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景山程德紹視旱有詩成編
相隨騎尾紫游韁,各佩牛腰古錦囊。
過眼風煙都領略,聚頭燈火更平章。
鵲枝賦罷驕橫槊,蚓鼎聯成倦倚墻。
三讀軒渠仍伎癢,亦撩草夢到池塘。
相隨騎尾紫游韁,各佩牛腰古錦囊。
過眼風煙都領略,聚頭燈火更平章。
鵲枝賦罷驕橫槊,蚓鼎聯成倦倚墻。
三讀軒渠仍伎癢,亦撩草夢到池塘。
大家騎著馬相隨而行,韁繩紫亮,每個人都佩著像牛腰一樣大的古錦囊。一路上的風光都盡情領略,晚上聚在燈火旁品評詩作。有人賦完像曹操橫槊賦詩般的佳作而得意,有人聯完詩后疲倦地倚著墻。我讀了三遍后歡笑起來,也手癢想創作,連夢里都想到了謝靈運‘池塘生春草’那樣的詩句。
紫游韁:紫色的馬韁繩,代指馬。
牛腰古錦囊:形容裝詩稿的錦囊很大。
平章:品評、評論。
鵲枝賦罷驕橫槊:化用曹操橫槊賦詩的典故,形容作詩得意。
蚓鼎聯成:指聯詩。
軒渠:歡笑的樣子。
伎癢:指人有某種技能,遇到機會極想施展。
撩草夢到池塘:化用謝靈運‘池塘生春草’的典故,指想寫出好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與趙景山、程德紹一同去視察旱情時,眾人吟詩成編,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面臨旱災,而文人之間仍有吟詩交流的雅興。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與友人視旱時吟詩的經歷,突出文人雅集的歡樂。其特點是善用典故,生動展現活動場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
野馬不豢食,疆受組與羈。低頭衡軌下,各自東西馳。秦人任法令,斬艾尊君師。六合始一家,恩愛巳乖離。一旦山東客,揭竿以為旗。叫呼驪山徒,天下響應之。素車拜軹道,誰復為嗟咨。
楚制新成借女工。唐溝故事委流紅。杏花飄后天無雨,燕子歸時地有風。春黯黯,話匆匆。長眠人與不眠同。迎神已辦千場醉,破夢誰能一笑逢。
霽日檐牙落,光風瓦上生。草晴跳蚱蜢,花暖困貍狌。
凝塵欲滿讀書窗,忽有瓊花對小缸。更喜風流好名字,百金一朵號無雙。
寥亮度弦管,笑語集簪纓。又逢華旦爭慶,豪杰為時生。猶對中秋月影,漸放重陽菊蕊,萬寶正西成。爽氣知多少,天賦滿襟靈。擅詞華,追鮑謝,踵斯冰。入趨禁近,出鎮藩輔早辭榮。休戀平湖佳致,好為蒼生重起,歸去侍宸庭。一德及元□,千載致升平。
漸覺江天遠,難逢故國書??赡軣o往事,空食鼎中魚。
先施恩典未輕訶,喜樂平安賜與多。神旨今教心殄瘁,平波生變卻因何。
何事虛齋里,猶分苜蓿盤。高林容偃蹇,眾翼避扶摶。黑夜文星動,青天劍氣寒。終南山正好,那得悔儒官。
兵氣擁寒早,連云幕地陰。干戈真養拙,文酒漫棲尋。備歷多憂日,空馀無住心。芭蕉隔窗雨,撩得短長吟。
小院東風去住中,春愁元不隔簾櫳。自家顏色凋零盡,卻對花枝惜墮紅。
昔聞南溪名,今識南溪路。去城不十里,今我來何暮。
月白際高天,波明滅遠川。風聲羌管細,星影酒杯圓。去雁穿云幕,驚鷗響荻鞭。將軍占破敵,太白更西邊。
誰言我久賤,明時已叨祿。誰言我苦貧,空倉尚余粟。辭闕是引退,還鄉豈遷逐。舊宅一架書,荒園數叢菊。俗緣任妻子,家事煩僮仆。性懶宜早閑,何須暮年促。猶著朝士冠,新裁野人服。杯深午醉重,被暖朝眠熟。旁人笑寂寞,寂寞吾所欲。終老亦何求,但懼無此福。功名如美味,染指已云足。何待厭飽余,腸胃生疢毒。請看留侯退,遠勝主父族。我師老子言,知足故不辱。
綠陰庭院晝沈沈,哽咽蟬聲助苦吟。戰北夷吾非是怯,傳經劉向亦何心。燈前群從能分韻,眼底誰人利斷金。莫怪秋來少飛雁,長安西去塞云深。
別駕聲名遠,先生節行尊。百年耆舊盡,二老典刑存。已返遼城鶴,難招楚客魂。人間留翰墨,不獨重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