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龜齡詹事挽章二首 其一
諸老收聲盡,佳城又到公。
蒼天那可問,吾道竟成窮。
旌卷莆田雨,簫橫霅浦風。
今年襟上淚,三哭萬夫雄。
諸老收聲盡,佳城又到公。
蒼天那可問,吾道竟成窮。
旌卷莆田雨,簫橫霅浦風。
今年襟上淚,三哭萬夫雄。
各位元老都不再發聲離世了,如今您的墓地也已建成。蒼天如此不公讓人無從質問,我們所秉持的道義竟陷入困境。旌旗在莆田的雨中翻卷,簫聲在霅浦的風中回蕩。今年我襟上的淚水,已經為三位豪杰痛哭了。
諸老:各位元老、前輩。
收聲:指去世。
佳城:指墓地。
吾道:指自己所秉持的道義、學說。
旌:旌旗。
莆田:地名。
霅浦:水名。
萬夫雄:指杰出的人物
王龜齡即王十朋,他是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此詩創作于王十朋去世后,當時南宋朝廷內部政治斗爭復雜,正直之士往往不得志。詩人面對多位前輩和友人的離世,以及自己所堅持的道義難以推行,內心充滿悲痛和無奈,從而創作此詩悼念王十朋。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王龜齡,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深沉,借景抒情與直抒胸臆相結合。在文學史上,它展現了南宋時期文人對時局的感慨和對友人的情誼。
長槍大戟映煙霄,寸管軒然壓海潮。臺閣千言淆眾論,江湖一疏定群囂。世間參簿皆閑冘,庵里鶯花未寂寥。昨夜詩腸起芒角,老梅香干發生綃。
弓鞋窄窄步移難,獨倚妝樓暮雨殘。情緒逢春那得好,淚痕終日不曾乾。試拈彩筆驚肌瘦,小傍銀屏怯被寒。恍忽卻疑愆素約,篋中時簡舊書看。蟬鬢輕盈不耐風,水亭簾幕怕朝東。瑤箋錦字無人寄,碧海青山有路通。倦態謾同芳草弱,愁顏不分小桃紅。天涯蕩子經年去,蹤跡東西類轉蓬。
儒生好古易成癖,每因得意輒浩歌。姒鼎子盤不易見,心奢其奈生遲何。偶逢數字亦珍閟,向彝鄀敦高陽戈。微茫跟肘辨屈曲,細加抉剔勤揩磨。拓如蟬翼繞影響,友朋動色誇蒐羅。豈知岐陽石鼓今尚在,點畫蒼勁形巍峨。鴻文自合顯當代,至寶詎忍埋荒阿。肅然大學高位置,無人闖室奚煩呵。我嗟杜門眼未識,祇憑紙本分真訛。渾如玉箸體奇俊,非復囷蠢儕碧蝌。浩如江潮擁斷岸,奔走蛟鱷翔黿鼉。殘如朽株臥沙際,隱隱根柢連枝柯。缺如幼輿逞狂逸,齒牙零落遭投梭。五總五絨不可解,徒詠退食吟委蛇。扶徠罔罟不可按,強歌倚瑟誣皇娥。始悟尋源慎派別,導江莫取汜與沱。周家積累數十世,醞釀元氣成太和。夷厲失綱浸涼薄,塞川監謗殊常科。蠻荊擾南獫狁北,淮徐中起紛而多。共和縱未失臣節,已嗟荊棘圍銅駝。宣王英猛紹先烈,少康殷武誰能過。削平僭亂鏟槎蘗,譬彼骨角逢切磋。坐朝侯衛致藩鎮,螺舟萬里淩鯨波。春蒐車馬策群力,論功行賞無偏頗。從臣嘉頌出新意,體兼風雅遑論他。勛勞可紀自須紀,萬古孰敢嘲媕娿。諦觀細讀百不厭,猶勝寶劍時摩挲。甫通一二昧三四,神馳不覺頻長哦。吁嗟驪山復鐘禍,翟泉倏忽來蒼鵝。坐令流傳二千載,遺編零落同猗那。文章六代苦疲恭,誰希賈董追卿軻。狂瀾既倒不可挽,神霄萬里橫銀河。日摹雅頌無一肖,材質所限非蹉跎。
當年卜筑來南浦,為愛名山巧當戶。滿徑松篁清白存,一蓑雨雪絲綸吐。春來春去今非昔,舍北舍南誰是主。獨喜溪流終不改,風帆還落荒亭暮。
我家讀書堂,堂下才幾席。常年曝背地,兄弟兼子侄。長者坐藜床,稚者把書帙。此段不可忘,何時復能集。
長官賢孰似,平易近人人。彭澤家風遠,河陽惠政新。邊隅花作縣,幽洞鳥鳴春。驥足時看展,無誇漢吏循。豈謂諸侯客,江湖一老生。畏人常屏跡,通籍竟虛名。索莫登樓興,留連傾蓋情。寵招時命騎,山寺往來輕。
荒蹊臘雪春尚埋,我初獨與徐生來。城高樹古禽鳥野,聲響格磔寒毰毸。頹垣敗屋巍然在,略可遠眺臨傾臺。高株唯有柳數十,夾路對立初誰栽。漸誅榛莽辨草樹,頗有桃李當墻隈。欣然便擬趁時節,斤鋤日夕勞耘培。新年風色日漸好,晴天仰見雁已回。枯根老脈凍不發,繞之百匝空徘徊。頑姿野態煩造化,勾芒不肯先喣吹。酒酣幾欲轟大鼓,驚起龍蟄驅春雷。偶然不到才數日,顏色一變由誰催。翠芽紅粒迸條出,纖趺嫩萼如剪裁。臥槎燒蘗亦強發,老朽不避眾艷咍。姹然山杏開最早,其馀紅白各自媒。初開盛發與零落,皆有意思牽人懷。眾芳勿使一時發,當令一落續一開。畢春應須酒萬斛,與子共醉三千杯。
溪風吹雨晚打窗。把心情、闌入醉鄉。記取在、山深處,我如今、雙鬢已蒼。夜闌寒影燈花淡,夢難成、清漏更長。寶瑟斷、鸞膠續,淚珠彈、猶帶粉香。
貫日白虹可奈何,書生容易笑荊軻。美新伾黨臨遺冢,慚愧絕無狐兔過。
時亂交通阻,旅人苦憶家。近來有書未,絮絮問郵差。
疏慵無計遣韶光,飲酒游山學孟陽。得意逢場皆露電,生來憎命豈文章。筆刀制錦能藏拙,風剪裁春半屬狂。惹起深閨窮女恨,嫁衣終日為誰忙。
日午小闌花氣揚。弄粉吟香,且喜知音賞。迎得好風開錦障。許同蘭籍名依傍。秋水冰壺神逸朗。麗句如仙,詞格周秦上。投贈云藍勞靜想。瓊瑤愧報酬珠唱。
祠官今比玉壺清,銅虎符分向四明。城近丹霞褰幔過,山深白鹿夾車行。治裝資遣惟興學,賣劍催耕不用兵。十郡應推循吏上,漢家何日召持衡。
憶坐春風里,匆匆二十年。詩文余子事,道德幾人全。調籍依韓韻,傳薪重許篇。少時經患難,兩鬢早蒼然。
雅頌不能傳,詩詞降作調。唐人歌舞精,元曲選聲妙。若曰得仙音,究未探其要。暫為遣見聞,寄此發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