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沈述之韻賦靈槎
甘王樓下挽清暉,不到三湘識九疑。
骨健任從波浪嚙,眼空冷看市朝移。
常懷一簣香爐日,不見三峰雪嶺時。
安得杜蘇添此沈,相從地上作三奇。
甘王樓下挽清暉,不到三湘識九疑。
骨健任從波浪嚙,眼空冷看市朝移。
常懷一簣香爐日,不見三峰雪嶺時。
安得杜蘇添此沈,相從地上作三奇。
在甘王樓下挽留著清朗的光輝,未曾到三湘之地卻知曉九疑山。靈槎骨骼強健任憑波浪侵蝕,眼界空闊冷眼看待市朝變遷。常常懷念香爐峰那如簣土般的往昔,卻沒見過三峰被雪覆蓋之時。怎能讓杜甫、蘇軾再加上這位沈述之,一同在世間成為三大奇人。
甘王樓: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當地一座有名的樓閣。
清暉:清朗的光輝,常指月光、日光等。
三湘:湖南的別稱,不同說法所指地域有別。
九疑:即九嶷山,在湖南寧遠縣南,相傳舜葬于此。
嚙:咬,這里指波浪沖擊。
市朝移:指朝代更迭、世事變遷。
一簣:一筐土,這里可理解為香爐峰往昔的一種狀態。
杜蘇:指杜甫和蘇軾。
沈:指沈述之。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經歷世事變遷后,感慨人生,看到靈槎等景象觸發靈感,同時希望能與像杜甫、蘇軾、沈述之這樣的賢才相遇,一同留下佳話。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世事變遷,向往賢才相聚。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深遠,通過對靈槎的描寫表達情感。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的思想情懷和文學功底。
谷鳥時一囀,田園春雨余。
光風動林早,高窗照日初。
獨飲澗中水,吟詠老氏書。
城闕應多事,誰憶此閑居。
直方難為進,守此微賤班。
開卷不及顧,沉埋案牘間。
兵兇久相踐,徭賦豈得閑。
促戚下可哀,寬政身致患。
日夕思自退,出門望故山。
君心倘如此,攜手相與還。
宿昔清都燕,分散各西東。
車馬行跡在,霜雪竹林空。
方軫故物念,誰復一樽同。
聊披道書暇,還此聽松風。
忽羨后生連榻話,
獨依寒燭一齋空。
時流歡笑事從別,
把酒吟詩待爾同。
始罷永陽守,復臥潯陽樓。
懸檻飄寒雨,危堞侵江流。
迨茲聞雁夜,重憶別離秋。
徒有盈樽酒,鎮此百端憂。
春風駐游騎,晚景澹山暉。
一問清泠子,獨掩荒園扉。
草木雨來長,里閭人到稀。
方從廣陵宴,花落未言歸。
念子抱沉疾,霜露變滁城。
獨此高窗下,自然無世情。
心絕去來緣,跡順人間事。
獨尋秋草徑,夜宿寒山寺。
今日郡齋閑,思問楞伽字。
上宰領淮右,下國屬星馳。
霧野騰曉騎,霜竿裂凍旗。
蕭蕭陟連岡,莽莽望空陂。
風截雁嘹唳,云慘樹參差。
高齋明月夜,中庭松桂姿。
當睽一酌恨,況此兩旬期。
雨中禁火空齋冷,
江上流鶯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
杜陵寒食草青青。
吳興老釋子,野雪蓋精廬。
詩名徒自振,道心長晏如。
想茲棲禪夜,見月東峰初。
鳴鐘驚巖壑,焚香滿空虛。
叨慕端成舊,未識豈為疏。
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別余。
茂苑文華地,流水古僧居。
何當一游詠,倚閣吟躊躇。
宿雨冒空山,空城響秋葉。
沉沉暮色至,凄凄涼氣入。
蕭條林表散,的礫荷上集。
夜霧著衣重,新苔侵履濕。
遇茲端憂日,賴與嘉賓接。
結茅種杏在云端,
掃雪焚香宿石壇。
靈祇不許世人到,
忽作雷風登嶺難。
復寄滿瓢去,定見空瓢來。
若不打瓢破,終當費酒材。
秋山僧冷病,聊寄三五杯。
應瀉山瓢里,還寄此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