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楊氏園
幽芳秀陰似瑯琊,三四牛鳴通浣花。
少陵醉臥元不死,強請起來殊更佳。
向來娟娟隔秋水,誰與為期同在此。
德星分野到楊家,亦有致然非偶爾。
蕭蕭騷騷詩韻寒,腷腷膊膊棋聲干。
澎澎湃湃酒波卷,便便旋旋茶眼翻。
是日成都極炎熱,此堂陰風下濃雪。
談端天地不支吾,筆下龍蛇爭撇挒。
所恨江南在天末,隔天鴻雁難同飛。
彭蠡洞庭隔煙水,他日豈不懷此時。
他日安得如此時,楊家壁上更重題。
幽芳秀陰似瑯琊,三四牛鳴通浣花。
少陵醉臥元不死,強請起來殊更佳。
向來娟娟隔秋水,誰與為期同在此。
德星分野到楊家,亦有致然非偶爾。
蕭蕭騷騷詩韻寒,腷腷膊膊棋聲干。
澎澎湃湃酒波卷,便便旋旋茶眼翻。
是日成都極炎熱,此堂陰風下濃雪。
談端天地不支吾,筆下龍蛇爭撇挒。
所恨江南在天末,隔天鴻雁難同飛。
彭蠡洞庭隔煙水,他日豈不懷此時。
他日安得如此時,楊家壁上更重題。
園中清幽的花草、秀美的樹蔭好似瑯琊山,距離浣花溪不過幾里路。詩圣杜甫仿佛醉臥未死,勉強請他起來狀態更佳。往昔美人隔著秋水難以相見,如今誰能想到一同在此相聚。吉祥之星照到楊家,這有其必然原因并非偶然。風聲蕭蕭帶來詩韻的清寒,落棋聲清脆利落。酒波澎湃翻滾,茶沫旋轉翻涌。當天成都極其炎熱,這堂中卻如寒風吹下濃雪般涼爽。談論間天地萬物都難以抵擋,筆下書法如龍蛇般飛舞。遺憾的是江南遠在天邊,像隔著天的鴻雁難以同飛。彭蠡湖和洞庭湖被煙水阻隔,日后怎能不懷念此時。日后怎能再有這樣的時刻,真想在楊家壁上再次題詩。
牛鳴:約摸二三里的距離。
浣花:指浣花溪,在成都西郊,杜甫曾在此居住。
少陵:指杜甫,杜甫自號少陵野老。
娟娟:形容美好,常指美人。
德星:古以景星、歲星等為德星,認為國有道有福或有賢人出現,則德星現。
腷腷膊膊:象聲詞,形容棋聲。
便便旋旋:形容茶沫旋轉的樣子。
撇挒:書法用語,指筆畫的撇和捺。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知是詩人在成都楊氏園游玩時所作。當時成都天氣炎熱,而楊氏園環境清幽,詩人與友人在此聚會,吟詩下棋、飲酒品茶,從而有感而發。
這首詩描繪了楊氏園的清幽景色和文人聚會的雅趣,展現了詩人的才情和對生活的熱愛。其獨特的語言風格和豐富的意象運用,在文學上有一定特色,體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生平私淑心,亭林多纂輯。韻學接孔周,一語亮能執。
世無揚子云,鬼笑倉頡泣。天未喪斯文,洨長秦灰拾。
南唐徐楚金,系傳成四十。汪刻落葉多,破碎不完葺。
影宋聞顧黃,藏之等什襲。何當一借未,萬拜與干揖。
補天同媧皇,動地笑驚蟄。九泉誰修文,此舉登幾級。
神爽秋毫巔,主賓閬風立。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甚愛 一作:盛愛)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一日復一日,一杯復一杯。青山無限好,俗客不曾來。
往事已如此,朱顏安在哉。寄語地上客,歷亂竟誰催。
軒然霞舉欲投簪,愛子愛民一片心。九老豐標堪濟美,優游杖履撫昭琴。
耆英勝會慶休祥,共祝三多介壽觴。帝德天休同眷顧,年年歌詠九如章。
移風易俗重明倫,德澤如膏信似春。轉瞬行年知與化,甘棠垂蔭詠深仁。
青年文藝冠群英,桂籍標題第一名。簡命特膺登仕版,清勤與慎竭丹誠。
歸路近,扣舷歌,采真珠處水風多。曲岸小橋山月過,煙深鎖,豆蔻花垂千萬朵。
梓樹花香月半明,棹歌歸去草蟲鳴。曲曲柳灣茅屋矮,掛魚罾。 笑指吾廬何處是,一池荷葉小橋橫。修竹紙窗燈火里,讀書聲。
小人有母病不已,十載之中時臥起。延求倉扁兩三人,蔘苓供奉尋常例。
展拜公圖愧何似,如公方足為人子。衣不解帶十八年,十八年如一日耳。
一日之中十二時,十二時中淚不止。愁容又怕阿娘知,笑語溫和慰母慈。
評量藥物公知醫,護持寒暑亦易為。最難曲折細微處,有病還如未病時。
阿娘之心最痛兒,見兒勞瘁心傷悲。夜深人靜驅兒睡,公謂阿娘兒不疲。
打疊精神顏色怡,形影何能片刻離。疾苦漸忘阿娘喜,公言子職當如是。
妙手何來老畫師,傳神都在丹青里。丹青傳出孝子心,畫工聲價重黃金。
此圖抵得孝經讀,披圖尤使淚滿襟。嗚呼噫嘻悲乎哉,今之孝者吾知矣。
棒檄而喜曰顯揚,婢仆趨承奉甘旨。自謂能養類如斯,惜哉未見公此紙。
安得圖形千萬張,仰瞻遺范遍閭里。
重門深處。聽盡黃梅雨。千遍懷人慵不語。魂斷臨岐別路。
一天離恨分開。同攜一半歸來。日暮孤舟江上,夜深燈火樓臺。
題徐渭文《鐘山梅花圖》,同云臣、南耕、京少賦。
十萬瓊枝,矯若銀虬,翩如玉鯨。正困不勝煙,香浮南內;嬌偏怯雨,影落西清。夾岸亭臺,接天歌管,十四樓中樂太平。誰爭賞?有珠珰貴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頭月自明。嘆一夜啼烏,落花有恨;五陵石馬,流水無聲。尋去疑無,看來似夢,一幅生綃淚寫成。攜此卷,伴水天閑話,江海余生。
晴髻離離,太行山勢如蝌蚪。稗花盈畝,一寸霜皮厚。 趙魏燕韓,歷歷堪回首。悲風吼,臨洺驛口,黃葉中原走。
夏日,史蘧庵先生招飲,即用先生《喜余歸自吳閶》過訪原韻。
分手柳花天,雪向晴窗飄落。轉眼葵肌初繡,又紅欹欄角。 別來世事一番新,只吾徒猶昨。話到英雄失路,忽涼風索索。
自別西風憔悴甚,凍云流水平橋。并無黃葉伴飄飄。亂鴉三四點,愁坐話無憀。 云壓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燒。好留蠻樣到春宵。三眠明歲事,重斗小樓腰。