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軍器監簿周公子及 其一
人物丹丘秀,才華邁選優。
青藜行照坐,白玉遽成樓。
數不登知命,言猶見告猷。
詞林根柢在,三鳳看鳴啾。
人物丹丘秀,才華邁選優。
青藜行照坐,白玉遽成樓。
數不登知命,言猶見告猷。
詞林根柢在,三鳳看鳴啾。
周公子是丹丘之地杰出的人物,才華遠超眾人。本如手持青藜杖的學者般前途光明,卻突然離世。他年紀未到五十就去世了,但留下的言論仍能看到他的謀略。他在文學創作上根基深厚,期待他的后輩如三鳳般鳴叫,有所成就。
丹丘:傳說中神仙居住之地,這里指周公子出生地或喻其氣質超凡。
邁選優:遠超選拔出來的優秀人才。
青藜:相傳劉向在天祿閣校書,有老人持青藜杖來,吹杖頭出火,為他講上古之事。這里喻周公子有學識。
遽成樓:指突然去世。古代有仙人乘鶴去玉樓的典故。
知命:指五十歲。
告猷:提出謀略、建議。
詞林:指文學界。
三鳳:比喻同時以才華見稱的三個人,這里指周公子的后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周公子早逝后,作者出于對他才華的賞識和惋惜而作。當時社會可能重視人才,周公子的早逝是一種損失,作者希望其家族能有后輩繼承其才華。
這首挽詩主旨是悼念周公子。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挽詩創作的風格和人們對人才的重視。
應候有鳴蟬,居高也可憐。玉貂名并出,黃雀患相連。幾處秋風里,千聲夕照邊。故園新柳上,今得聽三年。
我本山澤人,孤煙一輕蓑。功名無骨相,彫琢傷天和。未能遽免俗,尚爾同其波。梧桐喚歸夢,無奈秋聲何。
煙云亂晝陰,雨雹交晚風。道人定眼觀,祇與清曉同。
二士相隨風滿巾,兩禪同隊景彌新。但得黃花不牢落,莫嫌驚倒岳州人。
吳姬十五采紅香,幾陣風飄羅帶長。蓮子池頭青簇簇,低飛只恐礙鴛鴦。
鶴饑不啄溷,長鳴振林柯。主人自謀道,粟貴如爾何。野老饋麰麥,升斗云已多。呼鶴就庭沼,飲之以清波。汝壽未易量,無為嘆蹉跎。
尹氏衣冠奕世芳,多君人物更軒昂。典墳深得家庭訓,藜杖常分太乙光。沆瀣一泓澄器宇,瑯玕五色擅文場。清談錯落珠璣唾,滿腹幡回錦繡腸。浩氣直凌霄漢上,文光遙射斗牛傍。京闈奏捷芳名著,太學藏修令譽彰。累蹶春闈嗟坎坷,兩除別駕羨賢良。襟懷瀟灑三秋月,節操清嚴六月霜。梧郡槁枯皆發達,東昌狐兔盡潛藏。士元驥足從今展,懷古鴻聲自昔揚。銓部才書州佐最,滇南新綰郡侯章。紫袍金帶辭丹扆,皂蓋朱幡出帝鄉。日絢雙旌光熌爍,鞭催五馬去超驤。感君昔托金蘭契,愧我今登白玉堂。宦邸相逢情繾綣,河梁餞別意彷徨。驪駒在道聲盈耳,綠蟻生波酒滿觴。六詔云山連雪嶺,三湘煙水接瞿塘。不須臨岐增別思,祇用攄忠荅圣皇。冰蘗始終全素志,芝蘭遠近自飄香。兩岐麥秀春風藹,五褲歌興化日長。惠愛但期符邵杜,循良端擬繼龔黃。雄飛駿逸無難事,增秩頒金有典章。瑚璉終當陳太廟,楩楠必定棟巖廊。莫言荒服人知少,當聽黎明燭萬方。
隱樹風初起,臨階月乍明。故人千里別,仙媛隔年情。爽氣侵鸞扇,輕陰下鳳城。惜無雙寶劍,濁酒見生平。
來時雖恨失青氈,自見芭蕉幾十篇。應是阿劉還宿債,剩拚才思折供錢。
水繞禪窗凈,香凝古殿深。讀書不求解,酬古聊自斟。塔鈴已無語,匣琴猶有心。獨謠西閣夜,風滿快哉襟。愛竹門可款,命車壑初尋。烏啼春院靜,人語夜堂深。鼠跡留僧缽,蝸涎換佛金。鄰翁笑相命,春酌夜沈沈。
夫子談山水,四筵傾耳聽。況復扶藜杖,當年采茯苓。披衣謝逋客,長嘯入青冥。今夕人間月,梅花笑獨醒。
眷彼窗中人,讀書藉梧陰。觀梧識物理,掩卷契圣心。天下與國家,本之在一身。是之謂格物,昭昭如指陳。茍其不知本,學問徒紛紛。明德既不立,斯民何由新。如是焉用梧,用梧成愛淫。謂之物交物,請以為子箴。
洛陽馬叟世稱賢,童稚相看四十年。只道詩名傳宇內,寧知酒債滿江邊。蓬蒿久沒揚雄宅,蝦菜聊隨范蠡船。此日將書付歸雁,不勝清淚濕吳箋。
披圖何事首重搔,為憶名山入夢勞。萬仞芙蓉青九點,年來紫氣為誰高。
瑣瑣蟲魚注,明時計最高。家風疏世事,庭月自波濤。清影隨兒輩,高名飽爾曹。他朝出幽壑,我為剪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