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饗拜洛樂章:顯和
顧德有慚虛菲,
明祇屢降禎符。
汜水初呈秘象,
顧德有慚虛菲,
明祇屢降禎符。
汜水初呈秘象,
回顧自己的德行,慚愧自己才德微薄,圣明的神靈多次降下吉祥的征兆。汜水最初呈現出神秘的跡象。
顧德:回顧自己的德行。
慚:慚愧。
虛菲:才德微薄。
明祇(qí):圣明的神靈。
禎符:吉祥的征兆。
汜水:古水名。
秘象:神秘的跡象
《唐大饗拜洛樂章》是武則天祭祀洛水時所用的樂章。武則天為了宣揚自己統治的合法性和神圣性,利用一些祥瑞之象來神化自己。此詩創作于祭祀活動中,當時社會處于武周時期,武則天大力推崇佛教等宗教,營造君權神授的氛圍。
這首詩作為祭祀樂章,主旨在于宣揚神靈的庇佑和祥瑞,突出武則天統治的合法性。其特點是語言莊重、風格典雅,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宮廷祭祀文化和政治宣傳的需要。
雙雙紫燕語呢喃,怪引春宮夢不甘。
聞道君王多惜玉,肯教自碎碧鸞簪。
占北斗,夜夜白霞遮。
不過七旬兵大起,橫尸千里臥如麻,忌戰日西斜。
(斗為主,霞為客,有索戰,不可出。京本“有索戰”作“酉未來索戰”。)
白銀槍懸太白旗,白虎三旌三戟枝。五方色中白為上,不是我王爭得知。
樓成白璧聳儀形,蜀地求才贊圣明。自從湯帝升遐后,白雀無因宿帝廷。
今來降瑞報成康,果見河西再冊[王](玉)。韓白滿朝謀似雨,國門長鎮成燉煌。
塔前青印見,家家親筆硯。
水流保安前,尤溪出狀元。
(見嘉靖《尤溪縣志》卷一。稱為黃涅槃作。)
年年山壓壓來頻,莫強孤危競要津。
吉卦偶成開病眼,暖簷還葺寄羸身。
求仙自躁非無藥,報國當材別有人。
鬢發堪傷白已遍,鏡中更待白眉新。(同前書卷三九)
(按:《全唐詩》卷八八五收此詩首句缺二字,今重錄。)
閑步江亭駐客行,殿臺高敞杜鵑聲。
風生屈宋魂應散,雨過黃娥恨亦輕。
春筍亂穿階蘚缺,晚霞旁襯野花明。
翠華不返蒲關去,鴛鷺數行松韻清。(同前)。
牛市街中儒祖廟,衣冠俎豆五經書。
不知殿宅今存否?雙檜蒼虬聳碧虛。
一語真空出世間,可憐迷者蟻循環。
此生勝坐三禪樂,好句常吟萬事閑。
秋月圓來看盡夜,野云散去落何山?
到頭自了方為了,休執他經扣祖關。
別嗣神州祖,聯燈又一回。
密傳三祖印,還夢五侯街。
玄字乾坤太,慈天日月開。
逆流漳浦上,天感泣云雷。
秦人百萬征南日,
蕞(《光緒志》作“驀”)地[苻](符)筑此城。
把隘亡兵今有幾,
蓮峰之下誤爭名。(〖1〗《嘉靖志》注:“《嘉定志》。”)
狂噴壘石吼重巒,人語難分咫尺間。
常恐是非聲到耳,故教流水盡籠山。
軍馬進,月畔見三星。
形似三星將月捧,攻城(京本作“圍”)不下戰無成,擇地設營停(京本作“再安營”。候過旬日,別看氣候。)。
紫掖晴來宮殿高,萬方瞻拜赤霜袍。
關中王氣浮雙闕,海外歡聲抃九鼇。
晨箭莫催青鏁漏,壽宮方獻碧花桃。
香煙不動龍顏悅,初日輝輝上采旄(施)。
東國花開洞,
壺中別有天。
仙人推玉枕,
身世倏千年。
寧辭園令秩,不改淵明調。
解印無與言,見山始一笑。
幽人還絕境,誰道苦奔峭。
隨云剩渡溪,出門更垂釣。
吾廬青霞里,窗樹玄猿嘯。
微月清風來,方知散發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