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文父還醴陵
君家江西我江東,相望雖遠聲氣同。
一行作吏湖湘上,數面成親談笑中。
君思松竹行色動,我困簿領蜚塵蒙。
他時登高倘有賦,莫望江頭回鴈峰。
君家江西我江東,相望雖遠聲氣同。
一行作吏湖湘上,數面成親談笑中。
君思松竹行色動,我困簿領蜚塵蒙。
他時登高倘有賦,莫望江頭回鴈峰。
你家在江西,我家在江東,雖然彼此相隔甚遠,但志趣相投。你去湖湘之地為官,我們見過幾面后就像親人一樣在談笑中結下情誼。你思念家鄉的松竹,歸心已動;我卻被繁瑣的公文所困,沾染了塵世的紛擾。以后你登高如果有詩作,可別只望著江頭的回雁峰啊。
聲氣同:指志趣相投。
一行作吏:指去做官。
行色動:指有了歸鄉的念頭。
簿領:指官府的文書、檔案。蜚塵蒙:沾染塵世紛擾。
回鴈峰: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在湖南衡陽,相傳北雁南飛至此而止。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知,詩人與楊文父結識于湖湘之地,楊文父要回醴陵,詩人寫下此詩送別,可能當時詩人正忙于官場事務。
這首送別詩主旨是表達送別友人的情誼和對自身境遇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樸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之間的友情和生活狀態。
陶公隱柴桑,逸興托秋菊。采采東籬下,南山時在目。
君非避世者,愛菊如陶公。花開日延客,置酒三徑中。
花艷既驚目,酒香亦撲鼻。謂余能詠花,許向花前醉。
今年花信晚,十月始盛開。佳期誤重九,請罰酒一杯。
主人廣長舌,巧為花解說。此酒宜罰君,奈何輕晚節。
我時飲半醺,狂言乞紫云。不待主人諾,折歸遺細君。
昔者與孫吳,玩月城西亭。
蕭蕭天風來,萬里搖青冥。
寒空蕩圜魄,驚鳥群悲鳴。
明鐙曜曲房,淥酒凄以清。
短歌易慷慨,良時傷我情。
奄忽浮云馳,躑躅東南征。
光景不可駐,奔落如流星。
二子渺江湖,芳顏坐凋零。
四海何寂寥,獨處思平生。
惟我與君子,綢繆結至精。
遙夜命儔匹,羽觴羅中庭。
清淺河漢流,金波正泠泠。
濡翰發妙制,朱弦激新聲。
今日不為樂,別后徒屏營。
隨分作欄檻,松竹帶花柳。
四時面面看,百種日日有。
玩目必群卉,洗心付芳酒。
吾儕不改常,居閒簡可久。
滕王圖拓舊知名,道子揮毫倍有情。
緗帙風翻雙翅健,草堂衣拂六銖輕。
分來蔬葉都疑夢,幻出金泥欲化生。
不解凡胎經幾脫,筆花香靄墨池清。
黃鶴樓中吹笛罷,
洞庭湖畔醉吟馀。
劍光如寶無人識,
卻記榴皮幾字書。
將進酒,問青天。
富兒有酒不解飲,貧兒解飲腰無錢。
安得酒泉捲上天中央,四時盡傾瀉,令我四海共醉常陶然。
幾日西風滿槿楥,云羅萬里雁盤桓。
也知海國逢茲夕,遙望星河壓故園。
路入屏山秋曲折,月扶廊葉影潺湲。
一燈支起湖天夢,宿羽跳波故作喧。
誰知第七車中客,
天遣歸來助慶禋。
澹云微雨罨樓臺,三徑琴樽傍水開。
花木百年猶似舊,江湖二鳥恰同來。
討春尚有香車集,授簡欣看玉樹才。
更喜嘉禾詩畫客,北窗跂腳共徘徊。
君為青松枝,連蜷森百尺。
我為澗邊草,孤心盟白石。
澗草吐春芳,松枝孕寒碧。
出世為勞薪,在山守貞璧。
鴻鵠雙棲珠樹林,
朝來引翮別江潯。
閒鷗只解蘆花岸,
深愧相呼萬里心。
平明出去日斜回,
小立巖花澗草隈。
光景留連非我事,
此心曾點漆雕開。
往者紹興末,江淮聞戰鼙。
上流煩舊德,下客辱深知。
陳跡成今古,追懷每涕洟。
郎君雖不識,撫事亦增悲。
千燈一坐放光明,帝網交羅互不爭。誰與春風露消息,珊瑚枝上喚流鶯。
俯視東鄰桃李塵,婆羅高不問由旬。扳枝只為低垂手,肯傍人間欄檻春。
青天削出金芙蓉,每愛青蓮作句工。今日對花聊舉似,嫣然一笑領春風。
舊苑昌華吸紫氛,宮娃曾斗石榴裙。枝頭猶是英雄血,無奈流花不待君。
長林風起絮飛多,昨日朱顏鬢已皤。盡去尊前舞紅袖,好風容易醉中過。
入暮簾前風雪亂。似我離愁,掃卻還堆滿。
光景看看時序換。此身猶在天涯畔。
我愛梅花堪作伴。花卻無情,不把清香綻。
寒酒一尊燈一盞。迢迢枕上鄉魂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