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山寺和宗禪師四季詩 春
但聽清圓不覺喧,松床紙帳坦便便。
草深雉子爭烘日,樹暖蜂鶵懶趁煙。
無事石頭頻打睡,有時村店暫逃禪。
尋花問柳山前后,隠隠鐘聲暮已傳。
但聽清圓不覺喧,松床紙帳坦便便。
草深雉子爭烘日,樹暖蜂鶵懶趁煙。
無事石頭頻打睡,有時村店暫逃禪。
尋花問柳山前后,隠隠鐘聲暮已傳。
只聽著清脆圓潤的聲音并不覺得喧鬧,我在松木床和紙帳中坦然安睡。草叢深處小野雞爭著曬太陽,樹間暖和蜜蜂幼崽懶得追逐煙霧。沒事時常常在石頭上打瞌睡,有時到村店暫時逃離禪修生活。在山前后尋覓花草,不知不覺隱隱約約的鐘聲傳來,天色已到傍晚。
清圓:聲音清脆圓潤。
坦便便:形容坦然安適的樣子。
雉子:小野雞。
蜂鶵(chú):蜂的幼崽。
逃禪:逃避禪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銀山寺與宗禪師交流期間,被山寺春日的寧靜與生機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來表達自己閑適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寺春日生活,突出閑適、寧靜的特點。其以清新自然的筆觸展現生活場景,在同類描寫山寺生活的詩詞中有一定特色,體現了詩人對這種生活的向往與沉醉。
大理曾懸一黍珠,六丁收拾入蓬壺。閭閻共記神仙境,官府堪徵郡邑圖。梵氣何時重結構,故基此日尚虛無。甘棠數畝春陰近,借與西坡辟谷癯。
濡跡古梁郊,托茲洪河疆。流景逝不處,眾草忽巳霜。玄云駭崇原,鳴風激空桑。侯予竟此夕,念獨涕沾裳。人欲天必從,神交詎無方。解襟即幽寐,執袂奉顏光。道暌未終巳,舒體各異鄉。鳴雞在東壁,薄月鑒空床。精誠諒有合,暫違寧詎傷。
膻羊腥犬沸中原,五岳之中四岳昏。節義衡山獨不辱,萬年千載戴明恩。
深山幽谷鳥相呼,松石玲瓏秀氣殊。應是昨宵天女過,千紅萬紫散云衢。
花開陌上任清狂,自信人間有暖涼。君寄小詩驚節至,于無人處看斜陽。
天父晨興未出房,君王忍冷立風廊。忽然鳴蹕珠簾捲,萬歲聲傳震八荒。
束裝駕言邁,未知向誰是。此中有真辯,而不關譽毀。斯道大路然,驅車獨行爾。冷煖還自知,今人自羅綺。
中流幾覆程夫子,何況白沙門下人。賢輩何曾負天道,老夫正自怪江神。仁義幾回驚闊論,利名何處不通津。祗應歸拜庭闈日,棄置艱難不肯陳。
治郡年才半買臣,青春天上送麒麟。鼎來好事由陰德,曾活澄江十萬人。相門佳氣夜蔥蔥,早已憑熊更夢熊。二十此郎作文賦,乃翁仍是黑頭公。升平重見上元天,簫鼓聲中璧月圓。惟有高門更多喜,金盤分送洗兒錢。積善懸知慶有馀,芝蘭袞袞秀階除。紫陽一滴泉源遠,早聘名儒授四書。
故友墳前草不春,高風臺上聚星辰。翰林小記如冠冕,閤老遺書絕后塵。自愧不才難接武,多君高誼許為鄰。會須相伴朝京闕,更有秦郎最可親。
地藏堂中坐,天鵝嶺下行。
林居絕輪鞅,獨酌形亦忘。百年會衰朽,一室任荒涼。寤寐友千古,游心見羲皇。所以陶潛翁,頹然臥柴桑。
煙浦綠迢迢,離人酒易消。路分京口樹,帆度月中潮。夜靜聞清柝,風寒試黑貂。漢家方討虜,好事霍嫖姚。
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
十里沙津綠樹涼,長紅小白粲林塘。今年分外春光久,四月幽花夾道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