙,與道合真無變更。逍遙處,任遨游八極,自在縱橫。
漾漾云?躐尾行,北來風力大粗生。與君更向春容里,暗聽蝦蟆數擊更。
風雨山城,天意欲雪,梅花照影清峭。彩燕飛春,祥麟紱旦,當日文星高照。天地無情,向十載、風埃吹老。蓋世科名,經邦事業,白衣蒼狗。不是貪名求分表。漫獵較、逢場一笑。野外朝儀,城中馬隊,且暫淹才調。為斯文爭一脈,斯文在、乾坤未了。爛醉金尊,夜何其,東方漸曉。
滂沱鳴中宵,清朝散微旭。黑云叆而?,雨意猶未足。小園偶信步,襟抱豁煩燠。濯我畦中蔬,薿薿凈如沐。平原獨鶴下,淺渚群鳧浴。天風動疏篁,鏗戛萬綠玉。端居覽眾妙,幽賞愜心目。孤吟無與酬,長嘯振林木。
未明車馬省門開,面面風霜一寸埃。借得小窗容我懶,五更高枕聽春雷。
公事何時了,孤舟暑亦西。推篷坐夜月,伏枕聽晨雞。帆影凌風疾,人聲傍水低。客懷殊不滿,一醉擬前堤。
和氣凝陽更遞通,露根移得自蠶叢。分明般若圓明相,誤落柴桑酒盞中。
同是作勞薪,孤帆去住頻。每從為客夜,對我素心人。避地青山遠,憂天白發新。一燈風雨夕,長話到凌晨。
披扇當年笑溫嶠,握刀晚歲戰劉郎。不須戚戚如馮衍,便與時時說李陽。
禪堂馀結搆,破衲掛林樊。宿霧沈荒井,秋河沒斷垣。杉深時墜鶻,果熟乍聞猿。寂寂拈花手,應悲末法繁。
一夕驚飆萬木危,開門黃葉打頭飛。此聲聽慣渾閒事,搖落還深楚辯悲。蟬斂翅,燕辭歸,人間客久漸知非。癡心惟有寒枝蝶,猶夢花陰試舞衣。
雷鼓千通破大幽,天開獄鑰縱累囚。驛書散出先飛鳥,一日恩流四百州。
春事都隨逝水東,不堪日夜雨兼風。龍歸海浦沈云墨,鳥啄櫻桃落子紅。老境詎言詩有債,醉鄉誰謂酒無功。鮭蔬向賴西鄰筍,瓷缶時將五尺僮。
漁翁樵叟自行藏,裹飯過從樂未央。撲滿自緣錢作祟,鴟夷聊以酒為鄉。老來愿棄人間世,病去欲荒墻下桑。黃犢不嫌人日雨,村村犁曉綠微茫。
故家曾是鳥巢南,欲折歸心迫片帆。十載萍根浮履舄,令人羞澀對青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