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煥之求雙竹
結屋清江上,憐君雅趣深。
自移雙竹種,分得半簷陰。
特立夷齊節,相看管鮑心。
祇應風雨夜,聽此兩龍吟。
結屋清江上,憐君雅趣深。
自移雙竹種,分得半簷陰。
特立夷齊節,相看管鮑心。
祇應風雨夜,聽此兩龍吟。
在清澈的江邊建造房屋,憐惜你高雅的情趣如此深厚。你親自移栽了兩株竹子種下,讓屋檐分得一半的陰涼。竹子有著像伯夷、叔齊那樣特立獨行的氣節,你與竹子相看有著像管仲和鮑叔牙那樣的知心情誼。只應在風雨交加的夜晚,聆聽這兩株竹子如龍吟般的聲音。
憐:憐惜,這里有欣賞之意。
夷齊:指伯夷、叔齊,商末孤竹君的兩個兒子,他們互相謙讓君位,后隱居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被視為有氣節的典范。
管鮑:指管仲和鮑叔牙,兩人是春秋時期的好友,彼此相知信任。
祇應:只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卜煥之在江邊結屋并移栽雙竹,詩人被其高雅情趣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卜煥之的欣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卜煥之的高雅情趣和竹子的氣節。其突出特點是借竹抒情,以竹喻人。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傳統文人對高雅品格的追求。
諛如忠藎險如夷,暗有機權結主知。不是萬年公論在,弘為全智黯為癡。
像閣岧峣出翠陰,有人憑檻看嵩岑。方袍更語閩天舊,且取歸心付佛心。檻外風煙洛汝通,賓簪禪毳此相從。主人解選登臨地,數片秋天六六峰。
抽蔓類牽牛,含芳伍萱草。上上不知休,高柯厭纏繞。
翠華遙在鐘山側,五云松柏空愁色。長干街頭飛落花,秦淮樹上啼早鴉。雁門旌旗塞江口,蛾眉哭聲徹南斗。翩翩漁獵百草長,紫鱗白額隨龍驤。赤心將軍射雕手,馬上彎弓天子傍。京塵北風暗麟王,梨園子弟爭馳逐。彭蠡中丞思赤松,留都司馬哀黃竹。御苑朝天楊柳垂,錦纜牙檣那得知。寄書惆悵話王室,一夜秋風鬢欲絲。
少日雙眸炯動人,倚風回顧頰生春。無因暗滴相思淚,減卻秋波一半神。
日落泛澄瀛,星羅游輕橈。憩榭面曲汜,臨流對回潮。輟策共駢筵,并坐相招要。哀鴻鳴沙渚,悲猿響山椒。亭亭映江月,??出谷飆。斐斐氣羃岫,泫泫露盈條。近矚祛幽蘊,遠視蕩喧囂。晤言不知罷,從夕至清朝。
花壓帽,酒沾巾。天如處子地如賓。劈開千仞山埋怨,野鳥飛來為喚春。
冷艷疏香寂莫濱,欲持何物向時人。東風自是清狂手,辦作竹籬茅舍春。
僻厓仄徑未知還,云水蕭然意自閒。恥學低眉隨世態,獨留雙眼看名山。
家住箕山下,來往唯白云。若無巢許輩,此地誰為群。茅茨蔽風雨,琴書辭俗氛。庭前喬松樹,徙倚忘夕曛。段干過于避,介推何至焚。良友將遠適,安車與玄纁。人各自有志,不遣北山文。
浮云?稏卷晴疇,一目天隅盡好秋。路有醉人挑袯襫,邊無嘶馬趁兜鍪。開張葉氣憑弧矢,收拾豐年報冕旒。小小經綸已如此,不應留滯古梁州。
白發蓬松老古錐,諸方參遍也無疑。歸來穩坐尖頭屋,破衲蕭蕭識者誰。
一夕江楓樹,清霜葉葉流。紅令秋有色,黃使客多愁。鴻雁又將至,菰蔣何處求。無歸當歲暮,不忍寫離憂。
春風江上木蘭橈,路出城東五里遙。洞口白云封石柱,山頭流水隔仙橋。寰中造化誰陶鑄,詩里工夫費畫描。風景可人公事簡,何妨攜酒日相邀。
曠歲歡一遇,悵別還自知。池草萋已綠,遠游意多違。燕私阻晨夕,臨觴不能持。身非隨陽鳥,春來獨分飛。矯首望天末,風塵正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