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使制置閣學蕭公挽章 其二
陜服它時帥五侯,盡心分主顧西憂。
為民發廩成歸節,揖盜開關記釋謀。
澤施生人追灌口,法垂當世說遨頭。
華陽舊志今誰續,巷祭余哀可見收。
陜服它時帥五侯,盡心分主顧西憂。
為民發廩成歸節,揖盜開關記釋謀。
澤施生人追灌口,法垂當世說遨頭。
華陽舊志今誰續,巷祭余哀可見收。
蕭公曾在陜西統領眾將,盡心盡力為君主分憂西部邊患。他為百姓開倉放糧后載譽而歸,曾用謀略打開城門招降盜賊。他的恩澤施于百姓,可與李冰在灌口的功績相媲美,他的法度流傳當世,被人們稱作遨頭。華陽舊志如今誰來續寫,從街巷祭祀的余哀中可見百姓對他的追思。
陜服:指陜西地區。五侯:泛指眾將領。
分主:為君主分憂。西憂:西部邊境的憂患。
發廩:打開糧倉發放糧食。歸節:載譽而歸。
揖盜開關:打開城門招降盜賊。釋謀:運用謀略。
灌口:指李冰在灌口治水,造福百姓,這里將蕭公恩澤與李冰相比。
遨頭:宋代成都知府出游時的稱呼,這里指蕭公法度流傳。
華陽舊志:古代記載華陽地區的志書。
巷祭:街巷中祭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蕭公應是一位有重要功績的官員,可能在陜西任職時為國家和百姓做出諸多貢獻。詩人在其去世后,通過此詩表達對他的追思與贊揚,當時社會或許重視官員的政績和對百姓的恩澤。
此詩主旨是贊頌蕭公功績,哀悼其離世。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以具體事跡展現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從側面反映當時對官員功績的重視和百姓的情感。
比翼雙飛宿上林,流蘇掩映合歡衾。香奩賦就憐蘇蕙,織出回文寄錦心。
世態看來熟,浮生何苦忙。好花供老眼,佳茗刷枯腸。池上紅鴛并,簾前紫燕翔。不如來飲酒,高臥北窗涼。
群季追歡興不孤,芳園嬌鳥喚提壺。名花自種還同賞,家醞新篘不待沽。素魄影邊添蠟燭,綠茵深處布氍毹。可能后會頻相覓,長愿高陽作酒徒。
客亭南北厭飄零,尚喜揚鑣過故城。桐葉不堪追往事,泥丸尤足見民情。青山閱世幾興廢,白塔向人如送迎。佇立夕陽無限思,西風禾黍動秋聲。
庭前一梨樹,日夕數蟬來。為我作長嘯,馀聲似有哀。風多時斷續,秋盡復徘徊。玄鬢蕭蕭影,休令落葉催。
燕子歸期近,吾今亦得歸。烏棲一枝穩,何必更高飛。
丹墀上颯沓,玉殿下趨鏘。逆轉珠佩響,先表繡袿香。裾開臨舞席,袖拂繞歌堂。所嘆忘懷妾,見委入羅床。
眼中誰劣更誰優,只有倥侗一境幽。久籍琢磨真杰出,重勞標榜愧名流。還期洛社同方駕,何必騷壇嘆遠游。今日斯文張主在,恐無東野莫低頭。
遏云清曲累明珠,可是佳人獨立馀。延年妹比昭陽燕,西子人看鏡浦蕖。內院新妝應墮馬,湖州水戲定沈魚。近聞劍氣新雄舞,?得還來助草書。
前輩風流遠,惟公尚復存。此心無限量,所得有淵源。眷獎深宸扆,聲名重諫垣。平生經世志,已矣復何言。壯歲從澹泊,猶馀味道心。今朝嘆流落,羈旅老侵尋。庾嶺暮云合,釣臺秋水深。向來游歷處,千載只如今。憲府叨新渥,京華會卜居。迂疏慚瑣瑣,許與獨渠渠。酬唱看遺墨,漂零送輤車。他年桐水上,雪涕更躊躇。
奇石嵌空勢,連山多崩奔。至此險亦止,截然當海門。千尺無迂回,古色雨露痕。俯映寒流急,驚浪相吐吞。近水乃巖之,海氣通云根。欲尋杳無路,藤蘿不可捫。徘徊蕩舟去,蘆葦泊荒村。
孑立中宵客久吁,折花騎射兩空圖。南山馬廢耽香蟻,鷗鷺緣慳泣鷓鴣。欲借金風乘白羽,奈生威屑滯青襦。深酲或可忘前事,風柝聲中夢五湖。
四壁圖書靜不嘩。里湖深處隱人家。斑衣自斗百家彩,烏帽親裁一幅紗。新釀酒,旋烹茶。半溪霜月正梅花。前庭手種紅蘭樹,看到春風第二芽。
鄉里衣冠后,如君豈乏賢。分符初一命,飛舄已三遷。綠鬢神明宰,丹心日月懸。海波長愿息,澤為圣人宣。
淺白深紅開合歡,絲絲香雨晝難干。直須一日三百盞,無那東風十二欄。水上新傳錦字艷,樓頭長怨玉簫寒。可憐春色隨花盡,留興還應帶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