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鳴燕禮成貽解元諸友并呈通判寺簿兄及眾同官五首 其三
昔在馮當世,起家冠倫魁。
天衢躍群龍,轉見絕足才。
馳譽塞四海,致身近三臺。
凄涼城東宅,歲晚就蒿萊。
古來用武地,編簡委塵埃。
每見儒冠喜,況逢賢路開。
祝君如馮公,決科亦崔嵬。
終身可師法,正復在軻回。
昔在馮當世,起家冠倫魁。
天衢躍群龍,轉見絕足才。
馳譽塞四海,致身近三臺。
凄涼城東宅,歲晚就蒿萊。
古來用武地,編簡委塵埃。
每見儒冠喜,況逢賢路開。
祝君如馮公,決科亦崔嵬。
終身可師法,正復在軻回。
從前馮當世,出身便在同輩中奪冠。在朝廷的仕途上眾多才俊如群龍飛躍,更凸顯出他超凡的才能。他聲譽傳遍四海,官至接近三公之位。但如今他城東的舊宅卻一片凄涼,到晚年已長滿野草。自古以來的用武之地,相關典籍也被棄置蒙塵。我每每見到讀書人就欣喜,何況如今賢才晉升之路已開啟。祝愿你們如同馮公一樣,科舉高中。并且終身都能有值得師法的品德,就像孟子和顏回那樣。
馮當世:馮京,字當世,北宋大臣,連中三元。
冠倫魁:在同輩中奪冠。
天衢:指朝廷。
絕足才:超凡的才能。
三臺:三公,古代最高的官位。
蒿萊:野草。
編簡:典籍。
決科:科舉考試。
軻回:孟子和顏回。
此詩可能創(chuàng)作于科舉相關的燕禮之后。當時社會重視科舉,為國家選拔人才。詩人在這樣的背景下,借馮當世的故事激勵解元諸友,希望他們能在科舉道路上取得好成績,并保持良好的品德。
這首詩主旨是激勵解元諸友在科舉中取得佳績并成為品德高尚之人。其特點是用典恰當,以古喻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科舉和人才的重視。
胡郎坐胡床,卻發(fā)庾公興。冉冉南樓月,徐徐破殘暝。
誰述祈陽季子銘,鳳凰山下表佳城。一言難盡生前德,千載長留死后名。天賦顏回那在壽,淚于羊祜本無情。不知埋恨重泉里,宿草春風幾度生。
碧池懸帝闕,瓊島入仙家。洞口流云氣,星濤涌日華。桃源虛歲月,蓬海復塵沙。繡殿游天女,燕支映夕霞。
少室堪求道,明光可學仙。丹繪碧林宇,綠玉黃金篇。云車了無轍,風馬詎須鞭。靈桃恒可餌,幾回三千年。
寶月重輪麗虎闈,祥煙蔥郁繞黃麾。九秋沆碭平分日,萬國元良初度時。禮樂詩書俱習慣,圣賢仁孝況生知。八荒壽域從今啟,請為豐年上玉卮。朱芾皇皇問寢門,青宮喜氣滿乾坤。江清淮晏干戈息,淵默雷聲匕鬯尊。端冕常年親舉禮,遠庖此日剩明恩。直將三代齊長久,愿聽長沙賈誼言。
劍沙此去坐橫經,雪色梅花繞檻清。講罷更應明正學,宗家時訪李延平。
燈前細雨夜初闌,枕上聞雞夢轉難。壯節(jié)豈因今日改,旅懷才向故人寬。江天雨色連窗白,草樹風聲入室寒。景物已殊歸計遠,殘年飽飯共相看。
一路鈴鐘響不停,橫風吹斷曉煙青。崇樓俯瞰吞街市,巨艦高撐捫日星。可惜河山空大好,居然滄海又曾經。行人莫問中東事,怕有蛟龍出浪聽。
多情到了多病。
久客頗自厭,長歌胡不歸。束書方有適,捧檄定焉依。塵里音容改,山中信息稀。十年長漫浪,深覺負荷衣。
水流無限白云深,勝跡靈光古到今。第一溪山神卜宅,蕙肴椒酒萬家心。
仲氏日規(guī)池,泓渟復清泚。蘋末巽二風,斗間天一水。匯為感山澤,青山在其底。
鵑啼驚夢敧春枕,花落迎風打曉窗。攜杖攙先出城去,角聲吹月墮寒江。
九日清齋深憶君,往年曾共醉論文。篋中烏帽負黃菊,門外青山間白云。獨鶴依依何意舞,賓鴻渺渺幾時聞。黃金臺上一翹首,神駿惟應空冀群。
遺恨前朝事,吾來問水濱。乾坤存一旅,社稷有三臣。慘澹勤王志,間關護主身。至今厓畔石,風雨洗胡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