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仙致政王修職挽詞
晦德香泉下,秋風知幾回。
襟懷如阮達,門閥自唐來。
立馬曾交語,寒蛩重一哀。
生前雙錦軸,亦足慰蒼苔。
晦德香泉下,秋風知幾回。
襟懷如阮達,門閥自唐來。
立馬曾交語,寒蛩重一哀。
生前雙錦軸,亦足慰蒼苔。
美德隱匿于香泉之下,秋風不知吹過了幾回。他的襟懷如同阮籍般曠達,家族門第從唐朝傳承而來。我曾勒馬與他交談,如今寒蛩聲更添一份哀傷。他生前留下的兩幅錦軸,也足以慰藉這蒼苔了。
晦德:隱藏美德。
阮達:阮指阮籍,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以曠達著稱。
門閥:門第閥閱,指世代顯貴的家族。
寒蛩:深秋的蟋蟀。
錦軸:這里可能指死者生前的書畫作品或榮譽憑證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王修職致仕去世后,詩人為表達對他的追思而作。當時可能社會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的某個階段,詩人與王修職有過交往,對其為人和家族有所了解。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致仕的王修職。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和用典,展現了逝者的品德和家族榮耀。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逝者的尊重。
乳竇濺濺通石脈,綠塵愁草春江色。
澗花入井水味香,疏香皓齒有余味,更覺鶴心通杳冥。
金笳悲故曲,玉座積深塵。
言是邯鄲伎,不見鄴城人。
青苔竟埋骨,紅粉自傷神。
唯有漳河柳,還向舊營春。
梨花雪壓枝,鶯囀柳如絲。懶逐妝成曉,春融夢覺遲。鬢輕全作影,嚬淺未成眉。莫信張公子,窗間斷暗期。
花紅蘭紫莖,愁草雨新晴。柳占三春色,鶯偷百鳥聲。日長嫌輦重,風暖覺衣輕。薄暮香塵起,長楊落照明。
碧草連金虎,青苔蔽石麟。
皓齒芳塵起,纖腰玉樹春。
倚瑟紅鉛濕,分香翠黛嚬。
誰言奉陵寢,相顧復沾巾。
鳴機劄劄停金梭,芙蓉澹蕩生池波。
神軒紅粉陳香羅,彎橋銷盡愁奈何,天氣駘蕩云陂阤。
平明花木有秋意,
淺草干河闊,叢棘廢城高。
白馬犀匕首,黑裘金佩刀。
霜清澈兔目,風急吹雕毛。
一經何用厄,日暮涕沾袍。
爽氣變昏旦,神皋遍原隰。煙華久蕩搖,石澗仍清急。
柳暗山犬吠,蒲荒水禽立。菊花明欲迷,棗葉光如濕。
天籟思林嶺,車塵倦都邑。诪張夙所違,悔吝何由入。
芳草秋可藉,幽泉曉堪汲。牧羊燒外鳴,林果雨中拾。
復此遂閑曠,翛然脫羈縶。田收鳥雀喧,氣肅龍蛇蟄。
佳節足豐穰,良朋阻游集。沉機日寂寥,葆素常呼吸。
投跡倦攸往,放懷志所執。良時有東菑,吾將事蓑笠。
搖搖弱柳黃鸝啼,芳草無情人自迷。
日影明滅金色鯉,
借問含嚬向何事,昔年曾到武陵溪。
王儉風華首,蕭何社稷臣。丹陽布衣客,蓮渚白頭人。銘勒燕山暮,碑沉漢水春。從今虛醉飽,無復污車茵。
箭下妖星落,風前殺氣回。國香荀令去,樓月庾公來。玉璽終無慮,金縢意不開。空嗟薦賢路,芳草滿燕臺。
寓賞本殊致,意幽非我情。
吾常有流淺,外物無重輕。
各言藝幽深,彼美香素莖。
豈為賞者設,自保孤根生。
易地無赤株,麗土亦同榮。
賞際林壑近,泛余煙露清。
余懷既郁陶,爾類徒縱橫。
妍蚩茍不信,寵辱何為驚。
貞隱諒無跡,激時猶揀名。
幽叢靄綠畹,豈必懷歸耕。
早辭平扆殿,夕奉湘南宴。
香兔抱微煙,重鱗疊輕扇。
蠶饑使君馬,雁避將軍箭。
寶柱惜離弦,流黃悲赤縣。
理釵低舞鬢,換袖回歌面。
晚柳未如絲,春花已如霰。
所嗟故里曲,不及青樓宴。
悠悠復悠悠,昨日下西州。西州風色好,遙見武昌樓。
武昌何郁郁,儂家定無匹。小婦被流黃,登樓撫瑤瑟。
朱弦繁復輕,素手直凄清。一彈三四解,掩抑似含情。
南樓登且望,西江廣復平。艇子搖兩槳,催過石頭城。
門前烏臼樹,慘澹天將曙。???飛復還,郎隨早帆去。
回頭語同伴,定復負情儂。去帆不安幅,作抵使西風。
他日相尋索,莫作西州客。西州人不歸,春草年年碧。
欲出鴻都門,陰云蔽城闕。
寶劍黯如水,微紅濕余血。
白馬夜頻驚,三更霸陵雪。
起來望南山,山火燒山田。微紅夕如滅,短焰復相連。差差向巖石,冉冉凌青壁。低隨回風盡,遠照簷茅赤。
鄰翁能楚言,倚插欲潸然。自言楚越俗,燒畬為早田。
豆苗蟲促促,籬上花當屋。廢棧豕歸欄,廣場雞啄粟。
新年春雨晴,處處賽神聲。持錢就人卜,敲瓦隔林鳴。
卜得山上卦,歸來桑棗下。吹火向白茅,腰鐮映赪蔗。
風驅槲葉煙,槲樹連平山。迸星拂霞外,飛燼落階前。
仰面呻復嚏,鴉娘咒豐歲。誰知蒼翠容,盡作官家稅。
仁祠寫露宮,長安佳氣濃。
煙樹含蔥蒨,金剎映zv茸。
繡戶香焚象,珠網玉盤龍。
寶題斜翡翠,天井倒芙蓉。
幡長回遠吹,窗虛含曉風。
游騎迷青鎖,歸鳥思華鐘。
云栱承跗邐,羽葆背花重。
所嗟蓮社客,輕蕩不相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