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劉后村梅花百詠 其六十九
寶絡珠瓔佛子龕,荒原斷澗隱君庵。清言悟法無人會,時有游蜂細細參。
寶絡珠瓔佛子龕,荒原斷澗隱君庵。清言悟法無人會,時有游蜂細細參。
邵陽府第之西,湖山之東,耽耽大廈磨蒼穹。
賢哉鄭侯為棟隆,朝夕思政于其中。
取君子之九思以謹行,取季子三思以盡忠。
及思治道貴清靜,又效曹參舍蓋公。
之子于歸筑百堵,已見豐年詠華黍。
周公待旦復何為,贊贊宣王之復古。
恭覽新詩清徹骨,揮毫落處耀名山。
寒蹤久已知恩地,杖屨今朝得喜攀。
翳雨堙風遮遠目,等閑軒豁為誰開。
天公豈是藏幽景,留待使君持節來。
錦官東郭大蘭若,眼明見子長廊下。
春風二月白帝城,一笑相逢手重把。
羨子遠引如孤鵠,顧我低摧真病馬。
碧山紅塵不同調,底事胸懷兩傾寫。
幽尋勝踐我亦喜,夢魂已落瀟湘野。
扁舟躡子尚可期,幸有此身閑似社。
出門風喧號,半道雨飄灑。
行役已堪厭,投宿小蘭若。
蔥籠林樾中,一徑僅容馬。
古屋數十椽,佛事走村社。
王趙兩故人,清詩壁間寫。
讀徧已曛黑,尚有相送者。
見可逞雄辯,????欲唇哆。
伯威弄長笛,哀音振原野。
子仁喜捷敏,德常號醇雅。
來共一夕寒,罇酒肯屢把。
明朝定西去,山路泥沒踝。
此地當回首,想見煙苒惹。
平生受性僻,所至徒侶寡。
因詩記離憂,踟躕孤燈下。
半生岷山下,心與岷山親。
幾蠟登山屐,不作山間人。
茲游愜所愿,晴暄送余春。
山意欲相招,縷脈就我陳。
同行二三友,懷抱無一塵。
久矣煙霞癖,佳哉笑語新。
歲華迫人老,世故遣人嗔。
努力造窮絕,樂事當及辰。
亂花翻陣雨,飛絮轉輕毬。別思昏如醉,征鞍挽不留。
職循今列郡,秩視古諸侯。當代人爭仰,惟公政最優。
洋川佳景物,勝跡舊經游。未定中原擾,猶懷傍塞憂。
九重爰錫命,千里藉承流。德逐祥云偃,恩隨瑞靄浮。
帶刀還隴畝,挾纊動貔貅。烽柝開邊月,犂鋤慶麥秋。
二天舒士氣,五袴沸民謳。虞氏三年考,河南第一州。
霜臺方薦墨,黼座想凝旒。早晚頒綸綍,東西走置郵。
遲遲姑去魯,幾幾定歸周。明月湖光遠,凌云氣象幽。
煙波浮畫鹢,雪浪遶烏牛。好逐桃花漲,輕飛竹葉舟。
徑歸調玉鉉,莫待覆金甌。賤吏傷萍梗,終年仰庇休。
龍門曾御李,驥坂會依劉。不作癡兒女,孜孜話別愁。
槐蔭參差日轉廊,時看野鳥下橫塘。
閑窗綠映筼筜浄,流水紅浮菡萏香。
座有琴觴真道院,徑通花木似禪房。
文楸珍簟疏簾里,與子同消夏日長。
路轉層岡十里余,武陵傳者亦難如。
昔年煉藥仙人室,今日餐霞道士居。
洞外蟠花開錦繡,巖前石溜漱瓊琚。
猗歟靈氣為時雨,可惜圖經闕不書。
山邑無郵傳,農夫半甲兵。
石橋橫斷岸,草徑入荒城。
聞道甘泉駕,將臨細柳營。
風塵何日靖,留眼看升平。
兀坐起往念,新愁忽來侵。
鬰鬰不自怡,開尊獨盈斟。
舉杯對孤影,浩蕩生幽襟。
百慮遂消散,無復縈我心。
修篁爾何情,風中來清音。
不覺日已晏,四面山沈沈。
超遙醉中適,頹然忘古今。
染翰記所寓,音屬自成吟。
舊已元樞幕,今猶大將牙。
恩威伸六詔,封域總三巴。
早晚看鳴佩,軒翔入判花。
不妨乘駟馬,上冢一還家。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循環逆順數將來,數到未來無盡日。
因七見一,見一亡七。
踏破太虛空,鐵牛也汗出。
絕氣息,無蹤跡。
隆然新堂,治所中間。江嶺環匝,州瘠以寒。
吾氓蚩蚩,吏有奪欺。侯登新堂,來輯來綏。
新堂隆然,侯遠近望。力紓吾氓,俾獲其仰。
瘠吾與食,寒吾與纊。導爾嬉娛,廢爾凄悵。
堂富眾產,左右后前。沼魴嶼鳥,春棠夏蓮。
莫莫者葛,蔭五畝余。爾動爾植,其寧爾居。
侯?新堂,賓僚接席。觀者墻立,垂髫戴白。
歌鐘既合,手之舞之。祝侯壽考,與江嶺期。
生緣墮城市,日與塵坱俱。
豈無青霞志,不得閑須臾。
李君實吾黨,半歲相招呼。
今晨始能來,羞汗先霑濡。
奇峰出天半,虎據東一隅。
絕頂所見異,眾山巧奔趨。
危坐送落日,萬象爭環鋪。
隱公老益壯,我亦窮而迂。
同行二三友,文采得自娛。
少待月波上,歸騎當徐驅。
醉中語黃冠,此心何時刳。
處世常多憂,政坐口復牽。誰能百無營,飲露如寒蟬。
原野足餓殍,山澤漫臞僊。作計苦不早,身窮乃怨天。
劉石擾河洛,孝孫方南遷。庇無一區宅,耕無一畝田。
牛車不自救,枯骸枕道邊。君看董與葛,見幾預著鞭。
智慮故不同,禍福仍相懸。關輔已荊棘,江淮復戎旃。
吾生亦可料,速辦買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