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四十二首 其一一
寒食清明節,韶光映林樾。
垅上標墳人,眼中流出血。
生滅本無蹤,時人當自決。
君不見水潦曾經馬師踏,直至而今笑不徹。
寒食清明節,韶光映林樾。
垅上標墳人,眼中流出血。
生滅本無蹤,時人當自決。
君不見水潦曾經馬師踏,直至而今笑不徹。
在寒食節和清明節的時候,美好的春光映照在樹林和道旁的樹蔭間。田埂上那些給墳墓做標記的人,眼中悲痛得好像要流出血來。生死本來就沒有蹤跡可尋,世人應當自己去決斷。你難道沒看到水潦和尚曾被馬祖道一禪師踩踏,直到現在還笑得不停嗎?
寒食清明節:寒食節在清明前一二日,這兩個節日相近,都有祭祀、踏青等習俗。
韶光: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
林樾:道旁成蔭的樹。
垅:同“壟”,田埂。
標墳:給墳墓做標記等祭祀活動。
生滅:佛教用語,指事物的產生和消亡。
水潦:指水潦和尚,唐代禪僧。
馬師:指馬祖道一禪師,唐代著名高僧。
此偈頌作者可能是一位禪僧,創作時間難以確切考證。在當時佛教禪宗盛行,禪僧們常通過偈頌來表達對佛法、人生的感悟。這首偈頌可能是作者在寒食清明時節,看到世人祭祀的情景,由此引發對生死的思考并結合禪門典故創作而成。
這首偈頌主旨是勸人超脫生死的執著,以禪理看待生死。其突出特點是將現實場景與禪門典故結合,用簡單的語言表達深刻的禪意。在文學史上,它是禪宗文學的一部分,體現了禪宗文學通俗易懂又富含哲理的特色。
風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
菊花辟惡酒,湯餅茱萸香。
云入授衣假,風吹閑宇涼。
主人盡歡意,林景晝微茫。
清切晚砧動,東西歸鳥行。
淹留悵為別,日醉秋云光。
濟水出王屋,其源來不窮。洑泉數眼沸,平地流清通。
皇帝崇祀典,詔書視三公。分官禱靈廟,奠璧沉河宮。
神應每如答,松篁氣蔥蘢。蒼螭送飛雨,赤鯉噴回風。
灑酒布瑤席,吹簫下玉童。玄冥掌陰事,祝史告年豐。
百谷趨潭底,三光懸鏡中。淺深露沙石,蘋藻生虛空。
晚景臨泛美,亭皋輕靄紅。晴山傍舟楫,白鷺驚絲桐。
我本家潁北,開門見維嵩。焉知松峰外,又有天壇東。
左手正接z5,浩歌眄青穹。夷猶傲清吏,偃仰狎漁翁。
對此川上閑,非君誰與同。霜凝遠村渚,月凈蒹葭叢。
茲境信難遇,為歡殊未終。淹留悵言別,煙嶼夕微蒙。
寸祿言可取,托身將見遺。
慚無匹夫志,悔與名山辭。
紱冕謝知己,林園多后時。
葛巾方濯足,蔬食但垂帷。
十室對河岸,漁樵祗在茲。
青郊香杜若,白水映茅茨。
晝景徹云樹,夕陰澄古逵。
渚花獨開晚,田鶴靜飛遲。
且復樂生事,前賢為我師。
清歌聊鼓楫,永日望佳期。
黃鸝鳴官寺,香草色未已。同時皆省郎,而我獨留此。
維監太倉粟,常對府小史。清陰羅廣庭,政事如流水。
奉使往長安,今承朝野歡。宰臣應記識,明主必遷官。
塞外貔將虎,池中鴛與鸞。詞人洞簫賦,公子鵕鸃冠。
邑里春方晚,昆明花欲闌。行行取高位,當使路傍看。
常稱掛冠吏,昨日歸滄洲。
行客暮帆遠,主人庭樹秋。
豈伊問天命,但欲為山游。
萬物我何有,白云空自幽。
蕭條江海上,日夕見丹丘。
生事非漁釣,賞心隨去留。
惜哉曠微月,欲濟無輕舟。
倏忽令人老,相思河水流。
蘇君年幾許,狀貌如玉童。采藥傍梁宋,共言隨日翁。
常辭小縣宰,一往東山東。不復有家室,悠悠人世中。
子孫皆老死,相識悲轉蓬。發白還更黑,身輕行若風。
泛然無所系,心與孤云同。出入雖一杖,安然知始終。
愿聞素女事,去采山花叢。誘我為弟子,逍遙尋葛洪。
白首何老人,蓑笠蔽其身。避世長不仕,釣魚清江濱。
浦沙明濯足,山月靜垂綸。寓宿湍與瀨,行歌秋復春。
持竿湘岸竹,??火蘆洲薪。綠水飯香稻,青荷包紫鱗。
于中還自樂,所欲全吾真。而笑獨醒者,臨流多苦辛。
片帆浮桂水,落日天涯時。
飛鳥看共度,閑云相與遲。
長波無曉夜,泛泛欲何之。
此別不可道,此心當報誰。
春風灞水上,飲馬桃花時。
誤作好文士,只令游宦遲。
留書下朝客,我有故山期。
春臺臨永路,跂足望行子。
片片云觸峰,離離鳥渡水。
叢林遠山上,霽景雜花里。
不見攜手人,下山采綠芷。
古人已不見,喬木竟誰過。寂寞首陽山,白云空復多。
蒼苔歸地骨,皓首采薇歌。畢命無怨色,成仁其若何。
我來入遺廟,時候微清和。落日吊山鬼,回風吹女蘿。
石崖向西豁,引領望黃河。千里一飛鳥,孤光東逝波。
驅車層城路,惆悵此巖阿。
出郭喜見山,東行亦未遠。
夕陽帶歸路,靄靄秋稼晚。
樵者乘霽歸,野夫及星飯。
請謝朱輪客,垂竿不復返。
行人惜寸景,系馬暫留歡。昨日辭小沛,何時到長安。
鄉中飲酒禮,客里行路難。清洛云鴻度,故關風日寒。
維將道可樂,不念身無官。生事東山遠,田園芳歲闌。
東歸余謝病,西去子加餐。宋伯非徒爾,明時正可干。
躬耕守貧賤,失計在林端。宿昔奉顏色,慚無雙玉盤。
養德為眾許,森然此丈夫。放情白云外,爽氣連虬須。
衡鏡合知子,公心誰謂無。還令不得意,單馬遂長驅。
桑野蠶忙時,憐君久踟躊。新晴荷卷葉,孟夏雉將雛。
令弟為縣尹,高城汾水隅。相將簿領閑,倚望恒峰孤。
香露團百草,紫梨分萬株。歸來授衣假,莫使故園蕪。
秋砧響落木,共坐茅君家。
惟見兩童子,林前汲井華。
空壇靜白日,神鼎飛丹砂。
麈尾拂霜草,金鈴搖霽霞。
上章人世隔,看弈桐陰斜。
稽首問仙要,黃精堪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