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德修仙巖韻
我家仙巖人跡稀,客從何來此何時。
岷山之陽適海嶠,萬里欲寫心精微。
瀑泉自雨一丘壑,有龍蟄不隨群飛。
病樵弛檐渴猿喜,雖未作霖良已奇。
吾聞岷山天與齊,仰止不見如調饑。
君登絕頂小天下,此縱有山安足嬉。
翩然肯過非所期,此道遼闊車誰脂。
愿言稅駕毋遄歸,為我更賦崧高詩。
我家仙巖人跡稀,客從何來此何時。
岷山之陽適海嶠,萬里欲寫心精微。
瀑泉自雨一丘壑,有龍蟄不隨群飛。
病樵弛檐渴猿喜,雖未作霖良已奇。
吾聞岷山天與齊,仰止不見如調饑。
君登絕頂小天下,此縱有山安足嬉。
翩然肯過非所期,此道遼闊車誰脂。
愿言稅駕毋遄歸,為我更賦崧高詩。
我家所在的仙巖人跡罕至,客人你從哪里來,又是什么時候到這兒的呢?你從岷山的南面來到海邊,跋涉萬里想要抒發內心的微妙情感。瀑布如雨水般灑落在山丘溝壑間,有蛟龍蟄伏著不隨眾物一起飛翔。疲憊的樵夫放下擔子,口渴的猿猴歡喜不已,雖然還未降雨,但這景象已然很奇特了。我聽說岷山高聳與天齊平,仰望卻看不到,心中如饑餓難耐。你登上絕頂會覺得天下渺小,這里縱然有山又怎值得游玩。你輕快地前來是我未曾料到的,這條道路漫長,誰為你的車輪涂脂呢。希望你停下行程不要匆忙回去,為我再創作一首像《崧高》那樣的詩篇。
次韻:舊時古體詩詞寫作的一種方式,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適:到,往。海嶠:海邊山嶺。
精微:精深微妙。
蟄:蟄伏。
弛檐:放下擔子。
作霖:降雨。
仰止:仰望。調饑:意謂如饑餓之思食。
稅駕:停車,引申為休息、停留。遄歸:速歸。
崧高詩:《詩經·大雅》有《崧高》篇,贊美申伯。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詩人在家鄉仙巖時,有客人從遠方岷山來到此地,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安定,詩人有閑情與客人交流,從詩中能看出詩人對客人的欣賞和友好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客人的歡迎和贊賞,突出客人的不凡經歷和才華。其特點在于意象豐富、意境清幽,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功底和情感世界。
春風花事過,空翠落垂藤。白版扉常閉,鳥皮幾獨憑。半酣疑有得,多病掩無能。一室何蕭索,分明似野僧。
寂寂不聞啼鳥聲,隔林遙報寺鐘鳴。今宵恰好留僧話,何處空山無月明。
一石連千里,峰峰石上標。北襟恒岳大,西接華山遙。口外非戎索,關中本漢朝。茫茫形勝在,天險為誰驕。
菊花不等重陽到。昨夜都開了。問知仙子是生辰。采翠浮金來供、玉壺春。周郎莫計文君壽。頭白須相守。從今更數百年期。月底云間同跨、彩鸞歸。
此去團溪百里馀,不須蹤跡嘆差殊。平鋪此理元無間,曾驗工程進也無。
我學彭城寫歲寒,何緣春色忽黃檀。正如三醉岳陽客,時訪青樓白牡丹。
南國容華謝,西陵松柏蕃。妍媸終有盡,修短復何言。舞態翔歸鶴,歌聲哽夜猿。傷情同伴女,時一吊高原。
堂構初成燕自來,幾人今夕對傳杯。微風卻暑娛清夜,細雨生涼引綠醅。坐客總深碧玉調,塞兒新制紫云回。休嫌近市仍湫隘,數武階前且植槐。
官租頗繁重,在昔蓋有因。而此服田者,本皆貧下民。耕作既勞勤,輸納亦苦辛。遂令衣食微,曷以贍其身。殷念惻予懷,故跡安得循。下詔減十三,行之四方均。先王親萬姓,有若父子親。茲惟重邦本,豈曰矜斯人。
未將身世等虛舟,總是閒人也白頭。騷客夜吟驚葉落,美人秋倦為花愁。
豈無顏色媚花歡,露濕春綾晝未乾。恐臥碧桃人不見,但過紅杏爾堪看。香黏粉重風猶細,影帶煙微月正殘。須向青山養幽潔,六朝深苑已荒寒。
春煙雨后愈空濛,濕卻殘英滿地紅。偏讓客心生婉軟,拾花長在故園中。
落日明西極,高云暗朔方。樓臺分照耀,宇宙一蒼茫。不借蛟龍便,虛成燕雀忙。何須遣雷怒,郁郁繞高梁。
三印子魚猶未食,寸金魚子輒先嘗。鄉人得得分鄉味,轉使鄉心念故鄉。
旭日晨開景,寒煙結彩霞。流文連海嶠,散影繞天涯。落共孤飛鶩,光分數點鴉。長風吹斷處,萬錦下晴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