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韻答石秀才
幽軒返照可窗明,政用高談答晚晴。
共聽銅瓶秋雨急,不知石鼎曉云生。
清詩未讀心先醉,別日無多夢已驚。
聞道烏衣盛文史,祇愁異姓后宗盟。
幽軒返照可窗明,政用高談答晚晴。
共聽銅瓶秋雨急,不知石鼎曉云生。
清詩未讀心先醉,別日無多夢已驚。
聞道烏衣盛文史,祇愁異姓后宗盟。
幽靜的軒室有夕陽返照,窗戶明亮,正用高談闊論來回應傍晚的晴朗。一起聆聽銅瓶外秋雨急切的聲音,卻沒留意石鼎上曉云般的茶香已升起。還沒讀你清新的詩作,心已先沉醉,分別時日不多,夢卻已被驚醒。聽說你家族人才輩出、文史興盛,只擔心異姓之人后來破壞了家族的結盟。
幽軒:幽靜的軒室。返照:夕陽的余暉。
政:通“正”。
銅瓶:煮水的器具。
石鼎:煮茶的器具。
烏衣:烏衣巷,指代世家大族。
宗盟:家族的結盟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與石秀才相聚,在傍晚時分高談闊論,石秀才可能創(chuàng)作了詩作,詩人在交流中有感而發(fā)寫下此詩。當時或許社會相對穩(wěn)定,文人之間交流頻繁。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石秀才的情誼和對其家族文化的關注。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細膩,語言優(yōu)美。展現了文人之間高雅的交流和對家族文化傳承的重視,在文學交流方面有一定的價值。
花嶼月籠釣碣,柳店風搖酒旗。四十五春寒節(jié),一百六禁煙時。
誅茅搆館嵯峨里,覺與人間煙火異。山色入簾千古青,霞光繞棟半峰紫。香生雪案樹邊花,涼徹藜床巖際雨。夜半起看經與書,燈光直射斗牛渚。
俱言三歲苦,挨得幾番虛。鍊就玉圭字,磨穿鐵板書。莫非頭罪過,儻亦慧乘除。知汝能排遣,高譚且自如。
無晴無雨。小鳥分明籬上語。杯渡良難。賴有秋風送汝還。陂塘自遠。水花日炙紅生眼。鵝鴨休嘩。綠橘黃槐又一家。排空插漢。過雨涼添叢竹健。信步還休。丹殿朱幡在上頭。江云似火。染出幾枝花可可。吟袖飛香。秀句新傳到十方。
目極天涯鮮知己,平生襟抱為誰開。幾人白雪聯吟暢,三老蒼顏一笑來。雅韻松風如答和,晚晴梅月共徘徊。刊成江上詩鈔后,日日荒園坐嘯陪。
事遠難銘魏氏鐘,手栽猶見大夫松。未離故寢成新廟,且喜開門對一峰。顧我垣墉書闊略,勞君升降禮雍容。先朝遺俗吾鄉(xiāng)在,厚意深慚報莫從。
天地黯黲云氣繁,淤泥沒脛蝸書門。長安米升錢五百,忍饑茹芝誰綺園。濁醪梨棗亦易求,雞鳴檐溜還交流。親賓縱談天下樂,藜杖誰肯過蘇侯。古今浩浩多詩流,清辭麗句誰能高。大歷饑寒少陵杜,義熙歸去彭澤陶。半年京國囊無儲,飯我豆粥羹寒蔬。翻江黑雨彌兩月,卻憶溪翁留白魚。云壑布衣賢亦愚,玉階紫衣妾亦夫。書三十乘須飽讀,鵬九萬里從南圖。
以此振鈴伸召請,旋風連架打將來。大悲院里邏齋去,肘露皮穿可怪哉。
清樽泛流霞,一室生虛白。鹓雛棲高梧,空以腐鼠嚇。
月華如水,平沙似雪,雁唳過邊城。毳幕無眠,披衣佇立,玉粟乍寒生。憑誰訴,拂云堆畔,風露已三更。有限年華,無邊心緒,一夜故鄉(xiāng)情。
寒風吹雪黯虹霓,攘攘長街車漸稀。獨立話亭言已久,渾忘君在太行西。
作賦文心好,言詩雅道高。既能驚世眼,尤見戀僧袍。雁語占星斗,鼉行郁海濤。倘能修短札,寄我莫辭勞。
華鯨吼月,虛籟沈秋。裂破玄關了,隨流復入流。
飛瀑懸泉百丈,禪枝意樹千年。橋板遙通絕澗,藤蘿上合諸天。
槐薰忽送清商怨,依稀正聞還歇。故苑愁深,危弦調苦,前夢蛻痕枯葉。傷情念別。是幾度斜陽,幾回殘月。轉眼西風,一襟幽恨向誰說。輕鬟猶記動影,翠娥應妒我,雙鬢如雪。枝冷頻移,葉疏猶抱,孤負好秋時節(jié)。凄凄切切。漸迤邐黃昏,砌蛩相接。露洗馀悲,暮煙聲更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