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鄧知縣友龍 其二
別向巴丘去,歸從浙水來。
絕憐三益友,高臥九泉臺。
清會成陳跡,明時失茂才。
無因陪祖奠,風壑寄余哀。
別向巴丘去,歸從浙水來。
絕憐三益友,高臥九泉臺。
清會成陳跡,明時失茂才。
無因陪祖奠,風壑寄余哀。
你離別后前往巴丘,歸來時卻從浙水那邊傳來噩耗。我十分憐惜你這位良友,如今卻長眠于九泉之下。往日美好的聚會已成過往,在這清明的時代失去了你這樣的賢才。我沒辦法陪在你靈前祭奠,只能把哀思寄托于風壑之中。
巴丘:古地名。
三益友:指正直、誠信、博學多聞的朋友。
九泉臺:指陰間。
清會:美好的聚會。
茂才:即秀才,后漢時為避光武帝劉秀名諱,改稱茂才,這里指賢才。
祖奠:出殯前設奠以告亡靈。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鄧友龍去世后,詩人為悼念他而作。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穩定,但友人的離世給詩人帶來巨大悲痛。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友人鄧友龍。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平實的語言表達深切哀思。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古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生命消逝的感慨。
萬丈游絲心不定。佛國仙山空泡影。人生原自要凄涼,春暮景。年時病。無奈衣輕愁緒重。天氣惱人嫌晝永。試問春歸誰餞送。江南江北起煙塵,風力猛。笳聲動。落日無言天入夢。
波面搖風暑氣微,禿巾來坐釣魚磯。相看月墮行人盡,只有流螢上下飛。
魂隔幽冥結墨緣,一丘環被亂松間。祗今誰識米家山。襟抱我猶能解漫,風流誰復可稱顛。獨將高致憶千年。
官閒日日逐樵蘇,心寄浮云樂有馀。谷口歸來身未倦,下簾細讀買臣書。王質當年底事癡,斧柯爛后覓歸蹊。君歌一曲下山去,不向仙人局上迷。
怪來何事不相容,久別那堪意氣慵。春到鶯聲求友切,齋懸榻影帶云封。蕭蕭華發還同社,渺渺蒼波任去蹤。松竹歲寒吾敢負,不妨時醉酒家傭。
初服能尋恨已遲,便如野鹿脫拘維。閒因解帶迎風處,凍憶穿靴立雪時。老守漁蓑隨分樂,古多蟬冕嘆機危。不知窮苦哦詩相,破帽從前略似誰。
鳳凰臺前看明月,姓名從此落人間。西風昨夜吹庭樹,又逐閒云過別山。
廬陵周愷文章伯,語語談君不易得。嗟余終日走風塵,到今未睹真顏色。聞君早歲抱奇節,胸中磊落太平策。玉龍霜冷光欲飛,蒼隼秋高影孤掣。交游四海多才杰,自合貢之天子闕。綵筆題詩衡岳云,畫船撾鼓西湖月。衣冠王謝自風流,賓客秦黃最超越。往年仗劍奮忠烈,戰袍紅濺猩鼯血。草檄未吐陳琳詞,種柳已近淵明宅。酒酣氣漲漱天風,一聲長嘯層崖裂。登山臨水憺忘歸,聽雨看云頗愁絕。茫茫世事應難測,英雄莫遣頭空白。寒盡春生刬雪霜,海闊天高排羽翮。何當攜手銅駝陌,蓬萊群仙朝帝側。醉浥溟波鲙六鰲,老懷浩蕩從君說。
孤琴巖壑晝陰陰,澗雨山風野水深。咫尺斷橋心萬里,美人家在翠微岑。
山風吹日晝陰陰,幾見松花落遠林??偸蛊彖夷軗Q世,仙人那得有機心。
濕熱燕南地,清涼山后天。陰陽難曉倒顛顛。宿業自牽纏。二載登程酷暑。終日無言無語。閑中功行未能圓。使我忘心堅。
門外行蹊落葉遮,西風寒入野人家。重陽日近秋光足,開遍閑庭帝女花。
群山瞰蘭江,臨流見城郭。薄暮亂啼鴉,遠近舟?泊。雞大日相聞,風土殊不惡??h邑無苛政,居民亦云樂。我來未遍游,登岸且盤薄。買得甕頭春,還舟慰寥落。
芳姿裊裊出晴波,煙破虛明照影娥。紫艷生香風自遠,紅酣吐暈日偏多。盈盈帝子來湘浦,脈脈天孫隔絳河。莫謂無情情亦在,休教解語動清歌。
野老驚傳得異姿,靚妝駢首照淪漪。暖風拍拍薰初醉,小雨涓涓洗更奇。云幄有情長遣護,化鈞隨力暗相滋。循良合見豐年兆,勝賞憐予已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