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太夫人挽辭二首 其一
象服朝儀貴,封君國壤陪。從夫乘五馬,見子躡三臺。靜樹終難止,東波遂不回。棘欒吾相慕,行道有馀哀。
象服朝儀貴,封君國壤陪。從夫乘五馬,見子躡三臺。靜樹終難止,東波遂不回。棘欒吾相慕,行道有馀哀。
不除妄想不求真
大開寶藏施珠珍
窮士未諳門外立
黃金窟里作貧人
今古幾詩人,擾擾劇毛粟。
吾愛陶與韋,泠然扣冰玉。
大雅久不作,聞韶信忘肉。
求音扣寂寞,一嘆動鄰屋。
水風清鶴夢,月露洗蟬腹。
白頭兩遺編,吟唱心自足。
誰為起九原?寒泉薦芳菊。
歲歲逢春春可憐,
爭禁三起又三眠。
絲絲愁緒隨風亂,
濯濯豐姿著雨妍。
古渡欲牽游子棹,
離亭留贈旅人鞭。
一聲長笛河橋晚,
回首蒼茫幾樹煙。
故宮芳草在,
往事暮江流。
不有山農導我前
寺藏幽谷到何緣
人間舊歷將僧臘
松上欹巢是鶴年
大冶空名馀劫火
古泉清響落廚煙
此來暫了公家事
局促斜陽下嶺巔
一沐未還旬日謁,
片言敢折累年囚。
杜門莫羨過僧夏,
多雨方愁損麥秋。
儒林巨擘竹溪公,來憩棠陰訪老農。
劉子前身漢中壘,李侯今代柳南宮。
約靈澈共游林下,愛涅槃常坐塔中。
莫把兩賢儕一叟,彈冠不與掛冠同。
婆娑三老翁,
幻作山頭石。
仰面看青天,
去天不盈尺。
莆田鄣郡本同宗,更著深衣臭味同。
禿筆有天猶易補,孤燈無地可能容。
不趨宰相翹材館,寧糾諸侯泮水宮。
十載鳳池科尚在,已應一舉首登龍。
舊京喬木尚風煙,
回首滄桑益惘然。
蕭傅孤危全晚節,
靈均攬揆怨芳荃。
人珍遺墨皆千古,
公幸騎箕早十年。
愿比顧祠修故事,
歲時松下薦寒泉。
詩以道性情,不能掩其惡。
寧有市儈心,而慕高閑樂?
高言不宜俗,閑情始有托。
不高定不閑,有吟皆強作。
試觀古吟者,縹緗滿東閣。
掩卷論其人,桀桀盡雕鶚。
陸子勉氣骨,斯言真石藥。
與君溯風騷,勿使昔人怍。
昨日風寒今日晴,天知圣主視郊牲。鮮飆不動旌旗影,協氣潛諧鼓吹聲。入臘便驚春意早,向陽仍愛暖云輕。太平有象人心悅,昭格惟應在一誠。
深冬風雪轉新晴,車駕親臨大祀牲。節近土牛春有信,令嚴鐵騎夜無聲。龍樓日射金鋪麗,鳳纛云移翠羽輕。須信格天非異術,吾皇端拱久存誠。
五百風光巧作寒
晚春未可試衣單
只應殺氣迷關棧
便覺人情有兩般
東風吹雨灑蓬蒿,白漲秦淮息怒濤。萬國時清來玉帛,三邊塵靜返旌旄。上林春暖回青鳥,合殿香飄識袞袍。疏病豈堪供筆札,蓬萊宮闕入云高。
撇去桐江舊釣沙,遠承明詔拜京華。氣通重幄宮云潤,影轉孤棱苑日斜。雉尾新頒仙館扇,錦袍紅映杏林霞。璿霄補袞諸公在,容我狂吟天一涯。
今代昌黎伯,
琳宮尚陸沉。
極知延閣峻,
仍記掖垣深。
簡古元和樣,
精微正始音。
居然合廊廟,
過聽著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