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韻 其二
久雨送春晚,倦游憐客窮。
不因人事謬,安得詩篇工。
鶑語喚昨夢,雞聲驚曉風。
此時無好句,愁絕有誰同。
久雨送春晚,倦游憐客窮。
不因人事謬,安得詩篇工。
鶑語喚昨夢,雞聲驚曉風。
此時無好句,愁絕有誰同。
長時間下雨送走了晚春,我厭倦游歷憐憫客居的困窘。若不是人事出錯,怎會寫出好詩篇。黃鶯啼叫喚起昨日舊夢,雞鳴聲在曉風中讓人驚醒。此時寫不出好詩句,愁苦至極又有誰能與我同感。
倦游:厭倦游宦生涯。憐:憐憫。客窮:客居困窘。謬:差錯。工:精巧、好。鶑:同“鶯”。愁絕:愁苦到極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客居狀態,經歷了一些不如意的人事,在暮春時節觸景生情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客居的愁苦和對人事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
一棹乘秋出五湖,西風愁色動莼鱸。金門帝許排閶闔,寶劍人誰問鹿盧。千尺尚懸東海釣,百年休踐太行途。平生烈士心長在,碎擊王郎白玉壺。
風水所言唯理氣,眼明此術未全疏。景純解道游仙句,信是青囊有異書。
金鴨煙銷一字香,滿懷春恨強梳妝。看花又怕東風惡,偷隔紗窗看海棠。
綠尊翠勺,約秋風、一醉小樓先月。誰取寶奩奔帝所,深鎖玉華宮闕。老桂香寒,疏桐云重,生怕金蛇掣。那知天柱,一峰別與天接。我欲飛佩重游,寘之衣袖,照我襟懷雪。玉斧難藏修月手,待做明宵清絕。天地無塵,山河有影,了不遺毫發。舉杯相屬,喚誰箋與天說。
地僻宜逃暑,官曹幸頗閑。虛傳力士擔,始信蜀妃山。嶺雪青霄畔,城煙密樹間。清談容款接,妙句獨難攀。
閏冬節物晏,十月猶素秋。招提陽岡路,宛在峴山頭。史君有高致,尊酒擅一丘。歡顏動長嘯,松菊含春柔。風清宿霧斷,地迥行潦收。時令將凜落,飛光為誰留。
到官今十日,才得一朝閑。歲晚愁云合,登樓不見山。
令名殊不果,三十又過五。已孤輕歲月,棄擲那足數。少壯等戲劇,熟思極無取。從今脫皮膚,真實聊自補。結習患難盡,術業且莽鹵。妄懷當世意,側睨窮宙宇。百年戎狄運,天道未有處。小須會事發,收拾入年譜。吾知詎有涯,懷哉《養生主》。
雪堂居士醉方熟,玉澗山人冷不眠。送與安州潑醅酒,從今三日是三年。
離離野樹綠生煙,灼灼山花爛欲然。酤酒人歸春渡寂,柳根閒系夕陽船。
社肉分平未足奇,須觀大用展無私。一朝如得宰天下,必使還如宰社時。
誰種飛仙百丈梯,風摧雨折昔人非。憑誰寄語楊員外,留取孫枝待令威。
自任清真態,難同木石居。花濃陰照砌,草細淺籠渠。正是蠶眠候,相將麥熟初。城南聞更好,欲向滌塵裾。
層城柘館重徘徊,坐見瑤階長綠苔。紈扇秋來定無用,君王方筑避風臺。
夾岸帆檣衛水濱,蒼茫云霧入垂綸。三生不戴如花面,九尺長馀食粟身。杜宇慣嘲多病客,辛夷頻喚欲歸人。滄溟萬斛吾家在,好逐漁郎問去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