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臣和巴字韻見遺復次韻
獨鶴投林畏莫鴉,向時入蜀強劉巴。
瘴鄉自古難為客,老境無人不念家。
一飯肯來從我覓,百錢何惜為君叉。
粗繒大布差安穩,莫學渠儂戲虎牙。
獨鶴投林畏莫鴉,向時入蜀強劉巴。
瘴鄉自古難為客,老境無人不念家。
一飯肯來從我覓,百錢何惜為君叉。
粗繒大布差安穩,莫學渠儂戲虎牙。
孤獨的仙鶴飛入樹林害怕暮鴉,從前入蜀的劉巴是勉強前往。這瘴氣彌漫的地方自古就難讓客居者適應,人到老年沒有誰不想念家鄉。你若肯來我這兒吃頓飯,我怎會吝惜百錢來招待你。粗布衣服倒也過得安穩,別學那些人去冒險爭斗。
獨鶴:孤獨的仙鶴,象征高潔之人。畏莫鴉:害怕暮鴉,暮鴉可能象征世俗的干擾。劉巴:三國時人物,入蜀事劉備。瘴鄉:指有瘴氣的地方,多為偏遠之地。一飯:一頓飯。百錢:少量錢財。粗繒大布:粗布衣服。渠儂:方言,指他人。戲虎牙:比喻冒險爭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瘴鄉”可推測詩人可能身處偏遠、環境不佳之地。或許是在客居他鄉、年老之時,感慨生活的不易和對家鄉的思念,從而寫下此詩勸勉友人。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客居的感慨和思鄉之情,同時勸人安穩生活。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實心境。
卜居為愛龍山好,薜荔陰連湖上村。海日帆檣動書牖,天風鵝鸛到柴門。清時定許潛夫遠,散地還知靜者尊。聞道平生謝太傅,東山臥席未教溫。
八座今何限,千秋幾盛名。存為世大老,沒可鄉先生。蘭玉紛堪植,蘋苕薦匪輕。春寒介山廟,遼寂暮云橫。
積雨夏猶寒,池塘入夢殘。一燈思舊事,萬里祝平安。向荷關懷切,其如再會難。懸將清健影,聊作對床觀。
武夷之峰三十六,丹崖翠削駭心目。干牛合斗燦星分,瞰越窺吳橫地軸。日照晴霞裂錦文,紫芝玉樹生氤氳。中有仙人搖白羽,散發赤腳踏青云。一峰嵂兀名大王,金光晝現色煌煌。玉女姣好備灑掃,巍峨列侍君之旁。吹篪擊鼓挾白虎,碧玕之管鳴笙簧。念此何時縱長駕,飄然頓足山之下。便將羽袖拂流霞,更得神漿消永夏。幔亭之宴者誰尊,知是神仙第幾孫。九曲寒流宜沐發,為我東歸具玉盆。
岡城幾歲歌鐘地,此日香花勝事新。曾識主人池上水,再逢公子竹林春。干戈過后悲存歿,巖壑當前孰幻真。野鶴何心細擇木,為憐松柏長荊榛。
竇行臺。去不回。
舌存知世禁,身在且桓槃。難借上方劍,空留柱下冠。月明那愧影,天闊且飛翰。細誦伐檀句,猶知畏素餐。
解鞍蕭寺憩清幽,睡里忽聞黃栗留。驚破夢魂何可恨,得知身在浙江頭。
城南家訓不籯金,曾共青燈課夜吟。往行二劉元作則,后人六藝盡師心。經傳鄉派源流遠,詩到孫枝志思深。玉潤風流今鮑叔,卜鄰佳處到于今。
割肉猶堪遺細君,緇衣雅近石榴裙。篷窗靜賞中秋月,書幌香霏午夜云。衛國魚軒歸宋子,長安雁塔失劉蕡。井梧搖落涼風起,薊北江南勞燕分。
來日大難,痛心疾首。今日為樂,莫懲其后。大難如何,昊天不嘉。吉兇有時,人莫之知。鹿之游斯,在彼中野。庖人調和,將以為脯。翩翩白龍,好是魚服。豫且射之,載中其目。少康出畋,不復其舍。戎王朝臥,乃縛尊下。式戒在始,式備在終。匪戒匪備,害于其躬。天命戾止,匪夙則莫。勉爾在位,無俾天怒。
舍人縳屋水南村,何似柴桑舊里門。酒熟隔籬呼野老,吟馀埽葉臥松根。飧英自可撐腸腹,種竹還看長子孫。誰向糾紛談吏隱,巳將幽意屬琴尊。
新除博士南京去,一騎迢迢發薊城。久別未忘鄉里意,相逢不盡故人情。夕陽紅樹孤帆影,野水寒云落雁聲。職教成均知不忝,深期作育贊皇明。
滿林松竹翠交加,路過衡陽得幾家。門傍粉墻人寂寂,一陂春水數株花。聽徹山雞喚雨聲,東風未肯放新晴。行人莫嘆泥涂苦,且幸田家得水耕。風著征裘怯晚寒,一番春事在征鞍。羞聽后騎鳴笳鼓,贏得兒童夾道看。
婁港蒙沖發,開帆駕海濤。揮戈當落日,殺賊竟清宵。刀剸犀為甲,鞭驅石作橋。何人投筆研,自擬漢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