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史伯強
金陵望京江,與子俱異鄉。
以膠投漆中,非子吾誰望。
平生山林愿,兒乳寧可斷。
招子獨不來,同誰弋鳧雁。
乖離念存沒,一飯再三歇。
往者十年夢,在者千里別。
寄聲問平安,此去何時還。
熾火暖濁酒,此盟安可寒。
金陵望京江,與子俱異鄉。
以膠投漆中,非子吾誰望。
平生山林愿,兒乳寧可斷。
招子獨不來,同誰弋鳧雁。
乖離念存沒,一飯再三歇。
往者十年夢,在者千里別。
寄聲問平安,此去何時還。
熾火暖濁酒,此盟安可寒。
我在金陵眺望長江,和你都身處異鄉。我們的情誼如膠投漆般深厚,除了你我還能指望誰。我平生向往山林生活,這種念頭就像孩子吃奶的需求難以斷絕。邀請你你卻不來,我和誰一起去射獵鳧雁。分離后惦念著彼此的生死,吃一頓飯都要再三停下思緒。過去十年的過往如夢,如今還在世的我們卻遠隔千里。我托人問候你是否平安,你這一去什么時候回來。我用熾火溫著濁酒,我們的情誼之盟怎可冷淡。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以膠投漆:比喻情意相投,親密無間。
弋:用帶繩子的箭射鳥。
乖離:分離。
存沒:生死。
寄聲:托人傳話。
寒:冷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知詩人和友人都在異鄉。可能當時社會處于動蕩或相對穩定但人們生活漂泊的時期,詩人在異鄉思念友人,于是寫下此詩表達情誼和思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與牽掛。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樸實的語言和日常的敘事展現深厚情誼。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古人之間純粹的友情。
秋復秋。愁倍愁。為卻多情說盡愁。莫愁休未休。
休未休。愁莫愁。盡說情多卻為愁。倍愁秋復秋。
梧梢掛月,繡戶生寒,西風又添愁戚。病與秋深,一縷懨懨氣息。
檐前琮琤碎玉,更空階、蟲聲暗急。撇得我,恁憔悴、自已鏡中難識。
夢里分明歡笑,香肩憑、顛倒鬢釵偷摘。忽被風驚,倩影和燈吹黑。
又是打窗微雨,向芭蕉葉上頻滴。欹著枕,把淚兒、揾住怎得。
春如海。衰桃斜映西窗外。弄影人無奈。
剃裊金蟲暗墜,衫鎖珠蕤未解。綠遍宜男愁不采。
蝶繞湘裙帶。
數重花幔穿金縷。縷金穿幔花重數。愁處是高樓。樓高是處愁。
鳳釵橫壓夢。夢壓橫釵鳳。通夢兩心同。同心兩夢通。
桃花落盡梨花老,又是一年春事了。怨他風雨不關情,粉白嫣紅都未掃。
人生總是歡娛少。醉里何堪歸夢杳。只今明月照空庭,唯有枝頭蝴蝶惱。
錦鴛文印檀霞枕。枕霞檀印文鴛錦。蛾黛蹙愁多。多愁蹙黛蛾。
院深喧語燕。燕語喧深院。長若杜蘭香。香蘭杜若長。
暖日烘簾,睡起拋殘繡。衫薄不勝寒,乍朦朧、楚腰如柳。
重開鸞鏡,扶起半欹鬢,香痕透。眉痕瘦。都付紅酥手。
閑愁慣惹,脈脈頻回首。新種合歡花,愛看他、倚殘羅袖。
思尋舊夢,勾引是東風,燈昏候。啼鵑又。吹落巫山后。
記年時、荔枝香里,深紅一片成陣。迎風浴露精神爽,誰似阿嬌豐韻。黃昏近。望翠幕玳席,粉面云鬟映。嬌波微瞬。向燭影交相,歌聲閑繞,私語畫闌并。佳期事,好處天還慳吝。鶯啼燕語無定。一輪明月人千里,空夢云溫雨潤。蕭郎病。恨天闊鴻稀,杳杳沈芳訊。日長人靜。但時把好山,學他媚嫵,偷就眉峰印。
恰回午枕自華胥,忽得周郎一紙書。 江上春風能幾日,莫教門外柳蕭疏。
井梧簌簌飄黃葉。露濕寒螀泣。炎天日日盼秋風。怎到秋來蕭瑟、更愁儂。
憑高幾度空懷遠。搖落情何限。斷蓬心事有誰知。除向天孫相訴、有憐時。
花漸放,睡初濃。啼鳥枝頭啄小紅。拈筆欲消春晝永,冰花還在石虛中。
梅落繁枝千萬片,猶自多情,學雪隨風轉。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無限。 樓上春山寒四面,過盡征鴻,暮景煙深淺。一晌憑欄人不見,鮫綃掩淚思量遍。
花前失卻游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
滿目飛明鏡。憶年時、呼朋樓上,暢懷觴詠。圓到今宵依前好,詩酒不成佳興。身恰在、燕臺天近。一段凄涼心中事,被秋光、照破無余蘊。卻不是,訴貧病。 宮庭花草坦幽徑。想夜深、女墻還有,過來蟾影。千古詞人傷情處,舊說石城形勝。今又說、斷橋風韻。客里嬋娟都相似,只後朝、不見潮來信。且喜得,四邊靜。
西北有神州。曾倚斜陽江上樓。目斷淮南山一抹,何由。載淚東風灑汴流。 何事卻狂游。直駕驢車渡白溝。自古幽燕為絕塞,休愁。未是窮荒天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